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5章 當為萬世開太平
隋唐大猛士 by 木子藍色
2019-11-5 20:33
「陛下,如今國家統一,天下安定,應當大力推行教化。陛下推行科舉,興辦學校,但許多學校還缺少書籍,大多書籍還是孤本,被許多士族、權貴、官員們私藏,這必然影響知識在民間的傳播,甚至不利於書籍的保護。」
秘書監虞世南陪同皇帝參觀皇家大圖書館觀文殿,站在那滿殿書籍之間向皇帝建議。
虞世南是當世有名的大書法家,同時也是位很有名的詩人,他還有一個很有名的哥哥就是隋朝四貴之一的虞世基。不過當年虞世基權傾天下之時,虞世南雖與他同住,卻依然甘守清貧,絕不跟兄長合污。
也正因此,雖然隋滅了虞世基也死了,可他在新朝依然得到了重用。隋朝時他是秘書郎、起居舍人,到本朝後則先後任著作郎、秘書少監,一直到如今的秘書監。
虞家江南士族名門,他的祖父仕南梁為始興王咨議,父親仕南陳為太子中庶子,都很有名望。
虞世南的叔父虞寄,在陳朝時官至中書侍郎,因沒有子嗣,虞世南便過繼給叔父為子,取字伯施。
他生性沉靜寡慾,意志堅決,年少時與兄長虞世基一起在著名文學大家顧野王的門下讀書,受學十餘年,勤奮努力精思不懈,有時十幾天都不洗臉梳頭,可謂是個學癡學霸。
他還師法著名大家徐陵,後來徐陵也認為他得到了自己的真髓,後來又拜同郡的和尚智永為師學習書法,而智永和尚正是王羲之的七世孫,因此後來虞世南的書法,深得書聖真傳。
正是因為年少之時的這些努力,所以雖然後來陳滅入隋,他也依然得到了重用,只不過因不滿兄長的所為,在隋朝時也還比較孤僻。
入隋之後,羅成不計較他是虞世基的弟弟,對他很是重用。
虞世南這幾年最大的一個功勞,就是在他的主持下,把隋朝藏書的觀文殿整理恢復。
觀文殿是在隋大業年間修建,完全遵照的楊廣的意圖建造的,而當時參與修建的正有虞世南。
觀文殿前的東西兩廂都是書堂,各有十二間。書堂和大殿之間由刻著龍鳳圖案的青石板鋪成甬道。每一間書堂裡都設有十二隻鑲珠嵌寶的書廚。
據說楊廣非常喜歡來書堂巡幸,因為楊廣非常喜歡看書。
「陛下,當年隋一統天下之後,吏部尚書牛弘曾建言徵集民間書籍,詔令天下,獻書一卷,賞絹一匹。」
在朝廷的重視下,隋朝從民間收集到了許多書籍,其中有許多珍本孤本。朝廷派專人整理這些書籍,將之分類,對於其中重要的書籍還令抄錄五十副本,珍藏各處。
甚至因為收到了許多世家珍藏的古籍珍本,還對現流行的許多書中的錯誤之處有了發現更正。
羅成走在觀文殿中,發現這座完全修復後的大殿,很是精美,如今這裡再次藏滿書籍。
東西兩殿的書堂結構相同,十二間小書堂裡,南北對稱裝有明窗,精巧玲瓏。書堂裡面的雕刻工藝,神奇巧妙達到極致。
雕畫的梁棟,綺麗的天井,華美的櫞頭,交相輝映,流光溢彩。
每三間書堂中間開一個方方正正的門戶,門口垂掛著彩錦織的簾貼緊,門頂上還有兩個栩栩如生的仙人把門。
門口的地上甚至還安放著機關。
當羅成將至,就有宮人高擎著香爐,在御前引路。
距離宮門一丈遠的地方,宮人用腳踏中機關,門下的兩個仙人飄悠降下,捧起簾幔徐徐上升。
同時兩扇堂門洞開,書櫥也都開啟,皇帝看完書離開書堂,門上捲著的簾幔又垂掛下來,恢復原樣。
書堂藏書萬卷,所收之書,都是由校書郎以規整的楷字抄書,沒有絲毫的改動和錯誤。
書的剪切裝幀既華美又乾淨。
「陛下,自秦漢算起,直到隋,文人所撰寫的著作,沒有能比的上的。」
隋亂時,觀文殿也差點毀於戰火,幸好得到保存,但當時許多書籍也遺失,近年不斷增添新書,才恢復當初的盛況。
羅成抽下一本書,翻看著,這裡藏的書並不是那些珍貴的原本,而基本都是隋時抄錄的新本。
「徵集新書這是好事,為了能讓大家積極獻書,朝廷可以特別說明,他們獻上的書籍,按照不同的分類,給予不同的賞賜,比如最少每卷賞絹一匹,而一些珍貴的書籍,可以賞絹每卷十匹百匹都可以。同時,為了能提高大家的積極性,朝廷徵集這些書籍,只做抄錄,抄錄完成後,原本再歸回舊主,不掠他人之珍藏。」
書在古代那是極珍貴的,甚至大多藏於那些士族手裡,而這些人一般是不願意把書外借,更別說獻書了。
千百年來,華夏文明薪火相傳,許多經典流傳下來,卻也導致不少錯誤之處,這就需要從其它珍藏本裡對照發現,予以更正修訂。
「還有啊,觀文殿很華麗,但僅僅做為皇宮藏書,還是有些不夠的。朕認為,有必要在六京,俱開設一座皇家大圖書館,館中藏書十萬卷,按經史子集各予分類,修訂目錄,分別珍藏。不再局限於只供皇室官員們觀看,無論官民士庶,只要乾淨整潔,都可以到圖書館借閱圖書。」
虞世南驚訝。
「無論士庶都能借閱?」
「當然,哪怕他是個乞丐,只要他能衣著整潔,手洗乾淨,身上沒有異味不影響到他人,也是可以讓他進入圖書館中借閱圖書的。」
讓知識傳播更廣,讓知識走出士族大家的壟斷,羅成認為很有必要,如果知識不傳播出去,科舉制度也沒多大意義,考來考去都是那些士族之家的子弟,那還有什麼意義呢。
「現在造紙和印刷技術的提升,使的書籍的成本也降低了不少,秘書省做為朝廷的機構,當起到指引作用,收集民間藏書,校正整理編修四庫書目,對許多孤本珍籍搶救性的整理修復,抄錄或印刷副本。」
皇帝之前甚至都已經決定把科舉必考書九經每本雕板刊印萬本,六京同時發售。
同時皇帝還指定了《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四本紀傳體史書為官方正史,同樣各雕刻刊印萬本,一起發行。
將來,朝廷的國史館把大秦創業起居注和晉書、南史、北史、宋、南齊、梁、陳,魏、北齊、周、隋書,這十二本晉南北朝直到秦的史書修好後,也都將刊印萬本,列為正史。
漢代圖書館藏書目錄編有七略,為六藝、諸子、兵書、數術、方技、詩賦六大類,加上概論性質的輯略,總題《七略》。
羅成打算按後世的分類法,直接把所有的書籍整理編錄為經史子集四部。
這項工作就交給虞世南負責的秘書省來做,工程肯定浩大,但這是值得去做的。
「伯施啊,你說什麼叫華夏?什麼叫中國,什麼又叫漢人?朕以為,是因為文化,是先秦以來,代代相傳的文化,把我們凝固為一個整體,因此就算朝代改換,江山易主,可始終不變的,是我們都是華夏,都是中國人。將文化傳承下去,這是我們每一代人的歷史使命,這與開疆拓土是一樣重要的。」
「不僅僅要有武功開疆拓土,還得有文治文明相傳。」
虞世南聽完這一席話,激動萬分。
「臣幸得陛下交此重任,定不負使命,就算窮其一生,也要完成這項使命!」
羅成拍了拍他的肩膀,「吾輩當牢記四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