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 - 遠方的鼓聲 - 其他 - 免費小說 - 冰楓論壇

首頁 小說中心 A-AA+ 發書評 收藏 書籤 目錄

簡/繁              

隆冬時節

遠方的鼓聲 by 村上春樹

2019-10-26 18:38

  從新年即將來臨的12月17日開始寫長篇小說《舞!舞!舞!》。寫長篇小說時模式大體相同——「想寫啊」那樣朦朦朧朧的心情在自己體內一點點高漲,某一天猛一咬牙:「好,今天開寫!」就我來說,較之具體結構和情節,更注重把握這個臨界點。

  和《挪威的森林》不同,《舞!舞!舞!》動筆之前就已確定書名。這個書名有人推測取自「沙灘男孩」的歌曲,其實(雖然怎麼都無所謂)來自一支叫德爾茲(The Dells)的黑人樂隊的老歌。從日本動身前,收集家裡的老唱片自製老歌磁帶,其中正巧有這首歌曲。很像是老風格的「節奏布魯斯」(rhythm-and-blues),悠然、粗獷,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黑人味兒。在羅馬每天半聽不聽地聽它的時間裡,倏然來了靈感,就以它為書名寫了起來。我當然知道「沙灘男孩」也有同一名稱的曲目(上高中時常聽),但直接起因是這首德爾茲的歌曲。

  這部小說從頭到尾我都覺得寫得十分順暢。《挪威的森林》是作為我也從未寫過的那一類型的作品,邊寫邊想別人將怎樣看待這部小說呢?這個那個想個沒完。而關於《舞!舞!舞!》根本沒想那麼多,想寫什麼就寫什麼,隨心所欲,怡然自得。從根到梢是自家風格,出場人物也和《且聽風吟》、《尋羊冒險記》一脈相承,就好像回到久違的自家院落,非常開心,或者莫如說寫這一行為本身就無比快樂,這在我也是極少有的事。

  不過,這期間羅馬的冬天迅速加深。這年的羅馬冬天,冷的日子好像多些,屋子裡也冷颼颼的。已有的暖氣設備不夠暖,買了個煤油爐回來,但暖的只是爐的正面,整個房間始終冷氣逼人,而且是濕漉漉的令人討厭的冷。洗的衣物兩天都一點也沒乾。這還不算,為了買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音樂會的門票,整整在寒風中排了四個小時隊,結果兩人身體都徹底垮了,一直冷徹骨髓。羅馬的音樂會售票方式實在複雜離奇且蠻不講理。波利尼或伯恩斯坦(Bernstein)等超一流演奏家的音樂會發行購票序號券,甚至發行購序號券的序號券,而這必須一一排隊才能到手。一來二去,連主辦方都暈頭轉向起來。序號券發行到257號,然而門票只有101張,此種事屢見不鮮。既無連貫性,又無溫情可言,何況總有人插隊,企圖矇混過關,有門路的早從後門把票弄走了。

  而且遺憾的是,這天波利尼的演奏很難說精彩得使我們的殊死努力沒有白費。前半場好像焦點還沒對上就完了。心想這就是波利尼?好在最後的李斯特奏鳴曲到底雲消霧散一般別開生面,不同凡響。不過,就波利尼的實力來說,本應提供更為石破天驚的音樂。聽起來就一再覺得「不到位、還不到位」,卻又無法把這種感覺聚斂成形,因而有種無可言喻的意猶未盡的不滿留在心底。哪一年的事我忘了,總之過去在東京聽過一次里赫特(Sviatoslav Richter)的演奏,當時我累得幾乎邁不動步了,聽的時間裡萬分感動,音樂會結束時勞累早已不翼而飛,身體如剛出爐一樣精神百倍。在這裡追求那個就算是苛求,但畢竟挨冷受凍排長隊買來的票,想不到竟是這個樣子,雖說不是波利尼先生叫我排的隊……

  由於太冷了,我穿上大衣,對著桌子「啪嗒啪嗒」連續敲擊電子打字機的鍵盤,和在西西里寫《挪威的森林》時正相反。那時暖和得不能再暖和,坐在桌前昏頭昏腦,這次則冷得差一點把鍵盤敲壞。

  不用說,冷比暖更適合腦力勞動,問題是這房子裡的羅馬冬天未免冷過頭了。夜裡為溫暖身體而一小口一小口啜白蘭地,白天為沖淡寒冷而每天都跟老婆大談溫泉和夏威夷。老婆宣布:回日本要好好去溫泉,每天從早到晚泡在裡面,然後去夏威夷一個月。妙!一想都胸口直跳。不過話又說回來,我首先要寫完小說才行。一旦開寫,橫豎要徹底寫完才能回日本。一旦回日本,必定又要手忙腳亂。無論如何要守在這裡把工作處理妥當。

  《舞!舞!舞!》中出現夏威夷場面也是因為這個。我邊寫小說邊想去夏威夷想得不行,所以拚命想像夏威夷寫了下來。大概是這樣子、大約是這個感覺——一邊回想一邊寫。如此寫夏威夷場面的時間裡,似乎多少暖和起來,心情就像歪在熱帶太陽底下喝鳳梨園[6]似的。文章也有這種具體效用!儘管轉瞬即逝。

  據日記記載,這一時期美元跌至一美元兌換一百二十三日元,而我們的現金差不多全是美元,說實話,打擊不小。

  接下去發生了大韓航空飛機爆炸事件。2月間兩人同時得了重感冒,咳嗽和鼻水一連幾個星期都止不住,腦袋昏昏沉沉,低燒遲遲不退。但奇怪的是,惟獨寫作進展順利。對我們來說,那的確是個嚴寒的冷季,從頭冷到尾,即使在我們長達三年的旅歐生活當中也是最難熬的時期。這年冬天發生的唯一好事,就是小說完成了。因此,每當我想起《舞!舞!舞!》這部小說,就想起羅馬馬洛內先生那座寒冷的房子。是的是的,我是穿著大衣在那座房子裡寫小說的。並想起叫琴的貓、叫瑪多的狗、米爾維奧橋的市場和波利尼音樂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