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四十二 易京攻防戰(二)
白馬掠三國 by 琅騎竹馬
2020-3-7 19:04
「所有人準備作戰!諸將奮戰,與我拿下易京!」
隨著袁紹的一聲令下,所有袁軍將士,無不繃緊神經,全神貫注。
「前進!」
「吼!」
無數的袁軍步卒們,邁開雙腿,吼叫著發動了衝鋒。
「殺——!」
隨著進攻號角的吹奏,袁軍大軍開始集聚。
攻伐城池的井闌車、雲梯、沖車,開始井然有序的排列。
「全軍戒備!」田豫一聲大吼,他也明白,真正的戰鬥現在才開始。
「聽我號令!」田豫奪過身邊將士的弓,搭弓上箭。
眾將士在其將領指揮下跟著田豫的動作。
「放!」田豫又是一喝。
「引燃火把,對準井闌,放!」
「噗噗噗!」
箭如雨下。
「回擊!回擊!」袁軍將領,頓時做出應對。
當下,就有幾架井闌車原地停了下來,旋即,有不少袁軍的弓手登上井闌車的頂台,朝著易京城射出箭矢,使易京城城上的弓手不能再肆無忌憚地用火矢摧毀井闌車。
這些袁軍,利用自身所在的高度,從車中直接向易京城頭方向的幽州軍士兵進行射擊,同時掩護著己方的雲梯,接近城牆,破壞垛牆,直接攻打城牆上的守敵。
而在箭矢穿梭之間,其餘又約有三四架井闌車,則由一隊隊袁兵奮力的推向城池。
終於,有兩架井闌車,在兵卒的護持下,冒著箭矢靠近了城牆,在它轟隆一聲放下頂上懸吊的木板的同時,一隊隊袁兵迅速沿著井闌車內部的回字樓梯登上「閣樓」,旋即踩著那「吊橋」衝向易京城的城牆。
進攻!進攻!
袁軍發起了衝擊。
袁兵與幽州兵在吊橋上、在城牆上,展開了殊死搏鬥,在一聲聲咆哮、怒吼、以及慘叫聲中,每眨一次眼睛,就有一名袁兵或幽州兵死亡,或倒在城牆上,或從城上摔到城下。
「放火!」
井闌車剛剛抵達易京城城下的時候。
此時,已經不需要袁軍的弓手用火矢攻擊城外的井闌車,因為那些井闌車已離得很近,因此幽州軍的士卒們,只需將隨身攜帶著的油罐與火把丟過去,直接引燃井闌車即可。
相比起火箭,這反而省力許多。
但是田豫卻注意到,在那些起火的井闌車的內部,似乎有袁兵朝著外壁潑水,以至於那些水滴滴答答地流淌下來。
起初田豫還覺得是那些袁兵犯傻,可他逐漸發現,在袁兵於井闌車內壁潑水的情況下,縱使這架井闌車的外部仍熊熊燃燒,但火勢的擴散卻詭異地慢了下來。
『因為木頭吸了水,阻止了火勢的擴散麼?』
田豫皺著眉頭思索著,同時他的目光,則凝視著城外袁兵隊伍中一些裝滿了木桶的戰車,據他觀察,那些木桶內裝的似乎都是水,顯然是用來防備他易京城的火攻戰術的。
不好辦啊!
田豫眉頭一蹙,開始想起應對措施起來。
「上雲梯!」那邊袁軍將領一聲高喝,指揮大軍調度。
雲梯由車輪、梯身、鉤和底架四部分組成。
梯身可以上下仰俯,靠人力扛抬倚架到城牆壁上;梯頂端有鉤,用來鉤援城緣;梯身下裝有車輪,可以移動。
雲梯底架以木為床,下置六輪,梯身以一定角度固定裝置於底盤上,並在主梯之外增設了一具可以活動的「副梯」,頂端裝有一對轆轤,登城後,雲梯可以沿城牆壁自由地上下移動,不再需人抬肩扛。
很快,又有數架雲梯在袁軍將士的護持下,靠近易京城關,為了避免副梯與牆體過早脫離,副梯頂端皆配有掛鉤和繩索,用於固定,和下方人員調整雲梯方向。
由於雲梯的優勢是能以最快的速度抵達城上,所以移動必須迅速。
畢竟攻城在古代有多種使用方法,但多是以迅速登城為決勝前提,架梯必須果敢、迅速、乘虛入城。
所以常用的有各種輕便簡單的飛梯。
一時之間,梯子在空中飛舞。
易京城城外還設一道木城牆,內設土城牆,防守相當嚴密。
攻城的袁軍兵士先用弓弩仰射,擊退城上守兵,用火燒燬木城,持弩弓,操長戟搖曳掩護,然後迅速接近土城,四面架梯,緣梯登城。
這種攻城方式便是強攻,盡量縮短雙方對峙時間,一鼓作氣,迅速攻破城防,所以必須使用輕便飛梯,飛梯結構簡單,重量輕,多是木製竹製。
砰!在付出無比巨大的傷亡之後,第一架雲梯勾上了城牆。
很快,袁軍士兵,便將雲梯主體停於城下,將副梯搭在城牆,只見雲梯架上,無數袁軍士兵,沿牆而上。
「不好!」田豫見到此等情景,頓時凜然大喝一句,「殺!」
「諸君隨我來!」眾人目光所見,一人衝鋒在前,身先士卒,正是田豫!
田豫的實力著實不凡,挺身向前竟一人殺敗十餘袁軍士兵,而後跳到雲梯之上,大開殺戒,其所過之處,不時有袁軍士兵,跌下雲梯。
「給我殺!」袁軍將領同樣做出反應,拔劍調派兵士,加大了衝擊易京城牆的力度。
「殺啊!」袁軍士兵雲集而從,猶如密密麻麻的螞蟻大軍,簇擁而去。
「啪!啪啪啪!」
一時之間,雲梯登搭在城牆上的聲音,是不絕如縷。
「上撞車!」田豫迎頭斬殺一名攀登上來的袁軍士兵,一抹臉上濺射到的猩紅血液,大聲喝令到。
撞車是攻守兼備的一種兵器。它由立柱、撞錘、橫樑、橫軸、底盤、輪子幾部分組成。
撞錘的錘頭由鐵製成,攻城時用錘頭洞穿守城方的大門或城牆;守城時,也可用於對付雲梯。
在冷兵器時代,大多數戰爭是攻堅,以攻克城池為主,所以相應的城池防禦體系非常堅固,作為攻擊的一方也必然在戰爭中運用多種攻擊手段,以達到戰而勝之的目的。
而隨著進攻與防禦的反覆割據,反而催生了五花八門的攻城守城工具。
其實很多時候,攻守是一樣的,此時此刻是攻城工具,彼時彼刻反而就是守城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