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ws.u-car.com.tw/news/article/79004編輯部撰文
編輯部攝影
進入 2024 下半年度競爭的首個月分,也是在農曆鬼月前最後一個完整銷售月份,7 月總市場累計來到 45,678 輛的領牌成績,不僅相比 6 月份有著 9.8 個百分比的單月成長,對比 2023 年 7 月份也成長了 7.8%,也讓年度累計銷售成績有所提升,2024 上半年累計銷售成績相比 2023 上半年,以 232,503 輛稍稍落後了 1%,但在 7 月份總市場銷售成績的提升下,讓年度累計銷售表現來到 278,181 輛,對比 2023 年 1 月至 7 月累計成績,略為提升了 0.3%。
雖然看似追平了 2023 年的年度表現,但隨著經濟部產業發展署於 2024 年 7 月 30 日表示,將從 2024 年 8 月 1 日起實施中國零組件來臺組裝成車新制,並且新制也將朔及既往,這也為國產市場下半年表現埋下了隱憂,包含福特六和汽車、裕隆汽車、中華汽車、三陽汽車在內,也就是 Ford、Nissan、CMC 與 Mitsubishi、Hyundai 等品牌,很可能在市場佈局、產品規劃上都會受到影響,也帶來更多市場變數。
1.總市場(國產+進口)在進入農曆 7 月前的上半年度衝刺影響下,不少品牌確實都繳出強勢成績,在總市場排名上也有了不小變化,7 月份車廠排名前 5 之中,豪華品牌就搶佔了 3 個名額,和泰汽車代理的 Lexus 排名再往上提升,以較 6 月份增加超過 26.4%的 3,323 輛領牌數,來到總市場第 2 名的排名;Mercedes-Benz 同樣也有著 18.1%的單月成長表現,以 2,807 輛領牌數緊追在後,但兩者之間的差距卻稍稍加大。
先前就提到過,BMW 在電動車市場上的成功策略,直接反應在銷售成績上,已經連續 3 個月都有著超過 2,000 輛單月成績,7 月份雖然稍稍下滑,但也還有著 2,192 輛的領牌數,名列總市場前 5 名之列。
參照 6 月份總市場前 10 名成員會發現,除了每季會大量到港的 Tesla,不讓人意外的在 7 月份沒有擠身前 10 名中,2024 年每月都是前段班的 MG,同樣也沒有出現在 7 月份前 10 名列表中,隨著中國零組件來臺組裝成車新制的執行,對 MG 來說勢必會成為一大考驗,後續能否維持 HS、ZS 的產銷量能,對國產市場同樣也有嚴重影響。 2024 年 7 月總市場銷售 Top 10 | 排名 | 車款 | 單月銷售量 | 1 | Toyota Corolla Cross | 4,393 | 2 | Toyota Town Ace | 2,211 | 3 | Toyota RAV4 | 2,121 | 4 | Lexus NX | 1,554 | 5 | Toyota Yaris Cross | 1,526 | 6 | Honda CR-V | 1,364 | 7 | Toyota Corolla Altis | 1,176 | 8 | CMC Veryca | 1,144 | 9 | | 1,010 | 10 | Mercedes-Benz GLC | 925 |
2024 年 7 月 廠牌別排行 (國產+進口) | 名次 | 品牌 | 銷售量 | 上月
比 (%) | 去年
比 (%) | 市占
率 (%) | 1 | 和泰豐田
Toyota | 13,661 | 141.0 | 105.1 | 29.9 | 2 | 和泰豐田
Lexus | 3,323 | 126.4 | 94.9 | 7.3 | 3 | 台灣賓士
Mercedes-Benz | 2,807 | 118.1 | 143.0 | 6.1 | 4 | 台灣本田
Honda | 2,641 | 116.7 | 153.9 | 5.8 | 5 | 汎德
BMW | 2,192 | 96.1 | 133.7 | 4.8 | 6 | 南陽實業
Hyundai | 1,921 | 99.2 | 92.6 | 4.2 | 7 | 裕隆日產
Nissan | 1,892 | 125.9 | 111.2 | 4.1 | 8 | 中華汽車
CMC | 1,862 | 115.7 | 114.3 | 4.1 | 9 | 中華汽車
Mitsubishi | 1,747 | 127.1 | 118.0 | 3.8 | 10 | 台灣馬自達
Mazda | 1,479 | 159.2 | 112.9 | 3.2 | 總市場 | 45,678 | 109.8 | 107.8 | 100.0 |
2024 年 7 月 累計銷售排行 (國產+進口) | 名
次 | 品牌 | 銷售量 | 去年
比 (%) | 市占
率 (%) | 與領先差 | 1 | 和泰豐田
Toyota | 73,128 | 100.4 | 26.3 | | 2 | 和泰豐田
Lexus | 18,478 | 90.4 | 6.6 | 54,650 | 3 | 台灣賓士
Mercedes-Benz | 16,810 | 110.1 | 6.0 | 56,318 | 4 | 台灣本田
Honda | 16,226 | 102.1 | 5.8 | 56,902 | 5 | 南陽實業
Hyundai | 14,374 | 107.2 | 5.2 | 58,754 | 6 | 台灣英倫摩里斯
MG Taiwan | 13,134 | 212.7 | 4.7 | 59,994 | 7 | 中華汽車
CMC | 12,205 | 107.9 | 4.4 | 60,923 | 8 | 汎德
BMW | 12,091 | 106.7 | 4.3 | 61,037 | 9 | 裕隆日產
Nissan | 11,970 | 94.6 | 4.3 | 61,158 | 10 | 中華汽車
Mitsubishi | 9,668 | 93.6 | 3.5 | 63,460 | 總市場 | 278,181 | 100.3 | 100.0 | |
2.國產車國產車市場龍頭仍舊是 Toyota Corolla Cross 領先群雄,不過在 7 月份 Corolla Cross 卻是衝刺出年度高峰,以單月超過 90%的成長幅度,繳出 4,393 輛領牌數大幅領先競爭對手;自家商用車的 Town Ace 則是以 2,211 輛居於第 2,單月成長幅度超過 23%。這兩款車也是國產市場中,少數突破 2,000 輛大關的車系。
福特六和在 7 月份針對 Kuga 以及 Focus 車系,推出優惠價格的促銷方案,搭配升級配備與贈送配件金的活動內容,在銷售端收穫一定成效,Focus 車系以 746 輛領牌成績重返國產市場前 10 名,Kuga 車系則是有著 447 輛單月領牌數,雖然跟往昔強勢銷售表現無法相比,但單月也還有著超過 11%的成長幅度。加快產品更迭節奏以及在價格、配備上再次進行調整,將會是福特六和最刻不容緩的課題。 2024 年 7 月國產車 Top 10 | 名次 | 車款 | 銷量 | 銷售組成 | 1 | Toyota Corolla Cross | 4,393 | 1.8 | 2,844 | 64.7% | 1.8H | 1,550 | 35.3% |
| 2 | | 2,211 | | 3 | Toyota Yaris Cross | 1,526 | | 4 | | 1,364 | | 5 | | 1,176 | | 6 | | 1,144 | | 7 | | 1,010 | | 8 | | 843 | | 9 | Ford Focus | 746 | | 10 | | 744 | 1.5T | 646 | 86.8% | 2.0T | 42 | 5.6% | PHEV | 56 | 7.5% |
| 其他車款 (以下排序不代表名次) | | CMC Zinger | 718 | | | | 641 | | | Honda HR-V | 634 | | | Nissan Kicks | 604 | | | Honda Fit | 513 | | | Nissan X-Trail | 500 | | | | 491 | | | Hyundai Custin | 457 | | | Ford Kuga | 447 | | | Nissan Sentra | 432 | | | MG ZS | 427 | | | Hyundai Venue | 396 | | | Toyota Sienta | 339 | | | Mitsubishi Colt Plus | 328 | | | MG MG4 | 257 | | | Mitsubishi Lancer | 65 | |
廣 告
3.進口總市場8 月即將進入傳統的民俗月份,而 7 月份可視為各車廠夏日銷售競賽的最後衝刺月份,其中進口總市場在 7 月份總計繳出 21,383 輛的新車掛牌數,雖較去年同期有著 5.4%的成長銷售比例,但很可惜的、並未超越 6 月份的進口市場銷售總數,呈現約 0.6%的微幅衰退幅度。
而在進口總市場累積銷售表現,截至 7 月份總計有 132,055 輛的累績掛牌數,相較去年同期仍有著 1%的衰退幅度。其中 Toyota 仍以 19,526 輛的銷售成績,暫居年度銷售排行榜第 1 名的位置,日系豪華品牌 Lexus 則以 1,048 輛的掛牌數位居第 2,但 Toyota 相較去年同期有著 4.7%的成長比例,而 Lexus 則是有著 9.6%的衰退幅度。
同時在年度累績銷售排行榜上,除了暫居第 1 名的 Toyota 之外,第 2 至 5 名皆為進口豪華品牌,由第 3 名至第 5 名依序分別為 Mercedes-Benz、BMW,以及美國純電豪華品牌 Tesla,且相較去年同期亦有著 6~11%的銷售成長。
而將焦點拉回 7 月份進口總市場銷售排名部份,Toyota 於 7 月份以 3,525 輛的成績重新站上銷售排行榜的冠軍寶座,相較 6 月份有著達到 35.8%的銷售成長幅度,日系豪華品牌 Lexus 雖維持排名不變,但 3,323 輛的銷售成績亦較 6 月份有著 26.4%的成長。而排名第 5 的 Mazda 以及排名第 7 的 Kia,在 7 月份分別有著高達 59.2%及 42.1%的銷售成長比例,表現亦相當亮眼。 2024 年 7 月 廠牌別排行 (進口) | 名次 | 品牌 | 銷售量 | 上月比 (%) | 去年比 (%) | 市占率 (%) | 1 | Toyota | 3,525 | 135.8 | 107.3 | 16.5 | 2 | Lexus | 3,323 | 126.4 | 94.9 | 15.5 | 3 | Mercedes-Benz | 2,807 | 118.1 | 143.0 | 13.1 | 4 | BMW | 2,192 | 96.1 | 133.7 | 10.3 | 5 | Mazda | 1,479 | 159.2 | 112.9 | 6.9 | 6 | Volkswagen | 1,111 | 88.1 | 64.7 | 5.2 | 7 | Kia | 996 | 142.1 | 93.7 | 4.7 | 總市場 | 21,383 | 99.4 | 105.4 | 46.8 |
2024 年 7 月 累計銷售排行 (進口) | 名次 | 品牌 | 銷售量 | 去年比 (%) | 市占率 (%) | 與領先差 | 1 | Toyota | 19,526 | 104.7 | 14.8 | | 2 | Lexus | 18,478 | 90.4 | 14.0 | 1,048 | 3 | Mercedes-Benz | 16,810 | 110.1 | 12.7 | 2,716 | 4 | BMW | 12,091 | 106.7 | 9.2 | 7,435 | 5 | Tesla | 8,533 | 111.2 | 6.5 | 10,993 | 6 | Mazda | 8,385 | 102.4 | 6.3 | 11,141 | 7 | Volkswagen | 7,096 | 73.3 | 5.4 | 12,430 | 總市場 | 132,055 | 99.0 | 47.5 | |
4.進口車一般進口轎車
7 月進口轎車榜中,最受矚目的是甫於 7 月 4 日上市的大改款 Camry 車系,其導入 2.0 升汽油與 2.5 升油電共 4 車型選擇、並開出 98.5 至 125 萬元售價,在進口中大型轎車級距中極具吸引力,和泰宣示年販 6 千輛的目標,首月也開出紅盤達 440 輛;而同門的 Crown 車系同月則僅有 132 輛,Camry 大改款的推出是否會牽制 Crown 的市場表現值得觀察。
7 月另一款登場上市的新車還有大改款 Suzuki Swift,其在換搭 1.2 升 3 缸輕油電動力系統下,售價微幅調漲 1 萬來到 73 萬元,首月也開出紅盤來到 213 輛,同品牌的 Ignis 車系也在促銷火力持續下,亦有 133 輛的掛牌。Honda Civic e:HEV 車系則是在經銷端有約 7%以上的折讓下,讓車系的銷售重新在 7 月重回百輛以上規模。Volkswagen 的 Golf 與 Škoda 的 Octavia,則是在小改款車型導入國內之前,透過終端的優惠幅度,持續有穩定的銷售表現。 一般進口休旅車
Toyota RAV4 車系繼 6 月份繳出 1,822 輛的亮眼銷售成績後,於 7 月份更進一步達到 2,121 輛的驚人銷售表現,相較 6 月份有著 16.4%的成長幅度,也持續蟬聯國內一般進口休旅車市場的銷售冠軍寶座。身為 Toyota 旗下貨卡主力銷售產品的 Hilux 車系,亦以 189 輛的掛牌數來到排行榜第 6 名位置,而 Sienna 及 Granvia 車系亦分別佔據第 8 名及第 10 名位置,品牌有多款車型進入排行榜上,整體銷售表現相當亮眼。
Mazda 旗下主力銷售車款 CX-5 及 CX-30 車系,在 7 月份亦繳出亮眼銷售成績,其中 CX-5 車系以 584 輛的掛牌數站上排行榜第 2 名,CX-30 車系亦以 281 輛的成績,由第 10 名上升至第 5 名的位置。而甫於 7 月份在國內推出限量 200 輛 30th Anniversary Edition 特式車款的 Kia Sportage 車系,7 月份雖然名次下降一個位置來到第 3 名,但 435 輛的掛牌數仍較 6 月份有著達 40.8%的銷售成長幅度。 2024 年 7 月 進口一般品牌 | 名次 | 轎車車款 | 銷量 | | 名次 | 休旅車款 | 銷量 | 1 | Toyota Camry | 440 | 1 | Toyota RAV4 | 2,121 | 2 | Volkswagen Golf | 364 | 2 | Mazda CX-5 | 584 | 3 | Mazda Mazda3 | 335 | 3 | Kia Sportage | 435 | 4 | Suzuki Swift / Škoda Octavia | 213 | 4 | Volkswagen Tiguan | 341 | 5 | Suzuki Ignis | 133 | 5 | Mazda CX-30 | 281 | 6 | Toyota Crown | 132 | 6 | Toyota Hilux | 189 | 7 | Honda Civic eHEV | 126 | 7 | Nissan X-trail e-Power | 177 | 8 | Toyota Corolla Sport | 100 | 8 | Toyota Sienna | 168 | 9 | Škoda Fabia | 68 | 9 | Suzuki Jimny | 158 | 10 | Škoda Scala | 67 | 10 | Toyota Granvia | 157 | 其他轎車 | 其他休旅車 | | Toyota Prius PHEV | 44 | | Mazda CX-60 | 153 | | Nissan Altima | 24 | | Škoda Kamiq | 148 | | Toyota Supra | 14 | | Kia Canival | 123 | | Toyota GR 86 | 23 | | Suzuki Carry | 122 | 轎車數據涵蓋:
轎車、掀背車、旅行車
轎跑車與敞篷車等車型 | | 休旅車數據涵蓋:
運動休旅、廂式休旅
與貨卡車等車型
*包含電動車型、小型商用車型 |
豪華進口轎車
Mercedes-Benz E-Class 在 E-Class 銷售表現暢旺下,7 月以 340 輛拿下豪華轎車銷售冠軍。同品牌在排行榜中的車系部分,轎車中堅 C-Class 則繳出 127 輛,A-Class 車系為 96 輛、CLA 車系為 89 輛。
對比來看 Mercedes-Benz 的對手部分,BMW 品牌的 3 Series 在持續祭出 0 利率等優惠下,7 月的全月銷量微幅增加至 158 輛,而原廠先前在 5 月就推出 2 度小改款版本,預期改款車型最快年底現身、目前國內現行年式 3 Series 在接下來數月則會持續加強促銷火力,此外品牌的 2 Series 則受惠 218i Active Tourer 銷售暢旺,也有多達 167 輛的表現。Tesla 品牌的 Model 3 煥新版雖未像上月到港 1,456 輛般熱鬧,但 7 月去化第二季到港新車也有交出約 215 輛的亮眼表現。 豪華進口休旅車
7 月份的豪華進口休旅車排行榜,競爭激烈之程度與 6 月相比毫不遜色,其中在 6 月份已超過 2,000 輛以上成績、站上排行榜首位的 Tesla Model Y 車系,在 7 月份僅以 413 輛的成績,位居排行榜第 4 名的位置,取而代之是排行榜上的銷售常勝軍 Lexus NX 車系,其以 1,554 輛的新車掛牌數重回銷售冠軍,此外包含 RX 車系、UX 車系以及 LBX 車系,亦分佔排行榜第 3 名、第 5 名及第 9 名的位置,在前 10 名排行榜上即佔了 4 個名次。
而在 6 月份位居第 3 名位置,可視為 Mercedes-Benz 主力銷售車款的 GLC 車系,7 月份則以 925 輛的銷售成績上升一個名次,來到第 2 名的位置,相較 6 月份有著 4.4%的成長幅度。入門休旅 GLA 車系亦以 322 輛掛牌數上升至第 7 名位置,有著 8.1%的銷售成長表現。7 月份 BMW 則僅有一款純電車系 iX1 入榜,排行名次亦由第 6 名下滑至第 8 名位置,299 輛的掛牌數亦較 6 月份有著約 30%的衰退幅度。 2024 年 7 月 進口豪華品牌 | 名次 | 轎車車款 | 銷量 | | 名次 | 休旅車款 | 銷量 | 1 | Mercedes-Benz E-Class | 340 | 1 | Lexus NX | 1,554 | 2 | Lexus ES | 301 | 2 | Mercedes-Benz GLC | 925 | 3 | Tesla Model 3 | 215 | 3 | Lexus RX | 706 | 4 | BMW 2 Series | 167 | 4 | Tesla Model Y | 413 | 5 | BMW 3 Series | 158 | 5 | Lexus UX | 387 | 6 | Mercedes-Benz C-Class | 127 | 6 | Volvo XC40* | 358 | 7 | BMW 1 Series | 101 | 7 | Mercedes-Benz GLA | 322 | 8 | Mercedes-Benz A-Class | 96 | 8 | BMW iX1 | 299 | 9 | Mercedes-Benz CLA | 89 | 9 | Volvo XC60 | 275 | 10 | Volvo S60 | 81 | 10 | Lexus LBX | 249 | 其他轎車 | 其他休旅車 | | Mercedes-Benz S-Class | 79 | | BMW X1 | 203 | | BMW 5 Series | 78 | | BMW X6 | 164 | | Porsche 911 | 63 | | Mercedes-Benz GLE | 162 | | Audi A1/A3 | 47 | | BMW X2 | 141 | 轎車數據涵蓋:
轎車、掀背車、旅行車
轎跑車與敞篷車等車型 | | 休旅車數據涵蓋:
運動休旅、廂式休旅
與貨卡車等車型
*包含電動車型 |
5.電動車相較於 6 月份電動車總領牌 6,572 輛,臺灣電動車市場 7 月掛牌數量為 3,545 輛,主要原因是 7 月份為 Tesla 未大量到港期,少了 Tesla 大軍的加持,總掛牌量稍有影響。而累積 1 月至 7 月,臺灣電動車總市場共掛牌 21,775 輛,相當有機會挑戰全年 4 萬輛的里程碑。
而綜觀 7 月份的電動車市場,Luxgen 品牌以持續且穩定的銷售表現,以 1,010 輛掛牌數拿下 7 月份電動車品牌市佔第 1 名;BMW 以單月 654 輛的成績排名第 2;品牌排行第 3 名則是 Tesla,繳出全車系 645 輛的掛牌數成績。
7 月份品牌電動車銷售排名第 1 的是 Luxgen,靠著 Luxgen n⁷單一車系產品、締造 7 月份 1,010 輛掛牌的佳績,並達成連續 4 個月掛牌突破千輛的里程碑。Luxgen 於 7 月 1 日時重新上架建議售價 99.9 萬的 5 人座純粹版,再次引起市場討論的話題,同時 Luxgen n⁷亦為 7 月份總市場銷售冠軍車系,累計 Luxgen 品牌 1 月至 7 月共掛牌 4,702 輛電動車。
接著看到 BMW,全品牌於 7 月份繳出 654 的掛牌成績,擠下 Tesla 成為單月市占第 2 位,同時旗下 iX1 單月掛牌 299 輛的成績,也成功擠進電動車系第 3 名位置,另外 iX2 掛牌數為 232 輛,加總 iX1 與 iX2 車系共占 BMW 品牌單月掛牌數輛的 81%。
Tesla 品牌在 6 月以逼近 4 千輛的掛牌成績後,7 月則是未大量到港的休息期,全月掛牌輛為 645 輛,其中掛牌占比最高的車系依然是 Model Y,來到 413 輛,約占整體 Tesla 交車的 65%左右,其次則是 Model 3 的 215 輛,14 輛 Model S 以及 3 輛 Model X。累計 Tesla 在 2024 年 1 月至 7 月已經掛牌 8,534 輛電動車。
另一款也是歸類在國產電動車類別的 MG MG4,自 6 月中發表上市以來,首次歷經完整的單月份銷售期,在 7 月繳出掛牌 257 輛的成績,和同為裕隆集團的 Luxgen n⁷相比,掛牌數量稍顯遜色;累計 MG 品牌於 2024 年掛牌電動車數量為 379 輛。
同為德系豪華車品牌的 Mercedes-Benz,7 月份以月成長率 96.5%的幅度,繳出 389 輛的成績,於電動車全品牌排行第 4 名的位置,並拉近與第 3 名的差距;其中掛牌數最多的車系為 Mercedes-Benz EQA,共計 178 輛,其次為 Mercedes-Benz EQE SUV 的 161 輛,兩個車系合計貢獻 Mercedes-Benz 品牌 87%的掛牌數量。 2024 年 7 月電動車累計銷售排行 (國產+進口) | 排名 | 品牌 | 銷售量 | 市占率(%) | 與領先差 | 1 | Tesla | 8,534 | 39.4% | | 2 | Luxgen | 4,702 | 21.7% | 3,832 | 3 | BMW | 3,847 | 17.8% | 4,687 | 4 | Mercedes-Benz | 1,377 | 6.4% | 7,157 | 5 | Volvo | 771 | 3.6% | 7,763 | 6 | MG | 379 | 1.7% | 8,155 | 7 | Kia | 343 | 1.6% | 8,191 | 8 | Porsche | 321 | 1.5% | 8,213 | 9 | Hyundai | 318 | 1.5% | 8,216 | 10 | Audi | 285 | 1.3% | 8,249 | 總市場 | 21,682 | | |
2024 年 7 月電動車總市場銷售 Top 10 (國產+進口) | 排名 | 品牌 | 銷售量 | 市占率(%) | 1 | Luxgen | 1,010 | 28.5% | 2 | BMW | 654 | 18.5% | 3 | Tesla | 645 | 18.2% | 4 | Mercedes-Benz | 390 | 11% | 5 | MG | 257 | 7.3% | 6 | Kia | 142 | 4% | 7 | Audi | 111 | 3.1% | 8 | Volvo | 108 | 3% | 9 | Hyundai | 66 | 1.9% | 10 | Nissan | 40 | 1.1% | 總市場 | 3,543 | 100% |
2024 年 7 月電動車銷售 | 排名 | 車款 | 單月銷售量 | 1 | Luxgen n⁷ | 1,010 | 2 | Tesla Model Y | 413 | 3 | BMW iX1 | 299 | 4 | MG MG4 | 257 | 5 | BMW iX2 | 232 | 6 | Tesla Model 3 | 215 | 7 | Mercedes-Benz EQA | 178 | 8 | Mercedes-Benz EQE SUV | 161 | 9 | Kia EV9 | 101 | 10 | Volvo XC40 Recharge | 79 | 11 | BMW iX | 59 | 12 | Audi Q4 Sportback e-tron | 51 | 13 | Hyundai Ioniq 5 | 48 | 14 | Kia EV6 | 41 | 15 | BMW i5 | 39 | 16 | Mini Countryman SE ALL4 | 37 | 17 | Nissan Ariya | 35 | 18 | Mercedes-Benz EQB | 32 | 19 | Audi Q4 e-tron | 30 | 20 | Volvo C40 Recharge | 29 | 21 | Toyota bZ4X | 25 | 22 | Ford Mustang Mach-E | 24 | 23 | BMW i4 | 20 | 24 | Audi Q8 Sportback e-tron | 18 | 24 | Hyundai Ioniq 6 | 18 | 25 | CMC E300 | 17 | 26 | Tesla Model S | 14 | 27 | Mercedes-Benz EQS SUV | 11 | 28 | Audi Q8 e-tron | 10 | 29 | Mercedes-Benz EQS | 7 | 30 | Porsche Taycan | 6 | 31 | BMW i7 | 5 | 31 | Nissan Leaf | 5 | 32 | Škoda Enyaq Coupe | 3 | 32 | Tesla Model X | 3 | 33 | Audi e-tron GT | 2 | 33 | Škoda Enyaq | 2 | 33 | Volkswagen ID.Buzz | 2 | 34 | Citroën Ë-C4 | 1 | 34 | Jaguar I-Pace | 1 | 34 | Lexus RZ450e | 1 | 34 | Mercedes-Benz EQV | 1 | 34 | Subaru Solterra | 1 | | 總市場 | 3,543 |
6.稀有車7 月 Ferrari 品牌的掛牌陣容依舊相當熱絡,除了有 4 輛 SF90 Spider,1 輛 Roma,甚至 296 部分 GTS 掛出 8 輛、296 GTB 也有 4 輛,獨特的 Daytona SP3 也掛出 3 輛,至於品牌話題性的跨界車款 Purosangue 則也有 6 輛。而另一義大利品牌 Lamborghini 掛出達 8 輛的 Urus S、5 輛的 Urus Performante。Lotus 新車 Emira 2.0 也首度加入掛牌陣容中。 2024 年 7 月 稀有車種銷售表 | 廠牌 | 車款 | 銷量 (輛) | Abarth | 695 / 695 BIPOSTO | 1 / 1 | 595 / 595 Scorpioneoro | 1/ 1 | Alfa Romeo | Giulia Competizione | 1 | Mito | 1 | Stelvio Competizione | 1 | Alpina | D5 Biturbo | 1 | Aston Martin | DB12 / Volante | 6 / 2 | DBX707 | 1 | Audi | S3 SB / RS3 SB | 3 / 31 | S4 Avant | 1 | RS4 Avant | 2 | RS6 Avant Performance | 2 | RSQ3 Sportback | 1 | SQ2 | 1 | SQ7 | 1 | TT S | 3 | Bentley | Flying Spur V8 | 5 | Bentayga V8 / EWB / Speed | 4 / 1 / 1 | Continental GT 6.0 / V8 / Speed / GT3-R | 3 / 9 / 1 /1 | BMW | M135i Hatch | 3 | M240i Coupe / M2 Coupe MX | 8 / 54 | M340i / M3 Competition M. | 3 / 1 | M340i Touring / M3 Competition Touring | 11 / 2 | M440i /M4 Competition / Convertible | 10 / 1 / 4 | M850i / M850i xDrive GC | 1 / 1 | X2 M35i | 22 | X3 M40i | 2 | X4 M40i | 6 | X6 M60i | 8 | X7 M60i | 3 | XM | 2 | Z4 sDrive20i | 1 | i8 | 2 | Ferrari | SF90 Spider | 4 | Roma | 1 | 296 GTS / GTB | 8 / 4 | Daytona SP3 | 3 | Purosangue | 6 | Fiat | 500C | 1 | Ford | Focus ST Wagon | 14 | Mustang 2.3 | 22 | Bronco Wildtrak | 1 | Honda | Civic Type R | 3 | Jaguar | F-Type 2.0 RWD / Convertible | 1 / 1 | Jeep | Wrangler / Rubicon / Unlimited | 1 / 3 / 1 | Lamborghini | Huracan Tecnica / Sterrato | 3 / 3 | Urus S / Performante | 8 / 5 | Land Rover | Defender 90 V8 | 4 | Lexus | RC350 F 5.0 | 1 | LC500 | 2 | Lotus | Emira 2.0 / V6 | 2 / 1 | Maserati | Quattroporte S Q4 | 1 | Grecale GT / Modena | 12 / 10 | Levante S / Trofeo | 2 / 1 | MC20 Cielo | 1 | Mercedes-AMG | A 35 / 45 S | 12 / 1 | CLA 35 / 45 S | 15 / 10 | C 43 | 16 | C 63 S E P | 2 | E 43 / E 53 / E 63 S Estate | 1 / 3 / 1 | S 63 L | 3 | GLA 35 | 17 | GLB 35 | 25 | GLC 43 / 43 Coupe / 63S E | 29 / 39 / 3 | GLE 43 Coupe | 1 | GLE 53 / 53 Coupe | 5 / 38 | GLE 63 S | 1 | G 63 | 4 | GT 43 / 53 / 63 S | 10 / 5 / 1 | GT S | 1 | Mercedes-Maybach | S 580 / S 650 | 2 / 1 | GLS 600 | 3 | McLaren | GT | 1 | Artura | 1 | 750S Coupe / Spider | 1 / 2 | Porsche | Boxster | 24 | Cayman | 3 | 718 Boxster T / GTS | 2 / 2 | 718 Cayman / GTS / GT4 RS | 4 / 1 / 13 | 911 | 38 | 911 Turbo S | 4 | 911 GT3 | 2 / 8 | Rolls-Royce | Ghost Black Badge | 1 | Skoda | Octavia RS / Combi RS | 3 / 56 | Kodiaq RS | 10 | Subaru | BRZ ES AT | 3 | Toyota | GR Yaris | 8 | GR 86 | 23 |
結論7 月份積極的銷售競賽衝刺,成功讓全月領牌數據開出紅盤 45,678 輛,全年累積銷售量達到 278,181 輛,順利扭轉 6 月仍然落後的局面,相較於 2023 年前 7 月份的累計輛,已轉為微幅超前領先 0.3%。
但是,原本熱絡的民俗月前銷售衝刺氣氛,在經濟部產業署於 7 月 30 日召集國產汽車廠,宣示政府將於 8 月 1 日起,針對 M1 類別國產小客車與小客貨兩用車,實施中國零組件來臺組裝成車新制度。新制所管理的「中國大陸零組件來臺組裝成車」涵蓋 4 大類別,「陸資與國際品牌合資者」、「陸資併購之國際品牌」、「國際品牌(在中國大陸廠生產)」與「中國大陸品牌」。
上述四類別新車在導入國產時,需先向產發署提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承諾書,並取得產發署核可函,才能進行下列的相關申請。
1.申請中國大陸樣車進口與專業人士來臺。
2.進口中國大陸製且供小客車或小客貨兩用車使用之「馬達」、「轉向裝置」、「車軸」與「車架」四項產品。
3.申請或換發車輛領牌相關審驗合格證 (交通部安審、環保署汙染、噪音及經濟部能源署能耗)
這些突然在 7 月 30 日召集國產車業者宣佈,且僅僅相隔 2 天就在 8 月 1 日起實施,不只如此,新規定更是溯及既往。尚未上市車款在上市第 1 年,國產化比率需要達 15%,上市第 2 年為 25%,上市第 3 年 35%;不只如此,對於已上市車款,也將列入要求達到 15%至 35%不等的國產化比率新規範。
這些政府新訂定的規定,毫無疑問直接衝擊 MG 在臺灣的銷售氣勢,由於政策宣佈已在 7 月底,銷售數據尚來不及反應,不過,隨著中華汽車 MG 產線零組件庫存量的耗竭,若無法來得及提出「在地化供應鏈合作價值比率」承諾書,並獲得闡發署的審核通過,接下來極有可能出現 MG 產線因缺料無法順利組裝新車下線,後續將反應在品牌銷售數據的急遽萎縮。
這不僅替 2024 年下半年的臺灣新車銷售投下前所未見的震撼彈,現行受新制所管制的車系,後續對生產與銷售的影響,絕對是接續觀察的焦點。同時,產發署新制度也將增加擁有中國車背景的車款,被評估試圖引進臺灣國產時,所要面臨的各項規範與挑戰,對於臺灣國產車生態將帶來關鍵且深遠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