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竭力防守
明末之大國崛起 by 暮看雲
2019-10-26 18:30
如今在皇家重地的鳳陽,守軍居然只有幾千副弓箭,這不可能是因為庫存不夠的原因。幾位頭領商議之後最終判斷,這些穿了官軍服飾的人大部分只是青壯,他們沒有進行過弓箭的訓練,根本就不會使用,自然也不會配發了。
一次試探性進攻能找出這麼重要的情況,這讓諸位頭領很是高興,高迎祥當即宣佈先攻破皇陵的那一路農民軍,可以在皇陵中得到最豐厚的一份戰利品。這其中可不僅僅是劫掠享殿等地面上用於祭禮的金銀,還有地下陵墓之中的豐厚陪葬品,可以說只要高迎祥這句承諾兌現,先攻入皇陵的那股農民軍立刻就會發了大財。
高迎祥很清楚官軍的城防不可能那麼容易攻破,所以他樂得讓這些人去送死,到時候自己還能賺取好處。至於誰能獲得最豐厚的一份嘛,他是大頭領又怎麼會吃虧,只要略施手段就能拿到最豐厚的一筆。
李晉王、點燈子、沖天柱和黨家等諸多頭領也不是傻子,他們當然知道官軍不可能那麼容易打敗。不過這些人都自己手下很有信心,尤其是在轉戰數省之後,幾個頭領聯合起來也有了十五萬人馬,如今又得知守城官軍大部分只是青壯以後,他們更是自信心滿滿了。
幾家頭領全軍出擊,帶上數百個雲梯就衝向了官軍防守的土城,雙方頓時爆發了激戰。官軍人數不多卻是同仇敵愾,他們是在保衛家園不受迫害,保衛親人不被殺戮,因此城頭上不管是士兵還是青壯都拚命的抵擋著農民軍,不讓他們衝上城頭。
如果高迎祥知道先派出人馬劫掠鳳陽的行動,讓這些青壯得出農民軍會屠殺百姓的結論,進而全力幫助官軍守城,估計他要後悔得腸子都霉青了。而現在就是這樣一種局面,青壯已經不是在為了官府的壓迫而守城,他們完全是在掙扎求存,兩種意念下的作戰得出的結論完全不同。
昔日貪生怕死的青壯,如今卻凶如虎狼,他們甚至可以在農民軍將刀砍向他們的時候,眼睛也不眨一下就縱刀回砍,絲毫不顧及這樣會兩敗俱傷。他們可以抱著剛剛爬上城頭的農民軍一起縱身躍下,哪怕兩人會同歸於盡。
在這些守城部隊捨身往死的拚殺下,農民軍徹底膽寒了。他們之中多數人也是炮灰,也是才加入不久的青壯。這些人加入農民軍就是為了吃上一口飽飯,為了能夠活下去。如果在平日裡的作戰中,他們為了生存而戰,也能奮起勇氣衝向敵人,然而同樣是為了生存而戰,農民軍和官軍卻有不同。
農民的炮灰是為了吃飯,如果能夠打勝仗,他們自然奮勇向前,如果失敗就會士氣崩潰。反觀守城的青壯,他們背後就是自己的親人,他們為了自己和親人的生存而戰,他們沒有任何的退路,在絕境中被逼出來的那份勇氣,自然不是對方的炮灰所能比擬。結果情況呈現出了完全相反的情況,本來在人數上佔著絕對優勢的農民軍,卻出現了大面積的潰逃,逼得幾個頭領不得不將人撤下來整頓。
「都是一群廢物。」高迎祥氣得破口大罵,他立刻傳令郝搖旗,率領麾下五千精兵上前助射。
第二次發動進攻的時候,各位頭領都加倍小心,他們將自己手下那些基幹部隊摻雜在炮灰中間一起爬城,農民軍的攻勢總算像模像樣了。官軍稀稀拉拉的羽箭難以對數量龐大的農民軍造成威脅,而越來越多豎起來的雲梯,卻讓更多的農民軍加入到爬城的行列之中。
嗖嗖的羽箭聲響起,高迎祥派出的五千精銳向著城頭射出箭矢,掩護著其他農民軍爬城,而官軍也與之進行對射。然而官軍的數量畢竟太少,很快就被壓得抬不起頭來。
官軍使用弓箭和農民軍對射,青壯們身邊失去了指揮,這讓他們變得有些手足無措,扔礌石滾木的速度降低了許多,很快有更多的農民軍爬了上來。朱國相看到情況不對,立刻舉著手中雁翎刀,帶著數百名預備隊衝上去堵口。
朱國相帶上去的都是正規官軍,戰鬥力比之那些農民軍炮灰要高得多,只見他們刀槍並舉,很快將尚未在城頭站住腳的農民軍趕了下去。「各隊弓箭手全部上前,壓制住官軍。」高迎祥看得心頭冒火,立刻讓各營頭領都派出弓箭手,與城上的官軍進行對射。
在城下用弓箭手壓制對方,比起往上爬城的損失要小許多,闖王營、八大王營和回革五營都毫不猶豫的將弓箭手集中起來,對著城頭狂射起來。超過兩萬名弓箭手加入了羽箭的壓制,這讓城頭的傷亡率激增,官軍和青壯都被箭雨壓得抬不起頭來扔礌石滾木,城牆上的抵抗頓時小了許多。
那些失去壓制的農民軍炮灰立刻加快了爬城速度,登上城頭的人越來越多,朱國相不得不將全部預備隊都頂了上去,這才堪堪擋住。幸好在農民軍大量登城之後,為了避免誤傷射箭壓制也停止了,這才讓官軍得以發揮戰鬥力。
比起連農具都做不到人手一把的農民軍,官軍無論是武器還是素質都要高上許多,在城頭這樣狹小的地域,官軍手中的雁翎刀發揮了巨大的威力。靈活鋒利的雁翎刀最適合近身肉搏,而那些雜七雜八的武器和農具實在難以施展,結果在官軍的率領下,青壯們也一起動手,很快又將農民軍趕了下去。
再次獲得了勝利,朱國相卻高興不起來。因為都是貼身肉搏,官軍一方城牆的優勢並未發揮出來,雙方的傷亡比只有一比三左右,這對於守城方來說是非常吃虧的。歸根結底還是守城一方的兵力太少,與農民軍完全不成比例,如果照這樣打下去,雙方傷亡比例會進一步拉近,最終造成守城方的崩潰。按照朱國相的經驗,恐怕既是有土城的幫助,他們也無法挺過三天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