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日益貧瘠的土地 -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 - 穿越架空 - 免費小說 - 冰楓論壇

首頁 小說中心 A-AA+ 發書評 收藏 書籤 目錄

簡/繁              

第七百三十四章 日益貧瘠的土地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 by 木木三大少

2019-10-25 20:23

 大宋與西夏交界征戰的陝西六路,依據重要性排序依次是永興軍路,鄜延路,環慶路,涇原路,秦鳳路和熙河路。

 永興軍路是大宋西北政治中心京兆府所在地,在陝西六路中人口最多,有戶口百萬。

 其中,以長安為中心的京兆府下轄十三縣:長安、樊川、鄠縣、藍田、咸陽、涇陽、櫟陽、高陵、興平、臨潼、醴泉、武功、乾佑。整個京兆府有戶口二十三萬。

 西門慶一行從華州渭南縣進入京兆府境內後,在零口鎮向北渡過渭水,抵達了櫟陽縣。

 此番西行來到京兆府,西門慶決定從東向西,從北向南考察一番長安城周邊的各縣,最後再進入長安京兆府城。

 因此,按照西門慶的計劃,沿途會先後經過櫟陽、高陵、涇陽、咸陽、醴泉、興平、鄠縣、樊川、藍田九個縣,再從藍田縣沿灞水向北進入臨潼縣,最後從臨潼縣進入長安城中。

 至於武功、乾佑二縣,因為距離長安較遠,不在西門慶的考察計劃之列。

 特別是乾佑縣,雖屬於京兆府管轄,可是已經位於秦嶺以南,與長安城隔了一個秦嶺,對於長安城可謂無足輕重,是以對西門慶而言也失去了考察的必要性。

 當岳飛、王貴等人興奮地圍著西門慶,問他可是又要查看長安城周邊的地理環境和險要關隘,與眾人討論如何用兵時,西門慶卻搖了搖頭,提出了新的目標。

 西門慶對岳飛等人說道,長安城周邊都是關中平原,距離南邊秦嶺山脈的終南山還遠,沒有甚麼險要關隘。

 此番在京兆府要著重考察的,是京兆府各縣的鄉村農業,關中平原也曾經號稱天府之國,這一次就是要看一看這關中是否富庶如昔,還有定鼎天下之力。

 岳飛等人聽了,瞪大了眼睛盯著西門慶師叔,半晌說不出話來。

 他們都想不到西門慶師叔涉獵如此廣泛,知識這般淵博,不僅武藝高強,懂得行軍打仗,會寫詩詞歌賦,居然還會研究國計民生,天下形勢。

 西門慶師叔究竟是何方神聖?竟似無所不能!

 岳飛等人都一臉崇拜地看著西門慶,心中暗中慶幸。跟著師叔出來遊歷天下,當真好漲見識!

 焦挺早就習慣了西門慶哥哥的神通廣大,無所不能。他看著岳飛等人的神情,心中笑道:「一群沒有見識的少年人!西門慶哥哥的能耐,豈是你等所能明白的?今世你等能得西門慶哥哥的看重和提攜,當真是幾世修來的福分!」

 西門慶此時可沒有心思在岳飛等人面前故意顯露學識,讓這些湯陰縣的鄉下少年佩服得五體投地。

 西門慶騎馬行走在櫟陽縣的土地上,看著道路兩邊的鄉村和麥田,陷入了沉思之中。

 讀過大學,接觸過相關知識的西門慶記得,自盛唐以後,黃河流域的經濟就逐漸衰敗,長江流域經濟崛起。中國的政治文化重心東移,長安失去了首都地位。

 自唐以後,長安就再也未能成為全國政權的首都。

 古老的華夏文明是發源於黃河流域,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也曾經是中國最富庶的地區,古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但是在秦統一中國之後,歷代王朝卻出現了不斷向長江流域傾斜的趨勢。

 到了明清時期,整個國家的經濟幾乎完全依賴於長江以南地區的錢糧賦稅。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很多歷史學家說,這是因為北方頻繁出現戰亂,經濟遭到了破壞,所以歷代政權不得不把經濟重心逐步南移。

 可是,北方的戰亂並非都是因為遊牧民族入侵,很多時候是內亂。

 為何北方容易出現戰亂,而南方卻少有大規模的內亂?

 中國古代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經濟為主的國家,往往是農業的發展和土地問題決定了國家的強弱和社會的穩定。

 西門慶記得有一種說法,中國這兩千年來政治文化中心從西向東,從北向南的變遷,不過是小麥和水稻這兩種農作物的一次接力而已。

 在中國古代,歷朝歷代農民起義的爆發地幾乎全部集中在河南、山東、陝西等地。

 而這些地區,恰好是處於黃河中下游流域,是中國小麥種植歷史最悠久的地區。

 中國的小麥種植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從漢代開始,小麥的種植就在北方得以推廣。到了唐代,小麥已經成為了黃河中下游地區的主要農作物。

 此外,在這些地區種植的其它主要糧食作物粟、高粱等也都是旱地種植作物。

 小麥、粟、高粱這些作物都是大量消耗土地肥力的農作物,不宜在同一塊地上連續種植,通常種一季就得休耕一兩年。

 這就意味著在這些地區每年大約只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土地能夠收穫糧食。

 因此,自秦朝統一以來,立足於黃河流域的王朝承受著巨大的糧食供給壓力。

 更糟糕的是,黃河流域氣候乾燥,降雨不足,農業生產主要依靠引水灌溉。

 乾燥的環境使水分蒸發得非常快,鹼性的黃土失去水分之後容易產生板結,造成土地鹽鹼化,一年比一年貧瘠,以致於不能耕種。

 原本產量就不高的耕地不斷減少,糧食產量也就跟著持續減少。

 而在農業經濟的古代中國,糧食就是財富。為了保持原有的糧食產出,不讓自己的財富縮水,世家大戶們必然要兼併更多的土地。

 中國北方土地兼併的矛盾越來越尖銳,最終導致了激烈的社會政治衝突——農民起義。

 每一次戰亂,在經過多年的戰火狼煙之後,土地經過撂荒得到了少許恢復,人口也銳減,糧食欠產和土地兼併的矛盾趨於緩和。

 於是,社會才再次安定下來,由亂世恢復為治世,開始了新一輪消耗地力的循環。

 但是總體上,黃河流域土地的肥力還是在逐步下降。

 在秦統一六國之前的兩千年裡,中國的農業開發程度不高,規模也不太大。當時黃河流域的生態情況良好,並無土地與人口的矛盾。

 隨著大一統國家的產生,黃河流域農業生產的大規模開發隨即展開。於是小麥種植導致的土地貧瘠問題開始成為一個又一個王朝的心腹之患。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