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月,藝人潘慧如和張家慧完成了「女神再造計劃」,體脂降到18%、開心地向大家炫「腹」,引起好友及粉絲敲碗,希望公開健身課表及女神菜單。由於這次訓練,兩人對於「減重」的觀念大大改變,這麼好康又能用一輩子的方法實在不能私藏,於是花了半年時間企畫「動吃瘦!女神養成提案」,再次邀請到運動營養師楊承樺和健身教練蔡在峰,設計14天特訓運動和飲食的菜單,「動吃瘦」強調:吃對了、動起來,就會非瘦不可。
潘慧如、張家慧自出道以來,都給大家「身材標準/瘦子」的印象;年輕的時候代謝好,可以靠稍微忌口的方式很快瘦下來,但一到快四十歲,無論怎麼少吃、拼命運動,身材就是難以維持。除此之外,兩人也感覺到體能下降的警示:容易累、一熬夜就水腫等等,為了想要一直當「女神」,所以開始三個月女神再造計劃。剛開始,潘慧如是抱著隨時掛急診的心情,帶著健保卡去運動。而張家慧在一次運動拉傷後,開始靠冥想找到正確的施力點,看到身材變得更緊實後,反而會期待去運動。
女神菜單分成運動日及非運動日的三餐建議,強調運動飲食的重要性。運動會對於身體的機能產生強烈的影響,所以必須要從飲食中獲得修復與補充。若是奮力運動 1 分鐘,血液分配到肌肉的流量將高達 28 公升,與不運動時相差 5至 6 倍之多!在運動時覺得肌肉變粗壯,是因為血液往肌肉流動、開始充血,來應付運動所帶來的挑戰;運動結束後不久,血液也是往肌肉流動較多,運動過後用餐,大部分的熱量會由肌肉吸收,不會轉變成脂肪。
運動前的飲食內容以碳水化合物為主,讓身體比較有力氣去運動,就比較能去挑戰應該達到的運動強度;但運動前不要吃大量蔬菜,避免身體來不及消化就去運動,會造成胃部的壓力,增加身體的負擔。 在運動過程中,肌肉其實就是在進行汰舊換新的工作,有強度的運動多少會造成肌肉損傷,因此運動後要「盡快吃」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像是三角飯糰、豆漿或雞胸肉。碳水化合物是提供免疫細胞和神經等等體內組成重要的能量來源,蛋白質則會幫助運動後的肌肉修復合成。
減重相對減脂,是一個更廣的範圍,體重組成的包含肌肉、水分、脂肪、骨骼等等各種組織,而減脂只是去除其中的體脂肪,若是單純為了減重而去除脂肪以外的組織,可能影響身體的健康(如水分和肌肉),過多的體脂累積也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代謝症候群的發生,會建議大家先以減脂為目標,而體脂一旦下降,體重自然也會下降了。
如果一週可以訓練四次以上,建議可將肌力訓練與有氧訓練交替進行,例如在肌力訓練後的隔天進行有氧訓練,後天再進行肌力訓練,讓肌肉充分修復後再繼續給予刺激,也能避免肌肉持續處於疲勞的狀態而增加過度訓練的風險。
如果想把有氧與肌力訓練放在同一天進行,則會建議先做肌力後再執行有氧;因為肌力訓練所需要的專注程度與身體控制更高,且還有體重額外的負荷,先有氧後再來做肌力,可能就會因身體疲勞而無法完成足夠的強度,影響當次訓練的效益。
張家慧有馬甲線。圖/球狀星團娛樂公司提供
潘慧如(左)和張家慧靠著運動和飲食練出腹肌。圖/球狀星團娛樂公司提供
潘慧如(左)和張家慧靠運動練出腹肌。圖/球狀星團娛樂公司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