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欽差大臣
明末之大國崛起 by 暮看雲
2019-10-26 18:30
「好吧,我先派出部分人手,前往修築港口,至於大規模移民等新的寶船造出來再說。」朱聿鍵歎氣道:「你先回去休息吧,我會盡快命人籌集移民人數。」
施大瑄走後,朱聿鍵犯難了,移民的數量不是問題,而澳洲只有那些不堪戰的土著,危險性不會太大。但是要想吸引移民到澳洲經營,必須有足夠賺錢的產業才行。
朱聿鍵很清楚澳洲的礦藏都在西部地區,然而那裡環境惡劣,暫時還無法讓人生存,除非將適宜開墾的南部與西部用鐵路連接起來,否則在西部移民肯定會出現糧食不足的問題。
在澳洲南部那個水草豐美,卻沒有什麼礦產的地方,要想留住移民恐怕要多費些心思了。養羊這似乎是當初澳洲發展之初的做法,大規模的養那些毛用羊,可以獲得足夠的經濟效果,不過毛紡織業必須同步開展,看來利用織布機和紡紗機改裝成毛紡織機械的工作要盡快展開了。
「王爺,盧象升大人求見。」朱聿鍵正在思考著澳洲的發展計劃,忽然有人稟報盧象升來了,朱聿鍵頗為意外。這位京官居然跑到此處來見自己,情況恐怕不那麼簡單。
趕快將盧象升讓了進來,他當即宣讀了聖旨隨後對著朱聿鍵說道:「王爺,聖旨寫得明白,此事全權交於王爺主持,由我作為朝廷欽差大臣協助。」
朱聿鍵點頭道:「也好,咱們就向尼德蘭人發出通告,要求他們派人來寧波談判。」
這份來自於八賢王的和談邀請,很快發到了巴達維亞的尼德蘭東印度公司總部,此時他們正為戰敗而爭論著。夷州島基地的丟失,以及大量戰艦和商船的損失,讓尼德蘭東印度公司蒙受了巨大損失,如果再這樣下去,公司就有倒閉破產的危險。
按照公司高層開會達成的共識,如果繼續對華夏作戰,很可能造成更大的損失,而且對東方的貿易將會全部被切斷。即使此戰能夠勝利,公司也會因為負債纍纍資金鏈斷裂而倒閉,現在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和談,盡快達成雙方的妥協,讓商路盡快恢復通暢,這樣才能避免公司的倒閉。
就在東印度公司高層達成共識,準備派出談判代表的時候,八賢王的信使就先到了。接到這份談判邀請,公司高層大為高興,連忙派出了以公司董事雅各布為首的代表團,前往寧波對此次戰事進行談判。
代表團的人乘坐一艘沒有武器裝備的三百噸級商船,緩緩駛入了象山港。雅各布與諸多代表團成員站在甲板上,觀察著象山港的情況。在這個海峽的兩側,高大的炮台聳立在海岸的山頂,上面密密麻麻的火炮讓他們看得頭皮發麻。雅各布計算了一下,依靠這些炮台就算是東印度公司傾力來攻,恐怕也會遭遇失敗的。
入港之後,無數的帆影攢動,密密麻麻的船隻來往穿梭,其中大多數都是商船,很顯然這裡是個異常繁華的港口。雅各布大略數了一下,他發現此地停靠的商船,居然比巴達維亞多了十倍不止,他心頭的驚懼更加擴大了。
「那是什麼怪物?」甲板上忽然有人驚呼了起來,雅各布聞聲看了過去,一艘巨大如山的船隻出現在面前,看得所有人目瞪口呆。雅各布依照自己的常識暗暗估算,他居然發現對方排水量至少超過一萬噸。
他以為自己看錯了,連忙找了幾個資深海員一起測算,結果令他們所有人都吃驚無比。這艘船的排水量至少一萬五千噸,比歐洲如今最大的船還要大上七八倍,按照他的計算,這些華夏人使用的船隻上高大的硬帆每個都有上百噸重。他們如何將這麼巨大的帆拉起來的,這對資深的尼德蘭水手們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懷著滿心的震撼與吃驚,雅各布一行人上了岸,他們走上前往八賢王府的馬車,還不時的透過窗子,回頭去看那巨大的船體。
抵達八賢王府之後,這些人被安排在了一個獨立的小院居住。對於華夏的美食,這些尼德蘭人猶如沒吃過飯的惡鬼,看得那些侍者捂嘴偷笑。酒足飯飽之後,雅各布被告知明日早上他們會得到八賢王的接見,到時候會與他們就和解問題進行商談。
「這些尼德蘭人來得如此之快,建斗兄有何看法?」朱聿鍵笑著問道。
「我看他們是憂心那些俘虜的安全,希望快點結束此戰了。」盧象升估計道。
朱聿鍵搖搖頭:「希望快點結束此戰是真,憂心俘虜安全卻是未必。我看他們更多是因為海上貿易問題,尤其是對日本的貿易利潤。據我所知每年日本和華夏的貿易,都會給尼德蘭東印度公司帶來近六百萬兩白銀的利潤。」
「這麼多?」盧象升倒吸了一口涼氣,他是個文官對海貿沒有太多認識。雖然他知道海貿非常賺錢,卻沒想到單單尼德蘭人對日本和華夏的貿易,每年就超過了大明朝全國一半的賦稅。
朱聿鍵笑道:「建斗兄有所不知,這還並非尼德蘭人賺取利潤的全部,據說在南邊有個香料群島,那裡駐紮有大量尼德蘭人他們將香料從群島運回歐洲,雖然運送一次時間長達數月,但只要運過去一船就能收穫十倍的利潤。」
「這怎麼可能?」盧象升的認知已經被徹底顛覆了。
「現在建斗兄知道我為什麼如此注重海上,反對朝廷海禁政策了吧。這等於是把大量財富拱手讓與歐洲人,讓我們的百姓困苦,讓朝廷無餉鎮壓建奴和流賊。」朱聿鍵歎氣道。
「待我返回京師,必定向皇上稟明一切,盡快開放海禁。」盧象升說道。
朱聿鍵搖搖頭:「我已經向皇上提過多次了,可是皇上礙於祖宗立法,始終不敢有所動作。何況朝中大臣多因循守舊,就算皇上想要開放海禁,恐怕也會有許多人阻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