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零三 荀攸試手 - 白馬掠三國 - 穿越架空 - 免費小說 - 冰楓論壇

首頁 小說中心 A-AA+ 發書評 收藏 書籤 目錄

簡/繁              

六百零三 荀攸試手

白馬掠三國 by 琅騎竹馬

2020-3-7 19:04

放眼當今的大漢天下之大,士林中的士人,更是多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然而拋開那些沽名釣譽、名不附實的傢伙外,其實真正的有學之士,卻是少之有少。

求學!求的乃是大治之學,求的乃是名師之學!

前者乃是從天下中學習,後者乃是從名師名師中求學。

前者學的乃是大治之學,後者學的乃是治理大世之學!

能夠提供求學條件的,除了世家的自我供給外,天下也只有穎川和鹿門二地!

說句不客氣的話,也只有有著「荀氏八龍,慈明無雙」之評的荀爽,以及有「水鏡先生」之稱的司馬微二人,有那個大氣度,能夠真正的做到教授勿人,不看出身。,言傳身教,因材施教。

而此二人,所開創的穎川學院、鹿門學院,同樣為東漢三國,提供了大量的頂尖人才!

荀攸,絕對算的上是那頂級的一類人之中。

說起來,至今還聲明不顯的荀攸,從來不會太過的展露鋒芒,低調行事的他,賢名也不過在小範圍裡面流傳。

比起已經名揚四海,有著「王佐之才」之稱的「同族叔叔」荀彧,他的名氣,可以說差遠了。

當然了,低調不意味著他不想出名,偶爾驚艷一下,也未曾不可。

?之所以低調,也只是習慣裡面的謹慎使然,在荀攸看來,為人處世,需要多多考慮。

生活並非兒戲,處處都太過鋒芒畢露,容易會招人厭惡,甚至產生一種必殺之的心態!

當然了,太隨和亦是不行,默默無聞等同於平庸,過於沉默寡言,則同樣會泯然眾人矣!

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不是荀攸他所想要的,故而取其中,迎合了中庸之道。

中庸又同樣不與平庸掛鉤,相反,荀攸心中的驕傲,是深入骨髓的。

想他荀氏一姓,放眼整個大漢,那也算的是數一數二級別的千年大姓,傳承淵源。

荀姓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

據《姓苑》所載,周文王姬昌的第十七個兒子被封於郇,建立郇國,為伯爵,史稱郇伯,又稱郇叔。

春秋時被晉國武公所滅,其後代子孫遂以國名「郇」為氏,後去邑旁加草頭為荀姓。

於荀氏中,又出了一個極為有名的人物,此時乃是荀況荀子,荀況乃是戰國時思想家,當時人們尊稱他為荀卿,著有《荀子》32篇就連百家爭鳴時期的法家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學生。

他提出了「性惡」論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反對迷信,是儒家學說的繼續隊和發展者。

穎川荀家就是出自於此,千年來,荀家人的驕傲,也同樣便是來源於此。

「將軍...可願一聽?」荀攸凝視著高郅,看似漫不經心的開口詢問。

「還請先生支招,我們,隨時恭候。」

高郅環視一圈身後的并州將士們,有半數以上都是人人帶傷,可渾身上下他們卻透著一股彪悍的氣息。

眼中流露一抹建議,高郅斬釘截鐵的說道,荀攸聞言渾身一震,頭一次的抬頭深深的凝視了一眼高郅。

有人稱讚,有人打心眼裡看得起自己,即便是荀攸,心裡面亦是非常高興的。

聽其言,看其色,不似作假,不似阿諛奉承之輩。

但荀攸卻也不知眼前的這個並無交情的年輕將軍,為何會如此的肯定。

不過,並不妨礙,他接下來開口指點一二眼前的年少將軍。

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說起來,荀攸他如今的內心,其實也同樣的,非常珍惜著,自己的初次指揮軍隊的機會。

紙上得來終覺淺。

畢竟,真正的上手指揮,與紙上談兵,終究還是不一樣的。

如果光是紙上談兵的環節,經過荀家萬卷經典澆灌的荀攸,累積方面,就已經不是問題。

那剩下來的就只有把所學的知識,統統轉化為自己的東西。

但什麼才算得上是自己的東西,那就是要融會貫通,當然這融會貫通,並不是只是說把所學的知識生搬硬套上去就是叫做融會貫通了。

真正的融會貫通是要把所學的知識,放在任何地方任何地點,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能依靠著所學的進行化解。

縱然遇到的事情在所學的知識中並沒有,那也要抽絲剝繭,找出共通點,那叫臨場應變。

倘若要是太過墨守成規,不知變通,終究只不過是害人害己,一如後世赫赫有名,坑慘蜀國的馬謖。

只有經歷過不少事情,才能讓一個人快速的成熟,身上的氣質經過歲月的打磨,漸漸的沉澱下來,這個過程,至關重要。

荀攸他如今開口,幫助高郅,同樣也能夠起到歷練自己的作用。

一舉兩得之事,稍微想一下,該如何去分析這其中的利弊得失,想想就曉得。

功在千秋,名留青史,本來就是他這等人一生所追求之事。

士子重名輕利,名聲為重,至於利益不過是附帶的產品,在這個時代名聲就代表了一切。

名聲,重於一切!

爭名奪利!

這四個字說的是人事常態,但更適合比喻士林中的關鍵,但就如同字面上的意思,爭名為先奪利在後!

一個年輕人要如何出名,要麼如同荀彧陳群那樣由當世名士點評,有汝南的月旦評或者是南陽的那些名士進行一番點評都未嘗不可。

要麼,就更直接的以實際戰績來表露!

那樣更為迅速!

更何況,聰明的荀攸,膽子奇大。

看上去彬彬有禮的君子,一旦決定幹大事,刀山火海,萬死不辭。

那種置生死於度外的從容鎮定,是儒家所謂大丈夫。

其人外愚內智,外怯內勇,外弱內強,不伐善,無施勞,智可及,愚不可及,雖顏子、寧武不能過也!

心中有了決定,荀攸便不會在猶豫,更何況,他的心中早已經有了底,並不慌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