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一章 若似雲煙輕
漢血丹心 by 流年書柬
2019-11-15 17:53
在未央宮的所有建築群中,有許多經過數次的修繕和擴建,顯得更加氣勢非凡。而唯有建章宮,一直沒有什麼大改變,依然保持著當初的模樣。
這些年來的風雨,並不曾侵蝕這座宮殿的風華。就像是庭院中那兩棵高大桂樹一樣,春華秋實,浴雪飄香。平靜的守候歲月。
在長安和天下人的印象中,居住在建章宮的衛太后,顯得太低調了。不要說她不能和呂太后、竇太后這樣的人物相比,就是和漢王朝歷史上其他的幾位皇太后比起來,也似乎顯得沒有多少存在感。
其實,如果是瞭解衛太后的人就會知道,她的低調,並非是刻意為之,而是一直以來的性格使然。這位出身於平民之家的皇太后,並沒有因為身份的尊貴而忘掉自己的根本。從入宮開始,這麼多年都保持著樸素恬靜的生活方式,似乎並沒有主動的去爭取過什麼,也沒有刻意的躲避過什麼。
先皇武帝在的時候,那些刀光劍影就不必說了。衛氏一族,數次危難,在殘酷的權力角鬥中,能夠安然無恙的平穩渡過,幾乎可以算得上是一種奇跡。
人的格局,往往會決定許多事的成敗。而還有一種至關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寵辱不驚的心態。這種心態,也許與學識修養無關,也與身份地位無關。如果沒有真正經歷過那些苦難的人,永遠也不會瞭解這其中的強大。
外表柔弱的衛太后,就有一顆強大無比的心。在不為人所知的內心深處,數十年的宮中風雨,那裡早已經被擊打的千瘡百孔。然而她外表散發出來的溫和親柔,卻使接近她的每一個人都如沐春風,為皇室贏得了良好口碑。
歲月流轉,四季輪迴。曾經冠絕天下的美艷容顏,也終於經受不住時光之刃的無情雕琢。美人遲暮,雖然是最令人悲傷的事,但這世間本來就沒有青春永駐的仙方良藥。當林花一次次謝了春紅,桂樹的香氣又飄散在雪中的時候,眼角平添幾絲細紋的衛子夫,看著被冷落已久的瑤琴素箏,她的嘴角有淡淡的苦笑。
到底有多久沒有親手撫琴,彈奏那些令人悅耳的美妙樂曲了呢?她已經不記得了。也許是三年,也許是五年……如果要確切一點兒,應該是從先皇帝崩逝以後吧。
無論怎麼說,她對於先皇武帝還是有幾分感情的。雖然最後他的絕情令人心寒,但在那些從前的歲月裡,這位帝王給過她獨一無二的恩寵。而且最主要的是,他給了她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就算是任何榮華富貴都輕如雲煙,這樣的恩賜,卻已經足夠厚重。
也許,現在大多數天下人的心裡,已經對那位逝去的帝王在漸漸遺忘。但在建章宮中,他遺留下的痕跡,卻似乎仍舊無處不在。起碼對於皇太后衛氏來說,堆積在她心頭的那座墳,很是沉重。
好在,上天待她不薄。她的兒子,最終還是繼承了那個皇位。這雖然不是她極力想去要的結果,但如果因此而能夠求得
歲月平穩,卻是比什麼都重要。
更何況,還有兩位公主在。她們給建章宮帶來的歡樂,足以抵消一切的暗夜悲傷。
親眼目睹過許多宮闈之間腥風血雨的皇太后,本來對權力就沒有興趣。見得多了,更深深地明白月盈則虧,水滿則溢的道理。衛氏一族走到今天,已經算得上是富貴榮寵無極,她非常害怕,有一天也會如那些曾經權勢滔天的外戚勢力一樣,落到身敗名裂的下場。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顧慮,衛太后從來不去過問政事。每當皇帝過來建章宮的時候,除了訴些家常,彼此之間也從來不提及一句朝堂上的事。就算是有時候看出兒子的煩惱,她也只是溫和的勸慰他,讓他一切放寬心懷,天下大事慢慢來,並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夠幹完的。
劉琚是個孝順聽話的孩子。這一點,從很小的時候一直到他當皇帝,都沒有改變。這也是最讓皇太后感到欣慰的地方。雖然說自己的兒子也許注定不能當一個偉大的皇帝,但只要他能夠保持這份淳良,就足夠了。
建章宮中的皇太后,在閒暇的時候會調教幾個宮女,教授她們一些樂器和歌舞。還會親手做些美食,帶著大家一起品嚐。甚至偶爾的時候,還會邀請幾位夫人來宮中,召開小型的夜宴……也許,只有這些活動,才能讓她的心態一直保持平和。這樣的心境,一直到今天為止。
如果在每年,如這樣的飄雪日子,建章宮中應該是懸掛起紅色的燈籠,白雪紅燈,增添許多氣氛。然後,宮中侍女們會圍繞著皇太后,把整座宮殿中的碳火都燒得暖暖的,大家一起快快樂樂的認真學習描紅、刺繡和寫字。
這些事,自然都是皇太后讓她們學的。本來有些手拙和腦子笨些的還曾經有過抱怨,不知道學來會幹什麼。但皇太后還是耐心的一遍遍教會她們。
「你們這些孩子,將來都是要出宮的。找一個自己喜歡的人,組成小小的家庭,如同那些市井間的人家一樣。安安穩穩的過日子……女孩兒家該會的,你們都要學會。那樣我才會放心。」
皇太后輕言細語,神態溫和的像是對自己的孩子一樣。這其實就是她一直以來的態度。並沒有絲毫的做作和偽裝。
宮女們的心裡,自然分辨得出好壞。她們嘴裡說不出什麼感激的話,但每個人都把太后親手所教的任何東西都牢牢地記在腦中,不敢忘卻。
只是今天,就連她們也感受到了建章宮主人的不安之意。所有宮女、侍衛和太監們,都小心翼翼的偷偷觀察著太后的神情。不知道將會發生什麼。
這一段時間,建章宮中的氣氛,其實一直以來都很歡樂。而這種歡樂的由來,卻是因為一個小娃兒造成的。
當初皇帝和皇后親臨漢國公府,為自己的姐姐素汐公主賀壽。不知道是因何而起,皇帝陛下和皇后就一起做出了一個決定,他們准許名叫元豐的這個小娃兒進入宮廷,有皇后
從小親自教導宮廷禮儀和皇家教育。
這個消息傳出來的時候,在天下普通人的眼中,並沒有看作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事。皇帝陛下和長公主從小感情深厚,姐弟情深,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實。而還並沒有子嗣的皇帝,喜愛這個小娃兒,似乎是理順成章的事。大家談論起來時,也只不過是感歎這個小傢伙真會投胎而已。
他的父親是丞相、漢國公元召,母親是大漢長公主。親舅舅是當今天子,外祖母就是建章宮的皇太后了。可真是從一出生就帶著無以倫比的尊貴啊!
然而,皇帝的這個舉動,在許多有識之士看來,卻是非常的不同尋常。在從前的時候,雖然也有過貴臣家的公子入宮陪讀的先例。但那種特殊的恩寵,是有條件的。他們的任務,是陪太子讀書或者是陪伴有作為的皇子長大。而在當今天子還沒有子嗣的情況下,就讓這麼一個剛剛呀呀學語的兒童進入宮廷,這背後所深藏的用意,不禁令人思之而震驚。
臣民們誰都知道,現在的皇后柔弱順從,而且她根本就沒有自己的家族勢力。她的一切行為,應該都是出於皇帝的授意。這麼小的一個孩子交給皇后來參與撫養和教育,皇帝陛下的意圖,就更加耐人尋味了。
不過到現在為止,還並沒有人敢想到太遠。畢竟皇帝還年輕,還有大把的時光在後宮中和嬪妃們「造人」。皇室血脈,值得期待。
似乎是上天的寵兒,進入皇宮的元豐,明顯有比超出同齡人的許多天賦。已經蹣跚學步的這個小傢伙,贏得了所有人的喜愛。
雖然是以皇后的名義,把他抱進宮來的。但在大多數時候,元豐卻都是在建章宮這邊。膝下略顯孤獨的皇太后,正因為他的到來,臉上增添了許許多多的笑容。
不過在雪滿長安的這個暮色降臨時分,皇太后看著外面雪打宮燈的瓊樓玉宇,她卻心事重重,寢食難安。
元豐已經睡去多時。在這裡得到的悉心照顧,也許比他在自己的娘親身邊得到的還要更加細心。誰都知道皇太后對自己的小外孫如同掌上明珠一般,看得比自己的眼珠子還要珍貴呢!
「皇帝……怎麼還不過來?」
聽到太后的自言自語。身邊的貼身宮女看了看外面的雪色,正要去宮門看看時,卻早已經看到轉過迴廊,皇帝陛下只帶著他的最親信侍衛走了過來。
「母后,讓您久等了。尚書令剛才來稟報了一些政務,耽擱了些時候……。」
衛太后轉過身來,她仔細看著走到自己跟前的皇帝兒子。燈火連勾,歲月從頭。他竟然顯得如此憔悴而疲憊。
「琚兒,你實話和母后說……出征的元召……他到底怎樣了?」
已經波瀾不驚多年的皇太后衛子夫,緊緊抓住皇帝兒子的手,終於問出了這個從其他渠道得來而讓她心驚肉跳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