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低保金與保險制度
明末之大國崛起 by 暮看雲
2019-10-26 18:30
等到朝廷的交涉文書送過來,就算朱聿鍵同意交換,甘肅給了朝廷至少三年不會有任何收入。朝廷等於是空耗錢糧維持官員和軍隊系統,卻無法從甘肅得到任何好處,這是純賠本的買賣。
如果朝廷敢於推翻八賢王的政令,宣佈撤銷免稅三年的政策,恐怕會引起民間的不滿,那時候只要稍微鼓動一下,朝廷的勢力很快就會被驅逐出去了。
「先別忙著誇獎,我的話還沒說完。」朱聿鍵擺擺手道:「我還打算在整個封地內實行低保制度。」
「低保制度?」宋獻策皺了皺眉,這個名詞很陌生,他從未聽說過。
「所謂低保制度,就是最低保障制度,我們將為窮苦百姓提供最低口糧配給,凡事在我封地範圍之內,要做到人人有飯吃。」朱聿鍵笑著說道。
「什麼?」宋獻策失聲驚叫,他這才明白朱聿鍵的想法是給百姓發糧食。
「這如何可能?我們如此空耗錢糧對付朝廷,恐怕是損人不利己啊。」宋獻策想到需要的龐大糧食數量,就感到遍體生寒。
「沒有你想像的這麼誇張,我們只是對華夏的弱勢群體進行幫助而已。凡是無子女、無收入的人,我們才給予糧食保障。此外我還要建立保險制度,工人必須參保,他們每個月只需要繳納很少的錢,在六十歲退休之後就能每月拿到足以維持生活的養老金,農民同樣可以每季繳納一定數量的糧食,獲得同樣的效果。當然為了防止有貪污徇私的情況出現,這些必須由民間組織操作,並且每個月都要公示新的名單和具體情況,接受百姓們的監督。」朱聿鍵站在那裡侃侃而談,將後世的低保和養老保險制度都說了出來,聽得宋獻策直發呆。
「主公此想實在匪夷所思,不過依照此法,恐怕養老保險需財政部貼錢啊。」宋獻策面有難色說道。
「這些錢可以進行投資嘛,總之讓錢生錢,相信能夠支持的。就算不夠,財政部貼錢也是應該的,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只有讓百姓沒有了後顧之憂,他們才能盡心竭力的為國家的建設而努力。」朱聿鍵搖頭道:「當然今後我們還要推行工傷制度和醫療保險制度,這都是保障百姓權益的辦法。」朱聿鍵越想越是順暢,索性他所知道的後世保險制度都說了出來。
作為後世的平民,朱聿鍵知道的都是一些皮毛而已,不過有這樣的思考方向也就足夠了,具體如此運作和收費標準,都會有專門研究所進行測算,不會出現入不敷出無法運作的情況。
朱聿鍵的命令被迅速傳達下去,社會保險系統還需要進行測算和機構建設,但是低保制度已經全面鋪開了。恰好民政部正在各個新併入地區進行戶籍登記和身份證發放制度,農業部和財政部聯合民政司進行統計,並將甘肅等最貧困的省份列為第一批重點目標。
發放低保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宣傳已經鋪天蓋地的展開了,而且封地的國務院發佈正式政府聲明,雖然統計工作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結束,但對於低保救助將從弘光元年一月開始補發。
八賢王府居然給貧苦百姓發糧食,而不是想他們徵收賦稅,這樣的事情亙古未有,封地內立刻引起了巨大轟動。本來還有些抵制民政部進行戶籍統計的地方,紛紛配合著工作,尤其是那些窮苦百姓就怕拖延的了工作遲發低保救助,表現得非常積極。
國務院各部門藉著這個機會,開始在封地內全面鋪開了各種工作。首先是宣傳部工作為先,雖然信號塔還需要建設,但各地開設的新電台已經開始播音了,它們的覆蓋範圍都不算大,卻能同樣成為國家法治和政策的宣傳陣地。
那些電台暫時覆蓋不到的地區,報紙站點已經進駐了,利用火車和馬車,甚至是民用熱氣球運送的報紙,每天向著周圍地區發售,讓當地人瞭解國務院的各項優惠政策,激發百姓的工作熱情。
新的工業區正在佈局,農學院出產的各種良種也被發放到位,各地迅速安定了下來。低保救助對那些底層的貧困百姓很有吸引力,但對於那些有地尤其是富裕階層的人沒有太大關係。
不過封地內可不是只有這一個優惠政策,對於那些有地的平民,低廉的農稅給他們減輕了很大的負擔,而對工廠建設的優惠政策,以及證券交易所的吸引力,卻讓有產階層趨之若鶩。這些優惠的政策也都隨著報紙和電台的普及,向著整個封地傳播。
應天府的弘光小朝廷並不知道封地內正在發生著巨大變化,他們還沉浸在八賢王同意換地的美夢之中。馬士英和阮大鋮更是自詡神機妙算,認為自己識破了八賢王的詭計,沒有要臨近清軍的土地。甘肅雖然貧苦一些,每年所得很少也總比沒有強,更何況有唐軍四面守護,他們連駐軍都不需要,這又能節約一大筆費用,何樂而不為。
弘光小朝廷的官員們就在這樣的美夢中,等待著三個月後唐軍交付地盤,趁著這個機會,封地內埋頭穩固著自己的地盤,在新佔據地區建立起預備役系統,建立新的學校和醫院,並加快各地基建建設和人口統計。
從基層傳上來的消息是喜人的,經過新的人口測算,八賢王封地所掌控的土地上,不算那些勞務公司的奴隸,人口也已經突破了三億。龐大的人口基數,尤其是繁華的江南地區併入封地,讓封地的經濟總量大幅提升了起來,這也造成了一個良好的局面,一直打不開局面的華元紙幣終於開始大幅度流通了。
在歷史上的明朝末期,雖然北方各省因為糧食絕收而動盪,但整個大明的國民生產總值依然達到全世界的六成,如此繁華富庶的基礎,基本上都在江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