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在家「住院」
未來超級智能系統 by 雁塔小菩提
2019-10-31 22:24
「牛逼啥啊!那機器跟蜘蛛似的,嚇死老子了!」陳曉衝著齊天道。
齊天拍了拍陳曉的肩膀,「慫個錘子哦,你忘了這智能城市是誰建的了?」
「嗯?」陳曉突然反應過來,「智能城市...」
「你這麼個小手術,劉凡還能讓你出事麼?想啥呢。」齊天聳了聳肩。
被齊天這麼一提醒,陳曉才回過味來,剛才實在是因為那些機械臂抬起來,護士跟他說手術是自動化的一瞬間嚇到他了,冷靜下來一想意識到齊天說的沒錯,劉凡敢搞出這麼個智能醫院,就絕對不會讓病人出事,否則那就不是劉凡了。
想通了這一點,陳曉心中平靜了不少,正好這個時候護士出來問他還做不做手術了,陳曉看了一眼齊天,鼓起勇氣走了進去。
不過說實在的,因為手術室裡的機械臂實在是太多了,又是刀子又是鉤子又是針頭的密密麻麻,跟之前檢查的時候那麼幾個機械臂帶給人的感覺確實完全不一樣,還真不能怪陳曉大驚小怪,而且金屬帶來的那種冰冷感本來就對做手術的人來說是一種不太友好的心理暗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樣的手術會出現一定的不適應也很正常。
這也是檢查的時候基本不用護士陪同,但做手術必須得有護士在邊上的原因。
陳曉深呼吸了兩下,念了兩聲劉懟天保佑這才躺在了床上。
護士給陳曉打了局麻,然後站在了一旁,見護士沒有離開,陳曉的心裡安心了不少。
局麻生效之後,陳曉手邊的機械臂開始工作,一開始陳曉並不敢看,但適應了幾分鐘之後轉過頭就看到機械臂在自己的手臂上進行著密集的作業。
剛看著實有點滲人,但看著看著陳曉神奇的發現自己居然有點入迷了,機械臂的所有操作都非常流暢,一個小手術楞是做出了一種藝術感。
而手術的效率也很高,不過15分鐘,手術就已經搞定了。
陳曉看著手臂上一道淺淺的印子有些回味的走出了手術室。
「怎麼樣?「門口等著的齊天見陳曉出來後問道。
陳曉遲疑了片刻後道,「還...還挺爽...」
齊天,「...」
「對了,徐菲菲呢?」陳曉回過神來問道。
「她說她去住院部看看,走吧,我們去找她。」
...
徐菲菲的爺爺前幾年重病的時候,是因為排不上醫院的病床活生生給耗死的,所以她對住院難這個事情一直耿耿於懷,因此她很想來看看這個被稱為未來醫院的智能醫院是不是有辦法解決床位稀少問題。
當然,此時的智能醫院暫時是不收住院病人的,今天如果被檢查出有什麼問題需要住院的病人智能城市會把相關檢查信息發送到病人所在的或者希望去的地方醫院,到時候直接去那邊接受後面的治療。
至於這邊的住院部什麼時候開始接病人暫時還沒有定,現在只是在住院部的大廳,有一個關於未來住院模式的全息演示。
在陳曉做手術的這段時間裡,徐菲菲已經在這裡把智能醫院的智能住院模式搞清楚了。
智能醫院未來的住院模式,採用的是醫院住院+家庭住院的結合模式。也就是說在未來,住院病人中病情比較危急,隨時可能出現意外的人會優先在醫院住院,而對於那些以觀察為主的病人,將會在智能城市首次採用在家「住院」的模式。
當然之所以能實現這種模式,是因為有了多項技術的支撐,首先自然就是更先進更全面的生理狀況監視設備,其實現在去傳統醫院住院也都會戴上類似心電監測儀之類的東西,護士可以通過監控隨時掌握到病人的基本生理情況。
而在這裡,這樣的設備會更加先進,更加便於攜帶,同時除了生理信息的監控,肯定也少不了對人的監控,這就必須用上全息技術了,在智能城市的房子裡,都是搭載全息設備的,所以對於在家「住院」的人來說,需要時刻開啟全息設備讓護士可以觀察到病人的行為情況,當然實際上這個並不是護士在監控的,而是智能系統在監控,一旦發現病人出現一些不合理的行為,比如肺炎的人在家裡抽煙,會即可提出警示。
其次就是私人醫生的利用,私人醫生的存在對於在家「住院」的人來說,他所代替的就是每天醫生查房的功能,在家「住院」的人每天都會通過智能城市APP上的私人醫生匯報及溝通病情並由此對病人病情進行及時瞭解。
再有一個很重要的技術運用自然就是無人飛車,病人之所以要住院,很重要的原因是隨時要接受各種治療,比如掛鹽水了,打針了,抽血了,量體溫了,在傳統城市中,一旦病人到家裡去了,這些事情就很難實施了。
但現在有了無人飛車,就像外賣一樣,有一塊專屬的領空高度是給醫院用的,大量的醫護人員和醫護機器人會通過無人飛車穿梭在城市的各個小區,去給病人進行日常的治療工作,但從設備的介紹可以看出,在規劃中,這項工作主要是由智能醫護機器人來負責的,在全息展示中,這些智能醫護機器人都有機械臂,可以完成掛鹽水,抽血,量體溫等一系列工作,這些智能機器人將24小時進行工作,反正也不會覺得累。
當然,要實現在家住院,需要做好的細節還有很多,就比如說在家掛的鹽水裝置是特別設計的,不會因為病人的失誤或者家裡小孩的玩耍導致提前掛完鹽水之類的事情發生,而且裝置會自動監控還有多少鹽水,瞭解到智能醫護人員還有多少時間上門,甚至在一些極端情況,比如家裡房門打不開了,進行智能調節以避免意外事故。
當然,細節做的再好,最最重要的還是家屬和病人要簽署免責協議,畢竟不讓病人隨便出院最關鍵的就是在醫院裡醫生和護士可以對病人負責,可病人一旦出去了,就太多隱患了。
一旦在家裡「住院」,總會有不可能控制的事情發生,到時候如果家屬把責任賴到醫院頭上來,那不扯淡了。所以免責協議必須簽,而且像一些老人,小孩,或者特殊病情的患者,必須有家屬陪同在家,否則醫院是不會同意在家「住院」的。
所以在家「住院」是需要經過嚴格審核的,是為了解決床位少而設計的一個輔助功能,不可能想在家「住院」就在家「住院」。
總的來說,開放在家「住院」是一個特別複雜的系統,其所涉及的問題也非常之多,現在只有在智能城市才有可能去實現。
在徐菲菲瞭解了情況之後,齊天和陳曉也到了。
大家互相分享了自己這邊的經歷,三人正好分別體驗或瞭解了門診,手術室以及住院部。
從三方的綜合信息來看,很快就總結出了智能城市是如何解決現在的看病難問題的。
為什麼看病難,首先就是好的醫生少,但在這裡用人工智能替代了醫生,也就不缺醫生了,第二就是看病的人多,智能醫院通過科技手段大大的提升了看病效率,同時間內看病的人自然也就多了,第三就是做手術貓膩多,現在機器人做手術,也就沒什麼貓膩了,甚至病人在上手術台上都沒見過人,紅包都不知道往哪裡塞。
再有就是剛說的床位少,在這裡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還有就是醫療資源集中在大城市了,未來智能醫院普及起來,想必不會讓大城市和小城市拉開太多的差距,再加上私人醫生的開放,對很多人來說很多病都不必去醫院了。
最後就是看病貴,在藥費這一塊大家目前還感受不到太大的區別,但在診療費這一塊,常去醫院的人已經感受到區別了,智能醫院的診療費因為其設備的整體流水線化而便宜了許多,很多病人在體驗後表示,至少比外面的醫院能便宜一半。
當三人分析清楚這其中的一切後,下意識的互相對視了一眼,「這劉凡,終於要對醫院下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