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臂弓的回憶 -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 - 穿越架空 - 免費小說 - 冰楓論壇

首頁 小說中心 A-AA+ 發書評 收藏 書籤 目錄

簡/繁              

第二百七十七章 鐵臂弓的回憶

穿越水滸之西門大官人 by 木木三大少

2019-10-25 20:23

 西門慶在周同拉開院子門時,終於見到了這個傳說中的人物,只見周同滿頭銀髮,身形魁梧。周同身長八尺有餘,虎頭燕頷,劍眉大眼,唇角腮邊那花白濃密的鬚髯足有一尺長,直垂到胸口,真是好一表英雄人物。

 喬鄆哥見到周同現身,急忙跑了上去,抱拳彎腰對周同行了一個大禮,口中直呼師傅。

 周同扶起喬鄆哥,對他問道:「鄆哥,跟在你身後的就是你口中的恩人西門大官人麼?」

 喬鄆哥點了點頭答道:「師傅,他正是西門大官人。此番大官人他是特意從陽谷縣趕來拜訪師傅你的。師傅,聽說你病了,弟子來時甚是憂心。」

 周同笑道:「鄆哥,師傅我比廉頗還壯,尚能飯也!近日只是偶感風寒,不礙事。走,陪師傅去迎接你家大官人。」

 此時西門慶在岳飛的帶領下已經走到周同的身前。西門慶抱拳就對周同行了一個大禮,口中說道:「久仰周同周大俠的威名,在下陽谷西門慶,今日特來拜訪。」

 周同急忙回禮,拉住西門慶的雙手說道:「西門大官人如何能行這般大禮?老朽一介村夫,實在是當不得啊!倒是西門大官人你樂善好施,救濟了許多窮苦百姓,讓老朽好是欽佩。大官人,且請入寒舍一敘。」

 周同拉著西門慶的手一起走入了他的院子裡。焦挺也跟在西門慶身後走入院門。

 王貴、張憲等少年是常來周同家的,對周同家很是熟悉。他們進了院子後放下禮物,也不待周同分付,有的跑到廚房去燒水沏茶,有的去屋裡搬來桌椅板凳擺放到院子裡,給西門慶等人坐。可以看出,他們也是常常來服侍照顧自己這個師傅的起居的。

 西門慶將禮物一一打開,恭敬地呈現在周同面前。

 西門慶這次從陽谷來相州湯陰縣拜訪周同,帶來的都是自己生產或販賣的物資,就如走親戚送一些土特產一般,不顯刻意唐突,又不失親切。

 然而在周同和岳飛等少年看來,西門慶大官人隨意送的這些禮物可是不簡單了,稱得上重禮。

 西門慶首先送給周同的是自己生藥鋪裡的藥材。因為從喬鄆哥那裡得知周同師傅已經年過七十,所以西門慶送了許多荊南雞頭黃精、上黨紫團人參等延年益壽的名貴藥物。

 在宋代,黃精的名氣比人參還大,號稱神藥,歷代養生家都傳說久服黃精可以成神化仙。西門慶送了周同一大包黃精,讓周同深感西門慶的深情厚誼。

 上黨人參此時也是中國最好的人參,藥效勝過東北人參和高麗人參。歷史上是由於上黨人參被採挖殆盡了,才輪到東北人參和高麗人參成為主角。

 從西門慶挑選藥品的心思,處處彰顯著他對周同的心意。

 不過周同畢竟是一個出名的鄉豪俠客,非是一般人,西門慶這次還帶來了一把湯隆親手精心打造的鐵臂弓,作為禮物送給以騎射聞名的周同。

 周同見到西門慶遞過來的鐵臂弓,雙目一亮,將它接了過來。

 拿到鐵臂弓後,周同一手握弓,另一隻手摩挲著弓身,竟然激動得虎目含淚,難以抑制激動之情。

 西門慶見了,暗吸一口氣,他也沒有想到此弓竟會讓周同如此看重。

 周同深吸一口氣,左手舉起鐵臂弓,右手勾住弓弦,奮力一拉,將弓拉成了一個滿月形。周同右手一放,弓弦發出「嗡~」地一聲,那弓身已迅速地恢復了原狀。

 「哇~」圍觀的少年們發出一片叫聲。

 「好一張鐵臂弓!此弓有三石的弓力,老朽再過幾年,只怕就拉不動這弓了。大官人,這弓也是你自己造出來的?」周同放下弓,對西門慶問道。

 西門慶對周同答道:「周大俠年過七旬還能拉開三石強弓,當真是神人也!在下佩服!周大俠,此弓正是我西門堡的鐵匠作坊打造出來的,不知可合周大俠的心意?」

 周同伸手對西門慶做了一個邀請的姿勢,開口請西門慶、焦挺和喬鄆哥等人在院落裡坐下。

 待到西門慶在自己身邊坐下後,周同對西門慶說道:「西門大官人,你那鐵匠鋪裡有能人啊!此鐵臂弓乃是我大宋西軍裡製作的最好的弓,怎地你手下的人也會做?」

 周同說得沒錯,這鐵臂弓的確是大宋西軍裡使用的最好的弓。雖然宋軍裡還有叫著「神臂弓」的武器,可那實際是弩,而不是弓。

 神臂弓是大宋的軍事機密,都是在東京汴梁生產後,運送到西北前線使用,嚴禁私自製造。為了不讓敵人得知神臂弓的秘密,朝廷還嚴令在軍隊戰敗時必須毀掉神臂弓,不能讓這個武器落入敵手。

 所以,製造神臂弓是一個犯忌之事。湯隆就是會造,西門慶也不會讓他造出來拿到周同這裡來顯擺。

 鐵臂弓不屬於機密違禁的武器,是以西門慶給周同帶來的就是這威力強大的鐵臂弓。

 西門慶聽到周同的詢問,就告知周同,自己的手下有一人名叫湯隆,是西軍鐵匠出身,他父親曾經在老種相公麾下負責打造兵器,也曾做到知寨之職。所以,西軍使用的武器湯隆都會打造。後來因為與軍中之人有矛盾,湯隆流落江湖,被自己請回了陽谷縣主持鐵匠鋪。

 周同聽了,鼻子裡哼了一聲說道:「種家軍裡就沒幾個好人!那湯隆小兄弟走得明智!」

 西門慶聽了,心道現在的大宋西軍,種師道和種師中兄弟的種家軍可是名聲最大的啊!就連魯智深都曾經是他們的心腹愛將。這周同如此不滿種家軍,必定是有緣由。

 於是,西門慶就向周同請教,為何不喜種家軍。

 周同長歎一聲,開口說道:「大官人不知,我兒就是被種家軍所害,死在了永樂城。」

 原來在神宗元豐五年,給事中徐禧率軍伐夏,在永樂川築城。西夏集中二十萬兵力包圍了只有兩萬軍民的永樂城。由於開創種家軍的種諤與徐禧不和,沒有及時率軍援救永樂城,以至於徐禧率領的兩萬軍民近乎全部戰死於永樂城。

 當時周同父子也隨徐禧出征,在永樂城城破時,周同的獨子壯烈戰死,周同僥倖殺出重圍,逃得一命。

 自那以後,周同心灰意冷,退出了西軍,獨自浪跡江湖,直到晚年才回到了這湯陰縣的故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