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七章 文人腹黑
明末之大國崛起 by 暮看雲
2019-10-26 18:30
陳子龍顯然對地圖下了一番功夫,此時說起來口若懸河,地名一個不錯,讓袁崇煥也是暗暗佩服。莫裡斯公爵愣了愣點頭道:「這個沒有問題。」這個要求距離他們的判斷並不算遠,交出一個赫雷諾夫如果能換取東線的安寧,也算是值得了。
見到莫裡斯公爵答應,袁崇煥就暗暗好笑,他知道陳子龍的條件絕對不是這麼簡單的,莫裡斯公爵看來要吃虧了。果然陳子龍又繼續說道:「至於以六十噸白銀換取戰俘,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我知道歐洲有這樣的傳統,但這是在我大明帝國境內,貴國就要遵守此地的傳統,我們是沒有俘虜問題的,所有被抓的俄國士兵都已經被販賣做奴隸了。」
陳子龍這麼一句話,氣的莫裡斯公爵七竅生煙,這個看似柔弱的傢伙還真會順桿往上爬。他剛剛答應了對方土地條款,這片地方立刻就成了大明帝國的領土,還要遵從他們的傳統,簡直是欺人太甚。而對方所說的將俘虜買做奴隸也讓他吃了一驚,歐洲中世紀也有這樣的傳統,千年前羅馬帝國著名的角鬥場上,那些生死相搏的角鬥士,就是戰俘被轉賣成了奴隸,沒想到現在對方的國家還保留著這樣的傳統。
一想到俄羅斯帝國的勇士,可能如古羅馬帝國那樣,被人當做馬戲團的小丑一般,他的臉上肌肉忍不住抽了幾下。他只好詢問道:「現在已經販賣了嗎?是否能夠追回?」
陳子龍故作深思的想了一會兒點頭道:「追回也不是不可能,但要付出足夠的報償,那麼多俘虜賣出去容易,收回來至少要付出雙倍的價錢,大概兩百噸白銀就差不多了。」
「兩百噸?」莫裡斯公爵的眼睛都瞪出了一絲血紅色,對方這樣的漫天要價實在讓他受不了。兩百噸白銀換算成大明帝國使用的銀兩,那就是四百多萬兩白銀,俄羅斯一年的財政收入折合白銀才兩百多萬兩左右,這讓他如何拿得出來。
見到對方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他只好死了召回俘虜的心,反正那些人都是農奴,沒有了再去抓就行了。他只好點頭道:「好吧,既然如此我們收回這個條款,不再要求贖回俘虜,但是我們的賠款降低到六十噸,貴國應該同意吧。」
「六十噸白銀嗎?也行,當做首付款好了,貴國每年繳納六十噸白銀,一直達到六百噸即可,我們可以徵收最少的利息,貴國只要還十五年即可。」陳子龍搖頭晃腦得說道:「當然為了保證貴國的誠信,在還完所有賠款之前,請貴國皇太子到我國居住算是人質。」
「你太過分了。」莫裡斯公爵已經快要氣暈了,本來以為這個人還算好說話,結果對著這一套下來,每一個方面都斤斤計較,說了半天等於沒說,除了土地做出一些成績外,其他的反倒更麻煩了。
「我只是按照貴國的想法進行了妥協,難道貴國還不願意?」陳子龍問道。
「恕我直言,我國就算清空國庫也拿不出這麼多錢,貴國的這個提議實在不切實際。」莫裡斯公爵怒道。
「沒有關係,貴國土地眾多,沒有錢可以用土地來補。如果貴國不想支付利息,就用伏爾加河以東的土地作為抵償好了。」陳子龍的一句話等於是又繞了回來,條款還是那些,根本沒有實際上的削減,氣的莫裡斯公爵都不知道應該說什麼了。
袁崇煥在旁邊暗暗稱讚,這個陳子龍一旦想通了其中關節,還真是不得了。袁崇煥雖然是個文人卻比較耿直,少了普通文人那些彎彎繞的想法和說辭。而陳子龍卻不同,如今他心中有了目標,立刻將文人中間互相辯駁攻訐那一套拿了出來,結果把莫裡斯耍得團團亂轉。
袁崇煥知道陳子龍說得差不多了,對方的特使已經變得不冷靜,這個時候簽訂條約最容易忽略一些細節,正是他們爭取利益的最好時機。更何況也不能讓陳子龍將對方徹底氣瘋了,如果俄國人不顧國家安穩與唐軍死磕到底,那也是非常麻煩的。
上次雖然他集中兵力,將戰線一直推進到北德維納河畔,但那只是迴光返照罷了,是他用來向俄軍示威的空城計。實際上現在前線的唐軍急需補充休整,根本無力再戰了。
外交場合就是要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一唱一和才能將對方繞進去。昨天袁崇煥唱了紅臉,今天改成了陳子龍,就該他唱白臉了。見到雙方陷入僵持,袁崇煥起身說道:「我看這些條款的確太過為難俄國政府了,這次大戰只是誤會,雙方本就應該心平氣和的做生意,不能為了一點小事,就犧牲大量士兵的性命,畢竟他們是有家人的。」
莫裡斯公爵的腦子有些反應不過來,這兩個今天的態度與昨天完全來了個大反轉,讓他一時間摸不著頭腦。不過既然袁崇煥打圓場,他自然要順著說了,這樣或許能讓陷入僵局的談判重新展開。
莫裡斯公爵點了點頭說道:「對於這次談判,我國政府也是很有誠意的,但是這樣的代價我們的確無法承受。如果貴國一定要如此多的賠款,我們與亡國沒有區別了。」
「所以說大家應該心平氣和的坐下來,逐條的確定條款,總好過整體而論毫無進展。」袁崇煥笑道:「來吧,讓我們一條一條的確認,這樣能夠快一些。」新的談判開始了,不過這一次俄國人已經拋棄了不切實際的幻想,變得務實了起來。
雙方的談判注定的艱苦的,時間也不會太短,但畢竟北方的戰事已經基本結束,除了受損的軍隊需要重新補充兵員治療傷兵之外,不再需要大量武器裝備的投入了,這樣封地內的軍工企業也能夠將注意力更多的轉向南方,準備應付可能出現的歐洲增援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