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5章 匡社稷、庇黎民;創名作,後世傳...病大蟲、通臂猿的歸宿
水滸任俠 by 雲霄野
2020-3-9 18:45
侯健見說面色驀的一變,也連忙追問道「師父這是奉旨要調往其他州府不成?蒙陛下洪恩,教師父能於殿前司當職,除偶有樞密院傳鈞旨奉軍令出征時,往日都在大名府安住,這才時常能得廝見,而師父當初本來便是陛下身邊相伴甚久的體己親隨,如今這卻為何又要調往別處?」
薛永淡然一笑,示意侯健稍安勿躁,只待兩人入座之後,才又歎然說道「當初共聚大義的一眾兄弟,如今共創得大業,分派往諸路州府各司其責,哪裡又似你我恁般同在京師任職的弟兄命好,終日都能有相聚時?何況非是陛下要調撥俺往他處赴任,是俺主動向陛下奏請派遣轉任,方才能遂了心願。畢竟當初我祖父本是老種經略相公帳前軍官,只為因惡了同僚,永不得升用,而教家父與俺當初靠使槍棒賣藥度日,卻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初於江湖從漂泊時能得陛下收錄,多少年風風雨雨走下來,如今到做了開國功臣而祖父抱憾而終,他老人家的遺願,便是能教我等子孫輩振興家業,雖說只憑俺的本事」
正說著,薛永略抬起一直被吊著而有些酸麻的膀子舒展了幾下,又苦笑道「俺也自知論廝殺武勇、統兵御將,方今為我齊朝效命的猛將如雲,有太多勇冠三軍、用兵奢遮的兄弟已然教我望塵莫及,只在殿前司中任職,偶時雖得奉令出征,但率軍征戰本領勝我者太多,多半也仍是領受個閒差罷了。
大名府諸般府署軍司,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與其長久虛度下去,也莫不如向陛下奏請轉任調遣俺前去祖父曾戎衛駐守的關西地界,雖也未必能斬獲得甚大功,但俺有所用之處更多,也仍是匡社稷、庇黎民,這才不負我薛家先人遺志。」
聽得薛永恁般推誠相見的言語,侯健心中雖然甚感不捨,但也很清楚這個槍棒師父固然是為人實誠,而凡事既已拿定了主意也不會再猶豫不決。既知不久後便將離別,若要再重逢相聚也甚是不易,兩人又是促膝談心,感慨良多一番之後,侯健也是出言歎道「石勇哥哥本就是大名府出身,當初師父待他遺孀遺女多有照拂。而陛下體恤這些年來為成就大業捐軀戰死的眾兄弟家眷,賜予宅院、厚賞撫恤,但家中有甚大小事宜,也亦有忠烈院官署按條例過問打理饒是如此,俺也會與大名府其他兄弟多加照顧石勇哥哥家小,師父也無須掛慮了。」
薛永見說頷首一笑,又道「如此我確實是安心了,而兄弟恁般說,俺自信得過。而這幾日陛下設庭宴餞別,兄弟自也務必要來。而你如今於廣儲監中任職,專顧自己癡愛專注的事宜,如此也端的美滿,只須好好保重身子,日後也自有相見重逢時」
又聽得薛永掏心窩子的說罷,侯健似是略顯傷感,而把腦袋微垂片刻之後,卻又是一抬頭,而露出一抹狡慧的笑意「師父,離別的言語也不必說得早了,若依我見,到恁啟程上路時,說不得卻還要磨耗個許多時日」
的確也正如侯健所說,薛永做為最早投從蕭唐的老資歷兄弟之一,非但於大名府的知交也多,當初也曾盤住甚久的大名府宗城縣蕭家集故地,也多有重遷回的鄉親熟人。既是要調任他處,與眾知交天各一方,再要相聚還要等候閒暇機緣,如今設宴話別自然也絲毫怠慢不得。
何況又在大名府連日歡飲,與蕭唐也促膝感慨長歎之後,薛永再至水泊梁山看覷過晁蓋、白勝,又渡過水泊,至宛子城中卞祥、鄭天壽等先前於蕭家集時來往較為密切的兄弟塑像靈位前上香祭拜,喟歎傾訴心扉一番,這才又改道啟程,趕往關西地界的原州赴任。
比起韓世忠、楊再興、林沖、盧俊義等眾多勇冠三軍的帥才、將才而言,薛永固然是本事有限,但早期便曾一直追隨著蕭唐出生入死,可說是大功不多、苦勞卻是極多。如今則也得蕭唐轉遷賜封為原州防禦使,受韓世忠掌管的陝西經略府節制。
而於關西地界,又有楊志、姚平仲、翟興、曲端等名將能者多勞,赴任軍州相較位於後方的薛永也不必承擔甚戰事主攻的任務。可是比起在大名府任職期間,薛永兢兢業業,負責本地治安、教習督練、屯戍巡弋等諸般職事好不怠慢,的確更能派上用場。雖然於後幾年在西陲邊庭地界,韓世忠與宋廷戎邊大將吳玠再次開啟戰端之際,薛永也曾作為策應軍旅的將官協同出戰,然而他貴在有自知之明,遵履軍令,作為一路偏師將領雖然幾乎不會主動出擊,但是按部就班,行軍平穩把細,也於幾次戰事當中因維持齊軍後勤補給穩固,能按韓世忠帥令穩固把守住要隘軍寨而積累得一些戰功。
隨著齊朝與宋廷之間戰局形勢的愈發明朗,薛永也終於能至河南洛陽故鄉也置辦得一處宅院。而後因功勳積累陞遷,薛永又得擢升為兼管幾處軍州的都防禦使,就算不靠他的福蔭封賜,後世子孫,也多有於關西軍中任職而為國出力的將官,薛永如此也算是遂了他祖父的遺願
等到年事已高,薛永致仕退隱,或是與關西地界教誨點撥自己已在軍中任職的子孫輩,或能得以至河南洛陽地界山清水秀的宅院享得清福,又曾趕赴齊朝已做遷都的燕京,與當初的少主、聚義的哥哥,自己一直以來效忠的君主蕭唐敘舊言歡,直到六十九歲時以終天年
通臂猿侯健,則在皇城內務府廣儲監任職期間一再堅持,奏請蕭唐不必再擢升他管領涉及皇城宮廷的其他差務,畢竟一輩子能夠從事著自己最為熱愛的工作,這才能讓侯健終日感覺到快活與美滿。
直到後來自己的次子長大成人,繼承了通臂猿飛針走線的本領,而接管了他老子內務府廣儲監掌管宮廷內皮緞庫衣布,為皇家宗室繡制朝服袞冕等職事之後,侯健這才得轉任掌管國家百工技巧諸務的少府監下轄綾錦院、內染院、文繡院等相關官署督監兼相應的手工業技藝的咨詢傳授職事,也培養了不少當世聞名的縫衣匠、成衣匠、縫人、縫工。
而齊朝商業的愈發蓬勃繁榮,侯健擴大齊朝官營繡局錦院規模,取天下各處綢、緞、絹、錦、綺、綾、紗、羅、縐等諸般絲織產品,非但研究加工,再以做市場供應,侯健也多曾親自動手,用他細密繡法、巧妙針活製作得不少做山水、樓閣,人物、花鳥類別的織金錦圖名作。
是以非但自通臂猿侯健伊始,侯家七代皆為齊朝皇室御用裁縫的事跡也記錄在《齊會要》、《織典》等史載典籍當中,由他所製作的眾多精美的齊代刺繡製品歷經滄桑歲月,也多有於後世出土,而作為極具藝術價值的文物以供觀瞻研究,能教後人能夠一睹風采
如此這般,縱然是時過境遷,到了後世,哪怕是做為對中國古老的手工技藝之一,以及歷朝各代紡織針秀技藝的發展演變稍有關注的人們,也都很清楚的記得於齊朝盛世時節有個刺繡名家、裁縫大師,而他的別稱與姓名,則正是喚作通臂猿侯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