記者黃庠棻/台北報導 臺灣首部二戰懸疑劇集《聽海湧》由公視出品,最終集播出後被許多人點名將橫掃明年金鐘獎,網友紛紛直呼「比我想像收得更完美,太神了」、「不只是臺劇頂規、放在世界任何一個影視市場都有一戰的實力」、「臺劇的新標竿」、「《聽海湧》是我看最好看也最觸動的劇」。參與《零日攻擊》拍攝的導演蘇奕瑄也稱讚《聽海湧》是目前「本年度最佳臺劇」,並在社群力推「這是一部臺灣人都應該看的劇,臺灣歷史的必修課。」
▲《聽海湧》結局逼哭大批劇迷。(圖/公視提供)
劇迷紛紛表示觀賞《聽海湧》最終回時直接哭爆「淚如海湧」,更嚴重的是隔天想起劇情依然會眼眶泛淚。許多人驚艷於吳翰林、黃冠智和朱宥丞三位演員的表演力道以及為這齣劇所下的努力,不僅是能流利轉換日、臺語,並將80年前臺灣青年參與戰爭的心酸苦痛詮釋得相當到位。 ▲《聽海湧》結局逼哭大批劇迷。(圖/公視提供)
最珍貴的是,有不少網友分享家中長輩曾訴說關於臺籍戰俘監視員的珍貴故事,還有人放上足以證明當年這群人存在過的泛黃老照片,令人更加體會到歷史其實沒有那麼遙遠,正如同連俞涵所說的,「這齣戲真的很臺灣、很美麗,一起去看看我們沒翻閱過的歷史,一起認識我們是誰。」 ▲《聽海湧》結局逼哭大批劇迷。(圖/公視提供)
《聽海湧》最終回就有5個令人心碎的名場面,第一個名場面是吳翰林和連俞涵這對戰俘營中互為敵人的無言知己,最終仍得面臨生死之別,最殘忍的是吳翰林必須將她推入壕溝,並拿槍掃射這些無行軍能力的戰俘們,連俞涵在溝裡緊抱著孩子,用唇語對吳翰林說「多謝」的畫面直戳觀眾們的淚點。 ▲《聽海湧》結局逼哭大批劇迷。(圖/公視提供)
第二個名場面則是施名帥被當作山豬懸吊在木桿上,施名帥表示整個過程拍了5天「抽筋跟發麻是日常」,更打趣說「最後綁到開始愛上柱狀物,看到竿子和柱子都會不自覺環抱,準備好要被綁了。」他透露因為拍攝過程要演完全昏迷的狀態,坦言「雖然過程中有製片組、場務組加上美術組合力組成『神轎組』完全照顧我,但心裡還是有許多忐忑,每次被放下來都有敲到頭咬到舌頭的風險。不敢說其實我怕得要死,因為被綁著,有個萬一也沒有能力自保。」
▲《聽海湧》結局逼哭大批劇迷。(圖/公視提供)
而黃冠智走上絞刑台前的畫面更是不能不提,他在受刑前特地回頭告訴吳翰林「回去臺灣,好好過生活。」,甚至為了減少弟弟的罪惡感,強調手槍裡沒有子彈,絕對是本集第三個名場面。黃冠智展現身為「大哥」的霸氣與溫柔,又再度挑動觀眾淚腺。 ▲《聽海湧》結局逼哭大批劇迷。(圖/公視提供) 吳翰林回想這場戲也心痛不已,坦言「我們私下為了準備《聽海湧》劇本,一起工作很長的時間,在現場看到黃冠智離開我的瞬間,就像是看見一個很信任、很愛、很親近的哥哥離開自己。」黃冠智則說導演孫介珩當時要求他越堅強越好,可是他當下很難做到「當我一轉身回頭要走上刑台,每一步都很沈重,眼淚一直流下來,第一次感受到離死亡這麼近!」 ▲《聽海湧》結局逼哭大批劇迷。(圖/公視提供)
《聽海湧》最後一場法庭戲可說是全劇壓軸戲,是本集的第四個名場面,編劇蔡雨氛和導演孫介珩透過劇本台詞、戲劇張力和鏡頭語言,加上演員功力,將漫長的審判過程揉合成半小時的戲份,其中包含法庭上各勢力對於戰爭與國族等議題的激烈辯證,日軍、澳洲盟軍檢察官和日本律師團,加上中華民國領事以及國際法庭法官都各有立場,各方唇槍舌戰,對比臺籍戰俘監視員黃冠智的沈默無語和淚水。 ▲《聽海湧》結局逼哭大批劇迷。(圖/公視提供) 此外,《漂流之海-聽海湧紀錄片》的幕後花絮中,可見每個演員對該場法庭審判戲的高度投入,甚至能看到飾演日本指揮官的塚原大助,戲中態度始終剛強,卻在鏡頭外淚流不止,鐵漢柔情的一面,他近日頻來臺進行戲劇和劇團宣傳,被臺灣粉絲稱「《聽海湧》版阿部寬」,他笑言在日本確實也有人這麼說。 ▲《聽海湧》結局逼哭大批劇迷。(圖/公視提供) 不過,塚原大助希望未來臺灣粉絲也能認明他本人。另外,飾演日本律師團助理的新秀松大航也在劇中,對日本律師前輩及檢察官周厚安的提問,正好巧妙點出臺灣人複雜的命運,而他因劇中一連串幫助臺灣青年的發聲被臺灣粉絲暱稱為「可愛小律師」。 ▲《聽海湧》結局逼哭大批劇迷。(圖/公視提供)
而成為「流量密碼」的朱宥丞,「小弟」新海木德的身影再度出現時,大家就立刻陷入悲傷不捨的心情中,劇中更揭開最大「彩蛋」,也就是三兄弟的真實關係,原來他們在前往北婆羅洲的軍艦上,被長官要求取日本姓氏,這三位來自高雄的好朋友,想起家旁邊就是一片蔚藍大海,決定一起用「新海」作為姓氏,沒有血緣的3人彷彿成為一家人,只是對比最後結局,三人幸福打鬧的畫面讓人更感心酸,也成為該集的第五個名場面。 ▲《聽海湧》中飾演北婆羅洲原住民的演員已經過世。(圖/公視提供)
最令人遺憾的是,劇中,黃冠智迷路於深山時遇見一位北婆羅洲「伊班族」(Iban)原住民的奇幻情節,近日劇組得知這位「伊班族」演員Stanley Marxpison Leo Anak Richard Dael已經離世。這位原住民與黃冠智在劇中因語言交流不同而有溝通障礙,卻大方分享食物和指點道路,觀眾們看劇後都好奇該原住民所說的語言,實際上是「伊班語」。 ▲《聽海湧》結局逼哭大批劇迷。(圖/公視提供) 製作人林佳儒表示,雖然伊班族演員只有兩場戲,但為了更真實呈現北婆羅洲樣貌,毅然決定邀請這位伊班文化顧問,歷經三天舟車勞頓親身前來臺東拍攝地。但劇組近日嘗試告知他《聽海湧》播出消息時,才得知他已無法親眼看見這段演出,許多影迷感到唏噓不已,《聽海湧》團隊特此悼念這位獻身藝術的演員,盼他的演出能被銘記。
許多觀眾對於《聽海湧》的幕後製作和相關歷史感到興趣,除了可以免費在公視+和Hami Vidoe觀賞《漂流之海-聽海湧紀錄片》,還有改編自《聽海湧》的VR《消失的戰俘營》,獲文化內容策進院「TDAL臺灣數位模型庫」計畫支持,由夢想動畫進行美術場景掃描建模,完成25件二戰末期日本戰俘營的數位模型素材並開放付費下載。夢想動畫並與戲劇團隊、公視,共同完成互動VR《消失的戰俘營》,即日起在高雄三餘書店預約體驗,《聽海湧》全劇五集和紀錄片已在公視+和Hami Video上架,公視更推出好評重播,9月8日 起每週日晚上十點在公視重播,一週播出2集。
CR:https://star.ettoday.net/news/2809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