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 -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 - 穿越架空 - 免費小說 - 冰楓論壇

首頁 小說中心 A-AA+ 發書評 收藏 書籤 目錄

簡/繁              

第七百九十九章 離不開西門大官人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 by 木木三大少

2019-10-25 20:23

 太尉童貫拿眼覷了敗逃回雄州城的雄州知府和詵幾眼,只見那廝如同鬥敗了的公雞,垂頭喪氣地侍立在一邊,再無自己初來這雄州城時見到的意氣風發。

 童貫暗道,這和詵名不副實,比其父親當年可是差得太遠了。當初他在我面前誇下海口,信誓旦旦地保證遼軍兵力薄弱,燕京可取,可如今卻是損兵折將,貽笑外邦。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再看滄州知府杜充,不聲不響地就挽救了雄州城的危局,為朝廷挽回了幾分顏面。

 那杜充才是國家棟樑之才,這和詵,哼!悔不該重用這廝!

 杜充特意從遼國搬取回來的這些勞什子破爛,不單是向太尉童貫表功,更重要的是讓太尉童貫在雄州兵敗之後,能夠用這些搪塞朝廷,掩飾河東、河北宣撫司的無能。

 杜充在遼國打了勝仗,沒有直接向朝廷報捷,而是給童太尉寫了一封密信稟報戰果,還將此戰繳獲都交到了太尉童貫的手中。

 如此一來,童貫寫給朝廷的奏報中就有文章可做了。

 例如,宣撫使童貫來到河北後,運籌帷幄,安排了一正一奇兩支軍隊伐遼。

 在種師道率領十萬西軍主力列陣於白溝驛,吸引遼軍主力時,由童太尉指揮的滄州軍奇襲燕京,連戰連捷,險些一舉攻破燕京城,生擒燕王耶律淳。

 可惜,都統制種師道與雄州知府和詵在白溝驛之戰中慘敗給遼軍,十萬大軍土崩瓦解。

 滄州軍孤掌難鳴,有陷入遼軍包圍的危險,不得不暫且退兵,錯失收復燕地的大好時機。

 ……

 總之,杜充的勝利讓太尉童貫有了為自己戰敗開脫之機會。

 至於十萬西軍慘敗,自有那種師道和和詵二人去頂罪。

 打了敗仗,首要任務就是找責任人。

 太尉童貫回到宣撫司衙門裡後,立即起草奏章,將失利罪責統統推到了伐遼軍都統制,東路軍統帥種師道和副統帥和詵身上。

 坦白地說,太尉童貫認為自己並未冤枉種師道與和詵,此次北伐失利,與他二人脫不了干係。

 和詵的錯,在於偵查的情報不實,讓西軍輕敵冒進,陷入困境。

 而種師道的錯誤,就是臨陣指揮錯誤,在撤軍時造成了整個西軍的大潰敗。

 反而是楊可世那樣的戰將,雖然也是連戰皆北,但他是在與遼軍真刀真槍的拚殺中落敗,屬於技不如人,倒也情有可原。

 至少楊可世等將能夠戰鬥到最後,沒有給西軍將士丟人。

 大名鼎鼎的種家軍,此次可是跑得最快!

 太尉童貫不彈劾種師道,還能彈劾何人?

 童貫的奏章報回東京汴梁城後,得知前線大敗,朝野震動,道君皇帝和宰相蔡京、王黼等朝中重臣都未曾料想到是這麼一個結局。

 本以為遼軍已經被金軍打殘,想著去摘桃子的道君皇帝見遼軍依然強大,頓時失去了收復燕地的勇氣。

 本著安全第一的原則,朝廷放棄了伐遼的計劃,下旨命太尉童貫撤軍,命令抽調的西軍各路軍馬各自返回原來的屬地轄區。

 緊接著,追究戰敗之責的聖旨也下來了,命將種師道押回樞密院受審,後降為右衛將軍,並強令退休。

 雄州知府和詵則被降為豪州團練副使,但安置在江西筠州,等同於給發配了。

 其餘將領包括楊可世等則沒有遭到多大的處分,不過暫時不讓楊可世掌軍而已。

 杜充卻因立下戰功被加官晉爵,任知滄州。

 太尉童貫本有意提攜杜充,讓他改知中原和江南的富庶之州,但卻被杜充婉言謝絕了。

 杜充對童貫表示,朝廷邊關正是用人之際,自己願意繼續堅守滄州,為朝廷將來北上盡一份力。

 杜充此舉再次讓童貫刮目相看,然而童貫哪裡知曉,杜充可是捨不得離開滄州啊!

 在滄州,杜充與西門慶有許多秘密的利益合作,每月都能愉快的分賬。去了其它州,要找一個西門慶兄弟這樣可靠的土豪巨富,那可是不容易。

 當年「小旋風」柴進那廝在滄州橫行時,可不曾讓杜充落到一絲好處,反是包庇逃犯,給官府增添了許多麻煩。

 西門慶兄弟來了滄州,那可是給杜充帶來了許多好處。

 自家小兒的救命之恩就不表了,此番北上遼國建功立業,可全是西門慶兄弟之謀!

 千金易得,西門慶兄弟才是當真難得啊!

 杜充打定主意賴在滄州,只有這樣才能與西門慶長久地合作。

 童貫不知杜充有這些心思,只將他當作了一個有志於邊事的奇男子。

 那杜充都還在等待著伐遼的良機,本太尉豈能就此罷休,灰溜溜的回返東京汴梁城?

 童貫已經能夠想像自己就這樣兩手空空地回朝,太尉高俅等人真誠關切的眼神了。

 太尉童貫一想到朝中的政敵們,就不甘心這樣徹底的失敗。他將宣撫司衙門的幕僚們都召集在一起,繼續研究此番伐遼的得失。

 經過一番檢討,眾人得出一個結論:戰前在遼國沒有有力的內應,對遼軍的情報誤差太大,從而使我軍輕敵麻痺,遭至大敗。

 宣撫司衙門的眾幕僚中,只有馬擴出使遼國,進入了燕京。於是童貫就詢問馬擴,現在遼國燕京小朝廷是哪個大臣在主政。

 馬擴對太尉童貫說,天賜皇帝耶律淳是被參知政事李處溫擁戴登基的,現在李處溫就是遼廷百官之首。

 一邊的趙良嗣聽到後,頓時喜形於色,躊躇滿志地對童貫說大事還可為。

 童貫見狀,問趙良嗣為何歡喜,大事怎生可為?

 趙良嗣答道:「太尉,當年下官在遼國為官之時,曾與那李處溫是莫逆之交。

 李處溫和下官談論國事時,都認為天祚帝胡作非為,早晚會將遼國葬送。

 李處溫還曾和下官約定過一起投奔大宋。

 下官投奔太尉前,曾他與結拜,立誓助大宋滅掉契丹遼國,讓燕雲回到大宋懷抱。

 太尉,我那義兄李處溫定是心向大宋的,如若下官修書一封給他,他必定能給我軍做內應。」

 童貫聽了趙良嗣之言,心頭大喜,他立即命趙良嗣即刻修書,派人秘密潛入燕京,聯繫李處溫。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