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一紙嘉獎 - 大唐第一少 - 穿越架空 - 免費小說 - 冰楓論壇

首頁 小說中心 A-AA+ 發書評 收藏 書籤 目錄

簡/繁              

第五百一十九章 一紙嘉獎

大唐第一少 by 墨青空

2019-11-6 21:25

  玄世璟搖搖頭,說道:「數量超乎你的想像,而且,書院早晚要走這一步,就是沒想到這麼快。」

  書院容納不了這麼多學生,通過秋後的考試來選拔學生,肯定會有被刷下去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入學,入學通知上寫的清清楚楚,所以才說有人歡喜有人愁。

  「若是沒能被選入學院,那些孩子應該會很傷心吧。」秦冰月歎息道。

  「是啊,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玄世璟說道:「即便莊子上建了書院,但是書院規模有限,收個兩三百的學生,已經是到頭了,這十里八鄉人這麼多,咱們是有心無力啊。」

  「夫君說的也是啊,畢竟書院就這麼一個,周圍附近莊子上的孩子這麼多,總不能方方面面全都顧忌到了,總有力所不及的時候,莊戶們都想讓自家孩子上學,可是書院能力有限,考試選拔,也是正常。」秦冰月歎息道。

  自從秦冰月坐了母親之後,心地就越發的柔軟了起來,尤其是關於孩子這一方面,以前這些事情秦冰月從來不會開口問,更不會因為這些事而感歎。

  到底是做了娘的人,性情都變了一番模樣,不似以前,對待不相干的人,是死是活,都絲毫不關心。

  不管如何,書院秋後的考試該考還是要考,能不能入學,就看那些孩子自己了,離著考試還有半個月呢,這半個月,能夠決定很多事情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二陛下的嘉獎令下來了,招生當天李二陛下在莊子上的書院轉悠了許久,也與來報名的人在外頭聊了聊天,看了官府給他們開具的戶籍證明。

  當時李二陛下心裡就對東山縣周圍的這些官吏十分滿意,也提醒德義,回宮之後記得提醒他這回事,為的就是要嘉獎、表彰這些官員。

  加之在書院裡與玄世璟聊了幾句關於大唐吏治的事情,李二陛下更是覺得,這樣的官吏彌足珍貴,一定要好好嘉獎表彰。

  後來李二陛下回到皇宮裡後,德義也提醒了李二陛下有這麼一回事,於是李二陛下就詔三省擬定嘉獎令,讓內務府準備些東西,將內務府準備的賞賜派人送到了那些官吏所在的衙門之中。

  這些東西在那些官員眼中或許還不如李二陛下的那一張嘉獎令來的值錢,那不僅僅是一張紙,而是天子對他們的肯定,這一張紙擺在家裡也好,傳出去也好,那都是莫大的榮譽,莫大的名聲。

  明德書院的一次招生,造就了一批聲名顯赫但是位子卻不高低層官吏,在他們的仕途之中有了這樣一筆光輝,往後的仕途肯定是更加平坦了。

  皇帝都喜歡能臣,喜歡良臣,能為百姓辦事兒解憂,能為朝廷辦事兒,能為君王辦事兒的,那就是能臣,就是良臣。

  而這一次的嘉獎令一下,整個長安周圍都被李二陛下這次的嘉獎令給刺激到了,當官的除卻要錢之外最想要的是什麼,還有名聲啊,還有什麼能比陛下親自頒發嘉獎令這等事情更能賺足名聲的了,而且這名聲可是賺大了,東西是宮裡的人給送過來的,但是送過來的還以一句話,那就是讓這些官員三日之後收拾好,去長安城,進皇宮領嘉獎令,皇帝陛下親自為他們頒發嘉獎令。

  這一待遇,讓多少人眼紅。

  李二陛下這樣做,也有他的深意,很顯然,李二陛下的目的也達到了,刺激了大唐的官員,只要踏實肯幹,名聲肯定是有的,朝廷的嘉獎也肯定是有的。

  李二陛下並不是開了一個皇帝親自嘉獎官府書吏的先河,早在以前就有過這種例子,只是這種例子,無疑都發生在對朝廷對百姓有大功勞的官吏身上。

  東山縣周圍的這些官府書吏,只是兢兢業業踏踏實實的為百姓做了一回實事而已,這就讓人很心動了。

  因此,李二陛下嘉獎令一下,整個長安周圍的吏治風氣,瞬間就不一樣了........

  玄世璟在家裡閒散了半個月,書院那邊放假了,龍首原上沒出什麼毛病又用不著他,只需要偶爾去趟長安,去一趟東宮到太子那裡報道一回就好,順便跟李承乾說說書院的事兒。

  這回讓李承乾可是白白撿了這麼個便宜,李承乾知道書院的事兒也很是高興,好歹是太子,書院的重要性若是看不出來,他這個太子也就太不合格了。

  一眨眼半個月就過去了,原先明德書院的那些孩子,留在書院繼續深造的,依舊到書院上課,而已經分到工學院的學生,也是收拾好了行囊,離家前往長安去了,往後他們就要在長安城工學院住宿了,在那裡踏踏實實的學一門手藝,將來從工學院出來之後,也好養家餬口。

  李孝恭已經住在了兵學院之中,一開學,兵學院的十幾個學生到學院裡報道,裴行儉也來了,作為李孝恭的助教,他的任務要比李孝恭艱巨的多,書院學生的課程安排,作息安排,訓練安排都要由裴行儉來擬定。

  裴行儉畢竟是跟著蘇定方學過兵法的,也在蘇定方身邊兒待了不少時候了,熟悉兵法軍陣,也上過戰場,由他來做助教幫助李孝恭管理學生再好不過。

  至於醫學院那邊,孫思邈帶這幾個學生可比他從頭帶徒弟要省事多了,至少這些學生都是受過教育的,都讀過書,認得字,既然認得字,再讀醫術就簡單多了。

  跟著孫思邈學醫,背誦中衣方子是一回事,認識藥材和知道藥材的功能又是另外一回事,講究的是知行合一,因此,孫思邈想要帶出一幫合格的醫者,任重而道遠。

  或許在學院之中,要砸錢最多的,就是醫學院了,孫思邈不是沒錢,只是他的錢都已經散出去了,給窮人看病,付不起錢的他還送藥,把自己曾經賺到的診金和李二陛下之前的賞賜都花費出去了,若說窮,那是真窮的身上掉不下幾個銅板來。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