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 誰知興亡事
漢血丹心 by 流年書柬
2019-11-15 17:53
在這個時代,雖然說龍生九子,各不相同。皇帝的兒子們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成長道路。但,其實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的出身,已經注定不可能做到心如止水,對權力一點兒都沒有慾望的度過此生。
一出生就在富貴榮華的圍繞中,對於他們來說,這既是最大的幸運。而同時也是最大的不幸。因為,無論是誰,他們的命運似乎早就無從選擇。
每一位帝王的子嗣有多有少。而這其中,最終只有一個能夠繼承他的皇位。其餘那些,無論有多大的才能,也只能做個富貴王爺了。
從小早就認識到權力重要性的這些王爺們,不管接受怎樣的皇家教育和規矩,也不可能平息他們內心最深處深藏的那些不該有念頭。更何況,有時候這種誘惑還是來自君王呢。
也就是在這樣的糾結中,伴隨著太子的成長,皇帝的兒子們一起長大。在君王和天下臣民面前,他們和睦相親,互尊互敬。然而,如果撕開那些溫情脈脈面紗,藏在黑暗中的猙獰,很可能是觸目驚心,鮮血淋漓。
在許多人看來,如果和前面幾位先皇時代的大規模骨肉殘殺相比,死去已經數年的武皇帝劉徹,他的兒子雖然不多,但已經算得上是相處最好的了。當然,這只是史書記載和表面上,其實這些年來發生在宮廷帷幕間的暗中絞殺,其殘酷程度,一點兒都不差。
如果足夠細心,就會看明白這其中的關鍵。也就會真正知道,在當今天子劉琚登上皇位的過程中,究竟發生過多少驚心動魄。
事到如今,武皇帝留下的五個兒子中,那兩個曾經有希望和太子競爭一下的佼佼者,都已經半路夭亡了。他們的死亡雖然有各自原因,但誰都明白,真正置他們於死地的,還是想要權力的野心。
那些曾經掀起巨大波瀾的事,已經漸漸在人們腦海中遺忘。隨著武皇帝的死去,都歸於塵埃,不復提起。
然而,有些人卻永遠也不會忘。比如,燕王和廣陵王。
曾經有幾年,老老實實待在自己府中的這兩位王爺,仔細觀察著外面的驚風密雨,他們內心深處的恐懼,簡直是無以復加。只有他們才能真正體會,有一把刀懸在頭頂,卻一直不落下來的滋味,到底有多麼難受!
而那兩位皇子的死亡和他們背後勢力集團的覆滅,更是讓他們心驚膽戰。因為他們驚恐的發現,就算是皇帝,竟然也保全不了自己兒子的性命。
這樣的驚懼,讓他們感覺到無所適從。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潛伏隱忍逆來順受,便成了他們不約而同所選擇的保命方式。
實在是沒有辦法啊!和生命比起來,其他的都變得不重要了。先皇帝的這兩個兒子,把所有的私心雜念幾乎都消除的乾乾淨淨。唯恐被人探查到絲毫,免得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遭受來殺身之禍。
這樣的小心翼翼和心頭的巨大陰影,並非是來自皇帝劉琚。那位心存仁厚的陛下,並不不會對他們怎麼樣。就算是前面那兩位的夭亡,認真說起
來,也與他的直接關係不大。
讓他們變得如履薄冰的人,是元召。也許在天下人眼中,這個人是大漢王朝的精神所在和力量的源泉。但在他們眼中,他是冷酷無情的惡魔。如果一旦惹到了他,那麼下場一定會慘不堪言。這些年來,已經有無數血淋淋的現實,證明了這一點。
也正是因為出於這樣的原因,在長安的時候,他們對餘生歲月灰心喪氣,幾乎不再抱什麼希望。這樣安安穩穩的頹廢到死,也許就是他們唯一的歸宿。
然而,任誰也沒有想到,就在他們幾乎絕望的時候,元召卻突然給他們指出了一條明路。並且在不久之後,就帶著他們開始了這次西征的旅程。
平心而論,對此二王還是很感激的。他們也拿出了全部的實力和信心,想要在這陌生的西方大陸開創出自己的王國。
雖然內心深處很明白,元召這樣做的目的,最終還是想要借助他們的身份,把西方大陸名正言順的收歸到大漢帝國的統治範圍內。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跟著他來到了這裡。
不管怎麼說,距離長安萬里之遙,未來的西方大陸,就算是名義上接受漢王朝的召令,但實際上,真正的權力將會掌握在他們自己手中。這也是當初元召跟他們制定協議的時候,早就制定好的規則。
既然是這樣,那就大有可為了。至於名義上接受漢王朝的節制,其實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畢竟他們都是華夏族裔,身上流著相同的血脈。歸根結底,同根同源,未來還可以互相幫助。
本來這是他們早就接受的事實。為此他們甚至已經制定好了劃分疆域的計劃。根據之前的協議,他們將在西方大陸的西南和西北方向各自建立自己的王國。分封諸臣,建築王城和宮殿。然後正式開始自己的王權制度。
只有真正踏上這塊土地,他們和手下的屬僚們才明白,西方大陸地域之遼闊,物產資源之豐富,遠遠超出他們的想像。這讓燕王和廣陵王大喜過望。
如果一切按照預定計劃進行,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波折。不過,風雲變幻,世事難料。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就在大局即將奠定的時候,會突生奇變。
西征軍遭到波斯餘孽的攻擊。經過大瘟疫的洗禮後,漢軍大營又遭受到他們最後瘋狂的襲擊。連續的重創,讓漢軍在經受嚴重損失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打亂了原先的計劃。
燕王和廣陵王身份特殊,當然用不到他們衝鋒陷陣和波斯人拚殺。而且,在這段時間內,他們受到了良好的保護。除了受些驚嚇外,其實並沒有損失什麼。
然而,讓他們驚駭莫名的消息,就在這時候傳來。一直以來給他們巨大壓迫感,而同時又是他們最大依靠的元召,竟然出事了。
元召以一人之力獨擋萬軍,為漢軍大營爭取到了反敗為勝的關鍵時間。而憤怒出擊的漢軍在以鐵血手段對付波斯人的同時,元召卻終於倒了下去。得到消息後急匆匆趕到的這兩位王爺,親眼看到他傷重不治,陷入日夜昏迷。
燕王和廣陵王並不希望元召在這個時候死去。他們和所有人都很清楚,現在的混亂局面,只有這個人才能平穩掌控,從容度過。如果他真的就此不治的話,不僅整個西征軍會暫時失去方向,就連他們,也會陷入迷茫。
而後發生的事,更是出乎意料。元召竟然被人強行帶走,離開漢軍大營,從此不知去向。而如此重大的情況,漢軍將士們竟然沒有阻止,這讓燕王和廣陵王在驚怒之餘,心中產生深深的挫敗感。
卻原來,在李陵等這些將士眼中,他們兩個人王爺的身份,根本就不值一提。這麼重要的事,他們的意見輕如鴻毛,沒有人會加以理睬。
也就是從那一刻開始,因為感受到被羞辱而催生的怒火,開始在他們的胸中燃燒。而且更主要的是,因為元召離去的原因,籠罩在他們頭頂的巨大陰影和壓迫感突然消失了。被壓抑許久的野心,在怒火的燃燒中開始復活。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就磅礡而起,再也難以控制。
經過和幕僚們的連夜商議,燕王和廣陵王終於下定了決心,並且提前制定好了軍事行動計劃。然後,他們公開藉機發難,從此走上了與西征漢軍大營決裂的道路。
當機立斷,攻佔波斯王城,便是他們走出的第一步。既然元召已經不在了,以前和他制定的那些協議,便都成了一紙空文。他們再也不用遵守了。
波斯王城,是西方大陸最好的王者興盛之地。他們早就看中了這個地方。如今無所顧忌,當然要當仁不讓的掌握在手中。
不管是燕王還是廣陵王,以及他們手下的智囊們,都一致認為,失去元召之後的西征軍,絕對不會貿然對他們開展軍事行動。他們是先皇的兒子,當今天子的皇兄。想要對他們揮刀相向,西征軍中還沒有任何一個人,敢於做出這樣的決定。
懷著這樣巨大自信心和驕傲感的二王,站立在波斯王城的城頭上,看著麾下兩萬軍隊聚集在一起,軍容齊整,甲光曜日。他們互相對視一眼,不由得指點江山,豪情萬丈。
「王兄,你猜咱們的皇帝陛下如果得知元召的消息後,會作出怎樣的反應呢?」
「那還用說嗎……肯定非常傷心。呵呵,失去了這個最重要的支持者,他肯定再也不會有進取之心。所以,不管我們在這邊怎樣做,都可以放開手腳,不必有後顧之憂。」
「那……這大營中的十餘萬漢軍將何去何從?」
「如果我所料不錯,不用太久時間,他們就會接到命令,撤離回去長安了!」
「哈哈哈!英雄所見略同,我與王兄的想法一樣。」
「好!既然如此,時不我待……命令忠於我們的將士,開始出擊吧!」
甲冑連環,鐵蹄踏碎殘雪,王者之路,就在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