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安動 風雲生 - 漢血丹心 - 穿越架空 - 免費小說 - 冰楓論壇

首頁 小說中心 A-AA+ 發書評 收藏 書籤 目錄

簡/繁              

第三百七十一章 長安動 風雲生

漢血丹心 by 流年書柬

2019-11-15 17:53

世間事本來難料,就在李廣、衛青、元召三方面與匈奴人的作戰即將面臨最緊要關頭的時候,長安城中卻正在發生著一些意想不到的事。

漢匈大戰在雁門關外終於全面爆發的消息,連同此前的幾次戰報,在不到兩天的時間裡,接二連三的由急如星火的八百里飛騎驛馬傳到長安,朝廷內外的氣氛,一下子就緊張起來。

如果說不久之前的兵馬調動,已經使漢朝民眾預感到戰爭即將到來的話,那麼現在到了真正大規模發生的時候,各種緊張不安、人心惶惶的情緒,還是不能避免的。

匈奴騎兵的殘暴,長安和北方的民眾記憶深刻。縱兵千里,鐵蹄蹂躪山河,兵鋒最盛時直到長安近郊!這樣慘痛的教訓,在大漢朝開國近八十年以來,發生了不止一次。

匈奴騎兵是可怕的,是很難以戰勝的,更是防不勝防的。這樣的認知,至少存在於漢朝三代人的記憶中。幾位先朝皇帝一直採用的防禦姿態,更是加深了朝廷內外對於匈奴人的恐懼感。他們最大的期盼,就是漢朝的將士只要把匈奴騎兵擋在長城之外就好,至於說要去主動地展開進攻,甚至想戰勝匈奴帝國,這樣的事,不要說是臣民們不敢去想,恐怕就連皇帝本人,也沒有這個信心吧。

然而這幾天傳到長安來的消息,打破了一直以來的這種認知。面對著十萬鐵騎壓境的局面,長城之外,漢軍在與匈奴人的交手中,連戰皆勝,已經鋪開了架勢,要與匈奴騎兵進行一場從未有過的大戰了!

當這樣一連串的消息在皇帝陛下的親自授意下,開始傳遍長安城內外的時候,到處都開始沸騰起來。無論在什麼時候,戰爭總是最激動人心的,尤其是當大漢朝發展到今天,天下繁榮昌盛的局面已經開始顯現,身為大漢子民想要安居樂業的心情更加迫切,在這樣的氣氛下,真的是需要一場對北方宿敵的勝利,來安定人心,促進臣民的團結一致,使良好的局面得到更好的發展。

無論是街頭鬧市還是茶樓酒肆,也不管是什麼身份的人,這兩天聚集起來議論的,無一例外,都是北疆與匈奴的戰事。再加上就在昨天,大漢征伐遼東的軍隊凱旋而歸,從長安得勝門而入,押送著此次的各種繳獲,穿越半個長安城,最後獻俘於未央宮前。聽到消息出來觀看的長安民眾萬人空巷,熱鬧非凡。

當皇帝陛下親自走出未央宮,在赫赫宮闕之前迎接這支隊伍的時候,所有人才知道,原來這次東征,大漢太子劉琚竟然就在軍中同行,而且不畏艱險,隨軍渡海而戰,一直到取得最後的勝利。

這樣的事,不管人們心中是不是知道這是皇帝的特意安排,還是為太子贏得極大的名聲和榮譽。畢竟親臨苦寒的遼東前線,對於自小生長在深宮的太子來說,已經算得上是極大的考驗。而且還取得了如此重大的勝利,太子在其中的功勞當然不可抹去。

可憐的真番王衛右渠一旦成為階下囚,連一個跟隨的親近之臣都沒有,可算得上是眾叛親離了。有大臣當眾宣讀了皇帝聖旨,也就此決定了這位曾經王者的命運。在由尚書檯起草的這份旨意中,歷數衛右渠狼子野心勾結匈奴人,無故侵略漢境,屠殺軍民等罪行,犯下十惡不赦之罪,特此明正典刑誅之,以為後來者之戒。

「明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這句話,第一次在煌煌聖旨中出現,從此作為一句鼓舞人心的口號,為每一個身屬大漢子民的人所熟知,同時,也成為了外邦藩國悖逆不臣者的噩夢!

長安街市高談闊論者,隨處都可見到聚集。在這短短的五六年時間裡,從平定東南越、西南夷,一直到收歸海外這三千里真番國土,漢朝取得的對外勝利,可謂是一個接著一個,開疆擴土揚我軍威,越來越讓人心中振奮,身為這個國家子民的榮譽感,不禁油然而生。

今天的明月樓,就似乎顯得格外熱鬧。原來,今日卻是季家老爺子季心的九十華誕。季氏雙雄,季布季心,季布早亡,季心卻活得更加長壽。如此盛大的日子,自然是賀客盈門,熙熙攘攘,絡繹不絕。

明月樓的掌門人季英滿面紅光,在恭迎著每一個來到的客人。季家底蘊深厚,黑白兩道兒交往頗多,來往的人中既有江湖豪俠,又不乏高官貴戚公侯王爵,因此,絕對怠慢不得。

每年季心老爺子的生辰,都會有許多人來道賀,今年自然也不例外。明月樓外的整條街道上,馬車都排的滿滿噹噹的。樓上三層都座無虛席,可見季家人脈之廣。

明月樓這幾年越發的繁盛,天下各地郡縣都已經有了它的身影,形成了一個連鎖經營,只憑著這酒樓的一項業務,用日進萬金也不足以來形容了。不過在短短的幾年時間之內,季家的資產就超越了從前這麼多年積累的幾十倍還多。季英作為季家的掌門人,真可謂是富可傾城財大氣粗了。

季英深深的知道,季家之所以有今天的局面,不過就是因為有幸結識了一個人而已。每當想到這裡,他便無比的慶幸自己當初的明智選擇,也更加感謝季心老爺子的及時提醒。家族的榮辱興衰,有時候真的只是在一念之間而已。

季心老爺子的九十華誕,那個人不能來參加,讓季家上上下下都不免感到有些遺憾。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國家大事面前,私人的事即便是再重要,兩者比較那也算不得什麼。

季英看得出來,老爺子對此還是有些失落的。不過當他把最新戰報傳來的消息告訴季心時,這位曾經擔任過河東太守親自抵禦過匈奴騎兵的國之宿將,渾濁的眼神中透出了明亮的光芒。

多少漢家兒郎曾經浴血在北疆,那些葬身沙場的將士中,就有他們季家的子弟。老將已經風燭殘年,每當回想起那些慘烈的戰鬥,對匈奴人的仇恨,無時無刻不在夢中迴盪。本來以為會抱憾而終,再也看不到漢家戰士對匈奴人開戰的那一天了。卻未曾想,在此時此刻聽到這樣令人振奮的消息,老將雖老,白雪盈頭,亦可為之拍案而起,大呼痛快!

「元召此子,當日我一見他就知道必是國之棟樑材,今果然如此!哈哈哈!看來老朽年紀雖老,眼光卻未朽也!」

說出這句話時的季心,身穿百花蜀錦團袍,敬完一杯水酒後,坐回壽星席上,聽到席間有人在談論北疆戰事,他早已忍不住,不顧自己的身份,也大聲讚歎起來。

此時正午時分,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上下酒樓百餘桌賓客,熱鬧非凡。季英為了這些身份不同的人各自方便,吩咐手下人很細心的安排在了不同的樓層。這倒不是季家對待來客分三六九等,而是純粹為了大家都方便而已。

按理說以季心的身份和高壽年齡,本來是不用在這兒全程相陪的,他只需要來露露面,接受一下大家的祝賀,自去清修靜養,由季英在此就好,自然也無人見怪。不過今天有些例外,季心老爺子心中高興,他想要好好的聽聽大家議論的消息,所以就興致很高的留在了這裡。

在這第二層酒樓上共擺設了九張席面,能夠有資格坐在這裡的,身份自然都非同小可,皆是大有來歷的人物。在朝堂上為官的就不用說了,就連王侯也頗有幾位在座。

這樣的慶賀聚會,本來就是互相交流談論的好機會。何況現在接連轟動長安的幾件大事,更是值得大談特談。聽完季心老爺子的感慨,附近聽到的人紛紛點頭附和,更有幾個素來對元召欽佩的,開始慷慨激昂地講述他離開長安後平定真番、揮師草原的那些作戰細節,也不知道他們是從哪兒聽來的,反正是說的有鼻子有眼兒神乎其神的,第一次聽說的人有的目瞪口呆,有的津津有味兒,更有的神色激動彷彿身臨其境,就連季心也是眉飛色舞,連連叫好!

而在這座中,離季心主位不遠處微笑傾聽的一位溫婉夫人,聽著那少年做出的這些功績,臉上充滿了寵溺的笑意。她回頭望了望站立在身後的女兒,心中寬慰無限。

亭亭玉立的少女這幾年越發出落的美麗動人。在長安城中,梵雪樓蘇家大小姐的美貌,只要見過的人都過目不忘。蘇靈芝的美,在於純淨無瑕,就如同一塊溫柔美玉,讓人心生憐惜而不忍冒犯。

蘇紅雲今天帶了女兒前來祝賀,本來是想送上賀禮後祝福季心老爺子幾句就回去的。卻沒想到季心越老越重情義,在敘談中說起當年兄長季布承受大俠朱家的救命之恩,一直未曾相報之事,不免唏噓。

身為朱家的後人,蘇紅雲雖然與過去的流雲幫已經割斷關係多年,但此時回想起舊事,也添了許多感慨。又聽季老爺子念叨起元召那小子又不在,酒席上不免無趣,她本來也是颯爽的性格,就答應留了下來,且待酒宴完畢後再回去也不遲。

梵雪樓與明月樓這幾年來因為元召的關係,在生意上增加了許多相互往來間的合作,即便不為了舊日的淵源,這層關係也是很重要的。因此,無論是季英還是季家上下,都對蘇紅雲母女非常尊敬。

就在這樣的氣氛中,蘇紅雲對靈芝微微示意,然後微笑著對季心說了一句:「難得老爺子如此高興,小女靈芝願吹奏笛音一曲,以代表梵雪樓祝賀今日壽誕之喜。」

蘇紅雲自是好意,卻未曾料想,由此又惹出一段大麻煩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