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甕中捉鱉 -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 - 穿越架空 - 免費小說 - 冰楓論壇

首頁 小說中心 A-AA+ 發書評 收藏 書籤 目錄

簡/繁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甕中捉鱉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 by 木木三大少

2019-10-25 20:23

 西夏都城興慶府位於賀蘭山以東,黃河西岸的河谷平原上,此地就是後世的寧夏銀川。

 西夏國雖然是黨項人創建的政權,但這些黨項貴族自唐代就依附於中原漢人王朝,早已被漢化。

 因此,黨項人建國後,不僅大量提拔使用漢人大臣,更是在國內推行儒家文化,學習中原的政治制度。

 加之西夏國內本就有許多農耕的漢人,所以從靈州城到興慶府,皆是仿造漢人的樣式修築的城池。

 與四塞之地的靈州城相比,作為都城的興慶府城地勢更加開闊,城池也修得更加宏偉。

 興慶府城是一個長方形的城池,周十八餘裡,護城河闊約十丈,南北各有兩道城門,東西各有一道城門。

 這興慶府之地在唐宋時原本也屬於靈州管轄,名為懷遠鎮。

 當年西夏國的奠基者李繼遷奪取宋朝的靈州後,改靈州為西平府,將其作為自己的統治中心。

 李繼遷之子李德明繼位後,認為西平府地居四塞之地,不利於防守,不如懷遠形勢有利。

 於是,李德明派遣大臣賀承珍督率役夫,北渡黃河建城,營造城闕宮殿及宗社籍田,定都於此,名為興州。

 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繼位後,又廣建宮城,營造殿宇,升興州為興慶府。並於此正式立文武班,建立了西夏統治機構。

 李元昊於天授禮法延祚元年十月十一日在此受冊,即皇帝位,正式建立了西夏國。

 西夏歷代皇帝皆以此為都城,傳到這第六代皇帝李乾順時,又進行了擴建。

 此時的興慶府雖比不得東京汴梁城,但也樓宇高聳,宮殿成群,被西夏國歷代皇帝營造得頗為可觀。

 然而,在巍峨的宮殿中,國主李乾順失神地望著西邊賀蘭山上的皚皚白雪,口中喃喃自語道:「朕失德如此,大夏今日要亡於朕的手中麼?」

 在李乾順身後,西夏國的文武兩班群臣皆伏跪於地,嚎啕大哭。

 有的大臣在罵那金國背信棄義,對大夏背後下毒手,也有的大臣在哭泣時不忘痛斥薛元禮誤國。

 原來,金國元帥完顏宗翰率領大軍來到興慶府城外後,不僅沒有逼退楚軍,反與楚軍勾結在一起,將西夏都城興慶府團團包圍。

 如今,楚軍主帥西門慶和金軍主帥完顏宗翰的最後通牒已經送入城中,要李乾順君臣在十二個時辰內開城投降,否則就要強攻興慶府,殺得城中嵬名氏皇室和貴族、大臣們雞犬不留。

 看到城外楚軍和金軍如此默契,彼此分工協作,兩軍無一絲敵對之意,李乾順君臣豈會不明白,自己中了楚國和金國的奸計,被這兩個國家聯手算計了。

 楚國要滅亡夏國,理由很充分,宋夏、楚夏之間戰爭不斷,本就是世仇。

 楚國得此良機,又怎會不乘機覆滅西夏國這個老對手呢?

 金國要滅亡西夏國,理由就牽強了一些,無非就是西夏國曾經拒絕接受金軍都元帥完顏宗翰劃定的楚夏邊境,擅自興兵伐楚。以及完顏宗翰派使臣調停戰事時,西夏國傲慢無禮等。

 不過,現在理論這些又有何用呢?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如今刀子捏在西門慶與完顏宗翰的手中,李乾順找誰說理去?

 聽見身後一群大臣的痛哭流涕聲,李乾順更是胸中煩悶。

 如今社稷傾危時,竟然沒有一個忠臣良將能夠挺身而出,挽狂瀾於既倒麼?

 李乾順明白,看到楚軍和金軍的最後通牒,言明攻入城中後要殺光貴族和大臣時,身後這幫臣子已經都有了降意,只是無人率先開口,來當這個亡國的罪臣而已。

 實際上,在得知金軍是為滅夏而來時,興慶府城中的軍心和士氣就徹底崩潰了。

 比起一路殺來的楚軍,原本被當作救星的金軍突然變成了敵軍,這才是最為致命的。

 因為,完顏宗翰故意從北方入境,已經分遣金軍控制了黑山威福軍司至興慶府一線的城寨,堵住了李乾順君臣北逃的路線。

 此時駐守城西賀蘭山的西夏軍也被金軍偷襲,全軍覆沒。翻越賀蘭山,逃入大沙漠的路也被封鎖了。

 興慶府南面和東面則被楚軍佔領,可以說西夏國國主李乾順和國中貴族、大臣們都被圍在了這孤城之中,猶如甕中捉鱉。

 不得不承認,即使西門慶一路高奏凱歌地從楚國殺過來,接連殲滅了李察哥、李良輔等人的軍隊,但是在李乾順君臣的心目中,還是完顏宗翰的軍隊更有威懾力。

 因為,完顏宗翰統領的金軍可是接連滅亡了遼國和宋國這兩個大國啊!

 在面對楚軍時,許多西夏軍文武大臣還有一戰的勇氣,此時卻沒有一個人敢領兵出城與金軍和楚軍交戰了。

 實際上,儘管靜州、懷州等地失守,但西夏國都城興慶府中還保留著足夠的軍力。

 因為國內是藩漢共治,西夏國的軍事制度也是在黨項族的部落兵制的基礎上吸取宋制而發展起來的。

 西夏國也設置有樞密院,樞密院是西夏最高的軍事統御機構,下設諸司。

 當然,此時樞密院的樞密使李察哥,副樞密使嵬名阿吳都已經在楚國境內戰死了。

 西夏國的軍隊是由中央侍衛軍、擒生軍和地方軍三部分組成。

 中央侍衛軍包括「質子軍」、皇帝衛隊和京師衛戍部隊。

 「質子軍」人數約五千人,是由黨項豪族子弟中選拔善於騎射者組成的一支衛戍部隊,負責保衛皇帝安全,號稱「御圍內六班直」,分三番宿衛。

 另有皇帝親信衛隊三千人,是從境內各軍中精選出來的強勇之士組成,皆為重甲騎兵,分為十隊,每隊三百人,隨皇帝出入作戰。

 此外,京城地區還屯駐一支訓練有素的衛戍部隊,共兩萬五千人,裝備優良,是西夏中央侍衛軍的主力。

 這三萬多精銳的中央侍衛軍如今就龜縮在興慶府城中,保衛著國主李乾順的安全。

 西夏擒生軍人數約十萬,是西夏的精銳部隊。

 這支軍隊主要任務是承擔攻堅和機動作戰。因在戰鬥中生擒敵軍為奴隸,故此得名為擒生軍。

 晉王李察哥與大將李良輔統領的軍隊,就是這支擒生軍。

 可惜,在遭遇西門慶軍後,這支軍隊要麼戰死,要麼被楚軍俘虜,已然全軍覆沒。

 謀寧克任雖然帶回其中的兩萬俘虜,但這些人已經被西門慶軍嚇破了膽,再也無法恢復往日的戰力。

 西夏的地方軍由各監軍司所轄,分佈在各州,共有五十餘萬人。

 只是從韋州到興慶府的地方軍,都已被西門慶軍一掃而空了。

 如今李乾順手中掌握的軍隊,只剩城中的五萬餘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