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80609
- 帖子
- 18119
- 主題
- 3130
- 精華
- 0
- 積分
- 3632
- 楓幣
- 367
- 威望
- 3159
- 存款
- 99000
- 贊助金額
- 0
- 推廣
- 0
- GP
- 6827
- 閱讀權限
- 90
- 在線時間
- 9469 小時
- 註冊時間
- 2023-3-4
- 最後登入
- 2024-11-30
|
CarStuff人車事 2023-04-12 19:02
Written by:Bear
第一輛Porsche 356是手工製造的,而一個由白蠟木製成的堅固車架正是它的靈感來源。在這座由Helmut Pfeifhofer於1982年開設的格明德保時捷汽車博物館中,停靠著一款傳奇原型車:那是一個由白蠟木製成的堅固車架,而它正是第一輛356的靈感來源。75年前,工人們純手工打造了Porsche 356,其誕生地便是奧地利小城格明德(Gmund)。
這段歷史如今看來仍鮮活異常。車架上所採用的「形式服從功能」模式,讓這款原型車看起來歷久彌新,其設計歷經數十年依舊自然流暢。關於這款原型車,Porsche文獻中常常會用到「敲木模型」這一術語:但事實上,這個原型車木架從未被敲過。
這款原型車是1948年以來奧地利格明德Porsche工廠所生產汽車的元老。當時總共有52輛Porsche 356/2駛下生產線(44輛雙門硬頂和8輛敞篷跑車)。此外,同期生產的還有8~10個後來稱為SL的輕量化車身,但這些車身一直要到1951、1952年,才由斯圖加特賽車部門完成組裝。
75年前,Porsche還只是製造商分工鏈條中的一環,距真正的汽車量產仍十分遙遠。當時,Porsche鋼製底盤的生產效率已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但要完成外部整體車身的生產依舊十分耗時費力。鋁板需要用鎚子手工敲打成型,然後反覆放在木質框架上進行比對。
img_1.jpg
這是一個漫長的試錯過程,每個步驟都需不斷重複,直到門、引擎蓋、車頂和葉子板與木製模型完全吻合。即使是專攻此事的工匠大師,也需要耗費至少90個小時,才能打造出一款完美無瑕的356車身。接下來,人們才能放心地將車身釘在、鉚在或是用螺栓固定在內部結構上。這就是為何Porsche同時讓維也納的 Kastenhofer、Keibl 和Tatra或瑞士圖恩的Beutler…等公司參與金屬鈑件的生產。
正式開始量產
1949年底,Porsche從格明德搬到斯圖加特,進駐這個原本屬於魯特汽車車身廠(Karosseriewerk Reutter)的廠房,從此也結束了那個生產環境簡陋、只能依賴純手工進行費力生產的時代。在此之後,只有當Porsche需要生產小批量量產的車型,如:16輛擁有輕合金車身的 356 America Roadster 時,才會繼續沿用純手工生產。在斯圖加特的魯特工廠中,Porsche也曾複刻了當年的木製356模型。但這已是衝壓工具精密配合的生產成果,展現出來的是車身部件,而非匠人巧思,堅固的鋼板也替代了雖然重量輕得多,但柔軟易形變的鋁合金板。
而隨著現代衝壓機的出現,生產的速度也在不斷提升 衝壓機沉重的敲擊聲象徵著車身建造的步伐,大錘小錘的呼呼作響成為了昨日的榮光。而量產的實現也標誌著Porsche 356 的獨特輝煌的開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