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音殿之井(南北朝‧宋) - 黑龍潭異聞 - 推理探索 - 免費小說 - 冰楓論壇

首頁 小說中心 A-AA+ 發書評 收藏 書籤 目錄

簡/繁              

徽音殿之井(南北朝‧宋)

黑龍潭異聞 by 田中芳樹

2020-2-28 18:44


「徽音殿有鬼魂出沒。」
這是個人盡皆知的傳言。
徽音殿位於皇宮深處,過去雖然為皇后的居所,但是這十幾年來一直處於封閉狀態,早已成了無人的廢棄屋舍。這樣的情況,固然是由於住在這兒的皇后已經去世,不過皇后的死是「含怨而死」的傳言也是原因之一。換句話說,出沒於徽音殿的鬼魂,就是皇后的亡靈。
說到這件事情的時候,皇太子劉劭以諷刺的眼神看著自己的異母弟弟始興王——劉浚。
「這件事情,你的母親也有過錯吧。」
聽到對方這麼說,始興王立刻縮著身體,小聲地回答:「實在是非常抱歉。」
皇太子笑著把話題轉移。他隻是想戲弄一下這個怯懦的弟弟罷了,而並非對他抱有什麼深刻的憎恨。
他所深刻憎恨的對象,其實另有其人。
此時為南北朝時代,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西元四五零年)。
皇太子劉劭正計畫著弒殺父親文帝。
南北朝時代的宋國,由於是劉裕這個人物所創建的國家,所以亦有人將皇室的姓氏冠於國號之上,稱之為「劉宋」。
劉裕出身於三餐不濟的貧困家庭,自從軍後才開始屢建功勛大放異彩,最後甚至統一了中國大陸的南半邊。儘管是個沒受過教育的鄉野鄙夫,但不論以政治家還是武將的身份來看,其敏銳的才能都堪稱是無與倫比。
他手下的一名幕僚,曾經諂媚地向他提出過這樣的建議。
「主公的姓氏為劉,這正是古代漢王朝的姓氏。他日創建新國之時,不妨繼承先祖的帝業,以漢為名。」
劉裕聽完之後笑了笑回答:「我隻是個默默無聞的貧民而已。哪裡跟漢王朝的血統扯得上關係呀。」
後來在建國之時,劉裕定國號為宋。從這點上看來,劉裕可以說遠比打著「漢室子孫」招牌的劉備,還要具備成為霸主的胸襟。
宋的皇統從初代的武帝劉裕,傳到了第二代的少帝劉義符的手中。由於這個少帝是個不肖子,公私不分荒淫無道,所以被絕望的大臣們秘密策劃廢除帝位,取而代之的是少帝之弟,這就是第三代的文帝劉義隆。
文帝即位之後隨即犯下了一件大錯,那就是肅清重臣檀道濟。檀道濟素有「張飛再世」之稱的勇猛,加上其柔軟巧妙的用兵技法,所以被譽為百戰不敗的名將。然而這樣的實力與聲望卻遭到文帝忌憚,並以不實之罪將他處刑。在行刑的前一刻,受到縛綁的檀道濟怒視文帝罵道:「無知小子!你可知道這是在自毀長城嗎?」
檀道濟被處死之後,得知他死訊的北方魏國,因為「再無可畏懼之人」而派遣大軍南侵。當時驚恐不已的文帝從龍椅上站了起來,醜態畢露地大聲嚷嚷:「檀將軍身在何處?」
幸虧魏國因為後方發生大亂而撤離軍隊,文帝才得以平安無事。在那之後,文帝便緻力於內政,在發展經濟及安定社會方面都做得相當成功。就一個統治者而言,文帝堪稱是個有能之人,他的治世循年號被稱為「元嘉之治」。不同於父親武帝劉裕,受過教育的文帝還因為保護文學與藝術而獲得名望。
和平而富庶的年月一天天過去,時間來到元壽十七年(西元四零四年)。
文帝的正室袁皇后,心中充滿了對於丈夫的不滿。理由是丈夫文帝太過吝嗇。
皇后的娘家是晉朝以來延續了百年以上的名門世家。雖為名門,但財力卻一點也不豐厚。在娘家的請託之下,皇后曾經幾次向文帝要求金錢上的援助。
「又來了!」
文帝在咋舌抱怨之後固然會拿出金錢來,然而卻都不是什麼的金額。例如銅幣五萬錢,或者布帛五十匹就是上限了。而且,總免不了來上一段說教或批評。
「你的娘家總不能老是仗著自己是名門而無所事事啊,為什麼不試著以努力或辛勞去賺錢呢?賣掉那間強調奢華的宅邸也是個好辦法吧。光是靠朕的援助來維持下去的話,總有一天會沒落的呀。」
皇后從文帝面前一臉慚愧地退下。不過一回到自己居住的徽音殿,皇后便立刻向貼身的宮女們大吐不滿。
「萬歲爺決計不會亂用金錢,這點就公事而言確實值得讚賞。可是本宮不過是在有需要的時候,才提出最小限度的要求而已,萬歲爺為什麼就慷慨一點地撥出援助呢?」
若是在平常的話,宮女們大多隻會一味地安慰皇后而沒有其他辦法。然而在某一天,她們卻出現了不同的反應。所謂宮女們的樂趣就是互道後宮的蜚短流長,這是在哪個時代都不會改變的。那天,一名宮女正好打探到一個不容錯過的消息。
「皇后娘娘,你知道潘淑妃這個人嗎?」
潘是姓氏,淑妃則是授予皇后以外的其他「妃嬪」的稱號之一。潘淑妃是這幾年來相當受到文帝寵愛的美女,對於袁皇后而言是個相當礙眼的存在。
「潘淑妃怎麼了?」
「事情是這樣的,聽奴婢說,潘淑妃向萬歲爺撒嬌的功夫相當高明,凡是她想要的東西,無論什麼都有求必應。既然如此,皇后娘娘說不定可以利用一下潘淑妃的長處呀。」
換句話說,就是借助潘淑妃之力,從文帝那兒取得給自己娘家的授金。
這或許隻是宮女隨意說出的玩笑話而已,但袁皇后卻一臉嚴肅地陷入思考。
「……那個吝嗇的萬歲爺,就算潘淑妃再怎麼會撒嬌,也應該不會隨隨便便地花下大錢才對……還是,萬歲爺的吝嗇隻針對本宮一人而已呢?」
翌日,袁皇后毅然決然地將潘淑妃召喚至徽音殿。對著一臉緊張表情的潘淑妃,袁皇后笑容滿面地開口說道:「其實呢,本宮有件事情想請你幫忙。」
「皇后需要臣妾的幫忙?究竟是什麼事情呢?」
「你應該知道,本宮的娘家並不富裕。雖然平時都是請萬歲爺幫忙協助,但這次需要的是三十萬錢呀。況且,前些日子本宮才向萬歲爺開過口,實在不便再提起此事。」
「那麼,皇后的意思是……」
「本宮隻能寄望你了,不知道你能否以個人的用度為由,向萬歲爺要求三十萬錢呢?這個要求是無理了一點,但你如果願意幫忙的話,本宮一定會記住你的恩惠的。」
這段談話令潘淑妃大感意外。隻不過,她原本就不是個性格奸險的女子。為了自己將來所生的皇子的未來著想,她當然希望與皇后建立起友好關係。這次若是幫得了皇后的忙,應該能夠博取她的好感吧。潘淑妃心想。
「臣妾明白了。能夠幫忙皇后是臣妾的榮幸。」
就在這段對話結束的兩三日後。服侍潘淑妃的宦官來到徽音殿拜見皇后,並呈上一份公文。這是一份命令少府(皇室會計部)支付持有公文之人三十萬錢的文件。事情的進展顯然已一清二楚。
「你也辛苦了。麻煩你回去向潘淑妃轉達本宮對她由衷的感謝。」
袁皇后壓抑住聲音顫抖地如此說道。打賞了宦官少許白銀讓他回去之後,從那天晚上開始,袁皇后便因為發燒而臥病在床。
皇后臥病,文帝於是前往徽音殿探視。然而皇后的寢宮大門卻緊緊閉鎖,謝絕會面。由於十幾日來都是同樣的狀況,文帝大惑不解。在找來宮女和宦官們詳加查問之後,終於得知事情的真相。
對於文帝而言,他一方面感到慚愧,一方面也對皇后深感同情。儘管很想見皇后一面向她道歉,但皇后始終不願會見丈夫,直到那年七月,皇后終於因衰弱而死,享年三十六歲。文帝好不容易在妻子臨終之前見到她的最後一面,但是「抱歉,是我不好」的這句道歉卻永遠得不到回答。
皇后死後,完全沉浸在悲傷之中的文帝決定將徽音殿封閉起來。雖然潘淑妃應該不算有錯,但文帝卻不想再見到她,所以與她漸行漸遠。空無一人的徽音殿就這麼日漸荒廢,連白天也沒人敢靠近,據說凡是靠近之人都會見到薄命的袁皇后亡靈哀傷地佇立其中因而倉惶地尖叫逃出。
距離袁皇后之死,正好滿十年。
這年,袁皇后所產的皇太子劉劭二十五歲。潘淑妃之子始興王劉浚二十四歲。兩人的父親文帝為四十五歲。

皇太子之所以圖謀弒父,並不是為了替母報仇。
隻因為他生來就是皇太子。幼兒之時如此,少年之時亦是如此。整整二十五年都出於同樣的地位,早已令他厭煩不已。
「也該是我成為皇帝,依我的方式掌理政事的時候了。父皇已經即位二十七年,就一個執政者而言,現在的他還能有什麼作為啊。」
正當兒子的抱負慢慢變成野心的時候,父親文帝的作風也正不斷地在改變之中。到目前為止,文帝一直將心力傾注於內政方面,對外則手中維持著保守姿態從未改變。然而這一年,文帝卻開始積極地策劃軍事行動。
這年為宋之元嘉二十七年,也就是魏的太平真君十一年。「太平黃君」是個奇妙的年號。由於魏國皇帝太武帝篤信道教,所以才會取了這麼一個極富道教意味的年號。
太武帝剿滅了紛亂自立於黃河流域的大大小小的英雄人物,是個以三十二歲英年統一中國大陸北半邊的英雄人物。在曆史上,他也因為篤信道教、打壓佛教而廣為人知。
這個太武帝親率大軍侵略宋國領土,這是春天三月之事,兵力號稱百萬。雖然百萬不過是個慣用的形容詞,實際數量大約也隻有二十萬左右,但這毫無疑問這是隻大軍。況且太武帝雖貴為天子,卻也是個「常立於陣前奮勇作戰,能如手足般自由操縱大軍」的勇將。
魏軍迅速突破國境,將宋國北方的防禦要塞懸瓠城團團包圍。此地的軍事指揮官為武陵王劉駿。他是文帝的三男,皇太子及始興王之弟,是今年剛滿二十二歲的一位年輕皇子。
為瞭解救懸瓠城,武陵王擬出了一個策略。他緊急地從民間徵調了一千五百頭馬匹,組編成輕騎兵隊,並任命武將劉泰之話統領。
「急行繞道至魏軍後方,從北面發動突襲。」
以宋軍、或者說是南朝的傳統來看,軍隊的主力向來是水兵與步兵,騎兵的體質相當脆弱。在魏軍發動總攻擊之際,武陵王麾下甚至還沒有一支正式的騎兵隊存在。
然而這支臨時組編倉促成軍的騎兵隊卻發揮了戲劇性的效果。這個結果顯示了武陵王戰略眼光的正確,不過劉泰之的指揮能力應該也是相當出色才對。
正對懸瓠城發動猛攻的魏軍,因為後方突然出現一支宋軍騎兵隊而於一瞬之間崩潰。不隻中斷了攻城行動,就連迎擊突如其來的敵人也做不到,就這麼被人砍殺驅散而終至潰敗逃亡。魏軍的營地也遭到放火,一時之間火苗亂舞,黑煙密,無數的魏兵屍體就在火和煙的下方層層堆積。
連太武帝都驚惶失措地鞭策馬匹逃離現場。
這位北方的霸主,正因為是個屢經征戰的老將,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反應。就常識而言,宋軍不可能隻派出少數的騎兵隊單獨行動。宋國肯定動員了超越魏軍的龐大軍隊,準備會同水軍及步兵一同發動大反擊。這是太武帝的判斷。既然被對方以突襲奪得先機,若是想要當場重整潰敗的軍隊已是不可能之事。惟一的辦法就是先行逃走,之後再重整全軍陣容,太武帝如此考量。
士兵人數不滿千人的懸瓠城就這樣得救了。
後來,魏軍在太武帝的統率之下快速地重整陣容,而這支曾經立下殊榮的宋軍騎兵隊也遭到魏軍的逆向襲擊,一千五百騎當中損失了六百騎之多。不過太武帝終究因為擔心對宋的持續侵略,可能會引起出預料的事態發生,所以斷絕了繼續發動軍事行動的念頭而返回首都平城(後來的山西大同市)。
對宋而言,正面的危機總算得以迴避。然而,麻煩的事情才正要開始。對外政策一向採取消極主義的文帝忽然如此宣佈:「朕決定發動北伐大軍消滅魏國,以武力統一天下。」
朝臣皆感到愕然,紛紛提出反對。
「啓奏皇上,即便是出身武將、英名神武的高祖皇帝(武帝劉裕),也對統一天下死心斷念。如果一意孤行的話,恐怕將會影響到國家的生死存亡。」
「雖然我朝財政堪稱富裕,但是充其量也是隻能維持現狀而已。光就動員大軍或許還足以應付,但若想確保佔領的土地,就必須撥出一筆莫大的經費。」
「為了籌措那些經費,勢必得大幅增加稅賦。試問自古以來,可曾有過為了征戰增加稅賦。而令百姓欣喜歡迎的例子呢?」
「鞏固邊境防禦,防止敵人來襲就已經足夠。懇請皇上放棄無益的北伐行動。」
相對於這些意見,朝目之中隻有名為江湛的重臣,不知是否為了諂媚文帝而贊成北伐。
「魏軍並不如諸君所想像的那麼強大。好比先前的懸瓠城一役,魏軍不是才被我軍臨時組成的輕騎部隊給驅散了嗎?再說,魏朝統一北方才不過短短十年而已,國內還尚未安定。隻要以精密戰略以及萬全的補給為後盾,發動大軍攻擊的話,魏國內部一定會叛亂四起,至少黃河以南的區域一定能歸於我朝的統治之下。」
文帝就這樣採用了江湛的意見,決定出兵北伐。
此時的皇太子劉劭本因反對北方而與江湛起了激烈爭論,但是文帝決定已下,他也無法再說些什麼。
「這件事情注定會失敗。到時候,父皇和江湛理所當然都得負起責任。」
一見到異母弟弟始興王劉浚,皇太子立刻大吐不滿。始興王怯懦地嘆了口氣。
「一向都那麼厭惡戰爭的父皇,到底是怎麼了呢?」
「人是會改變的。」
皇太子的嘴角扭曲了起來。
「所以呀,父皇的寵愛才會由我母后轉移到你母親的身上。再看看現在,不又轉移到其他妃嬪那兒去了嗎?」
始興王低頭不語。皇太子一談論起兩人母親之事,怯懦的始興王就隻能低頭不語。不可思議的是,不論被皇太子如何嘲諷或是抱怨,始興王就是無法反駁皇太子這位異母兄長。
「我想,父皇一定是對於太平名君這個稱號感到厭倦了吧。這二十七年以來,他一直扮演著同樣的角色。這次,他大概想試著去扮演一個以武力統一天下的蓋世英雄吧。」
皇太子的推測並無任何的事實根據。不過,從將心比心的角度來看,皇太子對於推測的正確性極有信心。
「人是會改變的,對於任何事物都會有厭倦的時候。」
在渾然不知皇太子正期盼著失敗的情況之下,文帝強行北伐。而戰況亦如皇太子所期盼的一樣失敗了。
而且是慘敗。
得知二十萬宋軍跨越國境,原本應該遠在平城的太武帝立刻親率十萬騎兵南下。之後,在太武帝迅捷的作戰行動之下,宋軍根本毫無招架的餘地。
直到秋天為止,長江以北的城市全都落入太武帝的手中。太武帝一穩住長江北岸,便立刻大破渡河反擊的宋軍。幸虧魏軍欠缺水軍,所以才無法橫渡長江。長江簡直是勝過百萬大軍的水之城牆。由於在宋的國都建康(後來的江蘇省南京市)無法看見佈陣於對岸的魏軍狀況,不知敵軍何時會渡江來襲的擔憂,令習慣和平的人們日日夜夜都生活在不安之中。
過完年來到元嘉二十八年,魏的太平真君十二年,太武帝終於有所動作。他開始帶著全軍撤離長江北岸回到北方。其原因據說是出身北方的太武帝認為,氣候風上的差異會為害健康。
由於魏國亦無確保所佔領的廣大土地,所以太武帝在離開的時候將長江以北的城市全部放棄,隻從佔領地帶了超過十萬的居民一同北返。因為魏國地廣人稀,他們需要這些人來從事開墾工作。得知魏軍北返的消息,宋軍登陸長江北岸一看,發現富庶的田園全部化為荒野,隻剩下一座座空無人煙的屋舍。
宋國雖然勉強避開亡國的劫難,但是朝廷之中卻為了慘敗的責任歸屬而鬧得不可開交。
「江湛理當問斬!」
皇太子如此主張,並且緊逼著父親文帝做出決定。由於皇太子的主張其來有自,因此大多數的朝廷都表示贊同。然而文帝卻頑強地不願聽從。
「北伐是朕的決定,因此所有的責任理應由朕一力承當才是。江湛不該被問罪受罰。」
文帝的態度就一名君主而言雖然相當偉大,卻無法消弭群臣對江湛的反感。尤其是皇太子,他為了借由此事定江湛之罪,而一再加以譴責,所以招來文帝的不悅以及江湛的憎恨。

元嘉二十九年,北伐慘敗所造成的傷口,看起來彷彿終於痊癒。
在這段期間當中,皇太子劉劭與吏部尚書江湛在朝中的對立也日益深刻。文帝雖然有心促成自己繼承人和有力朝臣之間的和解,而欲將江湛之女許配給皇太子為妃,但是卻遭到皇太子冷淡的拒絕。
對於江湛而言,他不得不為自己將來的安全做考量。與皇太子的關係惡劣到這個地步,一旦文帝死後,自己的下場會如何是可想而知。一旦皇太子繼位成了新帝,第一件事情想必就是肅清江湛吧。
江湛有個年齡相差很遠的妹妹,嫁給了文帝的四子南平王劉鑠為妃。如果能讓南平王成為下任皇帝的話,應該就能確保自己將來的安全及權勢了吧。江湛做出如此的決定。
接著,江湛開始悄悄進行廢太子的行動。
江湛所拉攏的夥伴是尚書僕射,也就是身為副宰相的徐湛之。徐湛之不但與宋朝皇室淵源極深,而且還是個大富豪。他同時也是個富有學問的風流雅仕,興趣是觀看千名美少年穿著綾羅綢緞翩翩起舞。雖然文帝因為生性簡樸,而對徐湛的奢華遊樂相當厭惡,但是對政治家的一面卻似乎頗為信賴。
徐湛之同樣因為過度奢華而遭到皇太子的憎恨,所以對於自己的將來相當不安。於是,以皇太子為共同敵人的江湛與徐湛之,就這麼悄悄地締結同盟。
這個時代雖然還沒有「同床異夢」這個成語存在,不過江湛和徐湛之的同盟,簡直就是這個成語的最佳寫照。除廢皇太子之後,徐湛之打算扶持文帝的六男隋郡王劉誕來繼承帝位,因為隋郡王的王妃正是徐湛之的女兒。
其實江湛和徐湛之都不是生性毒辣的人物。江湛雖以吏部尚書的身份掌握了朝中文官的任命權,但是他所得到的評價向來是公正無私。而徐湛之在擔任南袞州刺史的期間,也因為施行德政而獲得民眾仰慕。這樣的二人之所以聯手合作,全是為了共謀廢立太子的計畫。
倘若皇太子知道此事的話,或許會歪著嘴角說出一句「人是會改變的」的評語吧。
說不定就是皇太子的惡意及歹念改變了江湛和徐湛之二人。隻不過,皇太子一點這樣的自覺都沒有。
表面上,國都建康的和平與繁榮絲毫沒有動搖的跡象,但是皇太子與江湛、徐湛之兩陣營之間的暗鬥卻已到達不知鹿死誰手的階段。
大約此時,建康發生了一起奇妙的事件。
文帝的長女,也就是皇太子的姐姐東陽公主,於元壽二十九年四月因病去世。由於無夫無子,所以廣大的宅邸、財產以及下人全都將歸返皇室。就在少府為公主的財產等等進行清點之際,卻發現下人之中有人行蹤不明。對象是一名叫做嚴道育的女人。
「嚴道育?咦,這名字好像在哪兒聽過。究竟是誰呢?」
官差之中有人起了疑惑。經建康府衙一查,結果相當令人意外。嚴道育就是在數年前以巫蠱之術進行詐騙,引發社會騷動而被判罪入獄的女人。所謂巫蠱之術,就是西洋所稱的黑魔法,主要是用來詛咒殺人之用。這項法術在曆代王朝都被嚴格禁止。
在進一步的調查之下發現,嚴道育是因為公主而獲釋出獄,並且從此藏匿在公主府裡。據說嚴道育自稱能夠「召喚死者亡靈」,並且曾經實際為公主叫喚出母親袁皇后的靈魂,所以公主相當感激,不但讓她居住在豪華的房子裡,還贈與金錢財物,供她過著奢華的生活。
嚴道育就這樣過了好幾年安逸的生活,直到慷慨的保護老東陽公主去世,她才因為害怕少府的調查會暴露自己的身份,而先行逃逸無蹤。
事件的本身雖然沒什麼大不了的,不過皇族之人與巫蠱有所牽扯畢竟不是件名譽之事,所以官府還是向朝廷呈上報告。此事引發了徐湛之的關注。
「東陽公主是皇太子的胞姐,兩人感情非常親密,而皇太子又經常出入公主的府邸遊玩,或許他和嚴道育及巫蠱之術也有關係,這個人應該得派得上用場。」
徐湛之命禦史中丞(高等檢察官)王曇生進行徹底搜查。然而不論王曇生如何尋找,就是找不到嚴道育的行蹤。於是他改變方針,轉而調查東陽公主為何會認識嚴道育這種邪門的女人。這下子,果然從公主府裡的下人口中間出了蛛絲馬跡。原來東陽公主的一名侍女是嚴道育的信奉者——就是那名侍女將嚴道育引薦給東陽公主,讓公主陷入巫蠱之道。
那名侍女早已不在公主府裡,目前的身份據說是某位貴族的愛妾。
同年年底,王曇生率領五十名士兵衝入那位貴族的宅邸,逮捕原本是東陽公主侍女的王鸚鵡。士兵們在她的房裡進行搜查,赫然發現咒殺用的人偶數十具、儀式進行時的祈禱文、以及詳列咒文的書籍等等罪證確鑿的證物。
接獲王曇生報告的徐湛之,立刻將事情告知江湛,兩人私下進行了場密會。
翌日,文帝從兩名信賴的重臣口中,聽到一項極為驚悚的消息。內容是皇太子和始興王在其姐東陽公主的府中從事巫蠱之術,企圖咒殺文帝。所提出之證物包括一封署了名的祈禱文,以及一尊由白玉雕刻而成的咒殺用人偶。
文帝茫然了好一陣子,等到終於恢復意識之後,他以苦澀的聲音說道:「巫蠱之術,在過去曾經差點滅了漢帝國。從那時起,雖然曆代王朝皆以死罪來加以禁止,不過朕總是半信半疑。因為朕不相信有人會因為詛咒而死。想不到,朕的兩個兒子竟然犯下這樣的禁忌……」
調整好呼吸的文帝,對著有一臉奇妙表情佇立在一旁的江湛和徐湛之宣佈。
「事關重大,朕希望能審慎處理。倘若確為事實的話,朕絕對不會就這麼置之不理。等到過完年後,朕會再與你們商議,不過在那之前,你們絕不能向其他人透露此事。」
事情就這樣拖到了過年後的元嘉三十年(西元四五三年)。此時文奇已經確認過所有的證據和證詞,並斷定皇太子與始興王有罪。儘管如此,廢除皇太子之事卻未立刻進行,原因是繼任皇太子人選一直無法達成共識。
「朕打算立七皇子建平王為皇太子。」
「啓奏皇上,臣認為南平王才是合適的人選。」
「不對不對,臣認為隋郡王才是足以擔當皇太子重任的人才。」
看著文帝、江湛、徐湛之三人永無休止的爭論,侍中(皇帝秘書長)王僧綽感到相當厭惡。王僧綽二十多歲就身居要職,是年輕有為的人才。此刻的他終於忍無可忍地說出意見。
「恕臣儹越。既然長男的皇太子與次男的始興王都將被廢,那麼皇太子之位豈不是應該由三皇子武陵王來接任嗎?」
文帝皺起眉頭。
「什麼?武陵王?他怎麼行呢?」
「敢問皇上,有何不行?武陵王在前年的懸瓠城一戰,曾經立下大破魏軍的功績。若要論才幹的話……」
「那孩子眼神兇惡,而且個性倔強,實在不討人喜愛。就連身為父親的朕都不喜歡他了,朝臣和老百姓又怎麼會對他產生好感呢?關於這一點,建平王就……」
「南平王也很不錯。」
「不對不對,隋都王才是。」
王僧戳嘆了口氣。
「那麼就暫且別管繼任皇太子的人選是誰,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應該是盡快廢掉皇太子才對。倘若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下去的話,難保皇太子不會因為察覺危險而萌生反抗。皇太子的手中可是握有一萬的兵力呀,事情一定得早日決定才行。」
雖然這是個重要的忠告,隻可惜為時已晚。
二月二十二日拂曉之際。
文帝在燈火之下振筆疾書。對於文才和學識都頗富自信的他,決定親手寫下立位皇太子的詔書。
突然,書齋外面傳來聲響。眾多的腳步聲,鎧甲的聲響,以及充滿恐懼的叫喊。
「皇上,皇上,有人造反了啊。皇太子的……」
淒厲的哀嚎,中斷了具有含意的話語,書齋之門怦然開啓。一具滿是鮮血的人體滾入室內,以失去生命的雙眼仰看文帝,那人正是徐湛之。
從椅子上站起身來的文帝,看見一道正對著自己砍下的白刀。白刀的主人那張因為緊張和殺意而僵硬的臉龐,出現在文帝的記憶之中。
「你是張超之吧……」
叫出皇太子護衛官的名字之後,文帝的視野隨即被染成一片深紅。

拂曉之際,草上沾滿了露水。
皇太子劉劭闖入了荒廢的徽音殿庭院裡。好像有什麼蟲子飛起來的聲音,皇太子的耳朵雖然聽得到聲音,但意識上卻毫無反應。
「直到弒殺為止明明都很順利呀……」
皇太子喃喃自語。
雖然成功地弒殺父親文帝,但是接下來的篡位行動卻失敗得一塌糊塗。慢了文帝七十天左右,皇太子亦將面臨報應的末日。
二月十九日。皇太子的異母弟弟始興王哭著跑來找他。
「事情不好了,皇兄。我們就要被父皇殺死了。」
始興王將逃亡中的嚴道育藏匿於自己府中之事遭到揭發,所以接到震怒的文帝所發出的最後通牒。這並非直接告知,而是文帝在前一天夜裡,造訪許久未見的潘淑妃時所告訴她的話。
「朕一向非常疼愛你的兒子始興王。沒想到他那麼糊塗!竟然與皇太子和巫蠱術聯合起來,打算把朕咒死!」
「萬歲爺,那是不可能的……」
「那孩子天性怯懦,絕不會是主謀。然而他畢竟與巫蠱有所關聯,最壞的情況,不外乎是死路一條。雖然可憐你了,但我勸你還是早點對兒子死心吧!」
雖然明知道應該死心,可是身為母親之人又如何能做的到?陷入半狂亂狀態的潘淑妃把始興王叫到跟前之後,一面以雙手不停地捶打他一面哭喊著。
「快去向萬歲爺認錯呀!為什麼你非得受皇太子的連累不可呢?」
眼前一陣昏暗,始興王立即跑到異母兄長的住處。
「好了,我知道了。一切都交給我吧。」
皇太子鎮靜地回答道。
該如何殺害父親文帝,這件事他已經花費好幾年的時間,擬妥了一套完美無暇的計畫,隻等著執行的時機來臨而已。
皇太子手上握有一萬兵力。護衛文帝的雨林軍(近身侍衛)也早就被他收買籠絡,就連皇宮之中都安排了內應。為了拉攏這些人,皇太子毫不吝嗇地許下金錢財富以及將來應得地位的承諾。
皇太子以一萬兵力當中的二千名固守皇宮萬春門的周邊。自己本身則與勇武過人的張超之、以及精心挑選的五十名強兵,乘車來到門前。
「宮中有人陰謀造反。皇太子奉命入宮戒嚴。開門!」
由於是皇太子親自下的命令,因此萬春門立刻就被開啓。一行人從萬春門進宮,以最短的距離穿越宮中的東中華門,一直線地前往文帝書齋,並且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所有事情。
計畫成功。首先殺了徐湛之,接著弒殺文帝。就連聽見騷動而躲入尚書省的「傍小屋中」的江湛也被搜了出來,拖到外面加以斬殺。在被殺之前,江湛雖然臉色蒼白,卻未乞求饒命。他隻大喊了一句「子殺父,臣殺君,你一定會得到報應的。」
江湛的五個兒子全都被殺掉。而徐湛之的三個兒子當中由兩人被殺,隻有一人勉勉強強地逃過一劫。侍中王僧綽雖然不像江湛或徐湛之那樣令皇太子憎恨,但由於查出他曾經對文帝提出忠告並參與商議,所以還是遭到逮捕處死。死時年僅三十一歲,其英年早逝令許多人都為之惋惜。除此之外,潘淑妃也在混亂之中遭到殺害。
經過流血的一夜,皇太子劉劭於天亮之際立刻宣即位,並試圖粉飾真相。皇太子向眾人宣稱,江湛和徐湛之密謀造反殺害文帝,所以他率領義兵將謀反之人剷除。
但是沒有一個人相信他的話。反倒是,「皇太子為弒君主謀,始興王為共犯」這樣的消息滿天飛舞。
接下來的事態發展,完全不在皇太子的預料之內。
駐屯在長江中遊要地江州的文奇三男武陵王起兵宣誓。
「討伐殺君篡位者劉劭!」
事到如今,他已不再認同其皇太子及兄長的身份,所以直呼其名。
「那個家夥,會有人追隨他嗎?」
皇太子冷冷地予以嘲笑。沒想到,起初隻有一萬左右的武陵王軍隊,卻在進擊的途中與日俱增。一進入四月,人數便已超過十萬,而且宋軍的主要將領亦紛紛尊武陵王為盟主而與皇太子敵對。
四月二十二日。就在文帝崩逝正好滿兩個月的這天,不料麾下將軍魯秀竟帶著五千士兵向武陵王投降,而且還直接轉為敵軍先鋒,反過來攻擊皇太子。
大敗之後,皇太子逃回建康。
武陵王並未立刻追趕,而是停留在新亭即位,宣稱自己才是文帝正統的繼承人。他就是宋之世祖孝武帝。
他因為「眼神兇惡」而遭到父親及兄長的厭惡。然而在堂堂即位的此刻,他那銳利而充滿威嚴的眼神,卻頗有壓倒朝臣及武將的氣勢。
皇太子原本打算固守建康賭上最後一戰,沒想到士兵逃走了一大半,而且身邊連半個追蹤者都沒有。
就連他惟一的支持者始興王也不見蹤影。縱使在得知自己生母潘淑妃遭到殺害之時——始興王也隻說了一句:「那也是沒辦法的吧。」而後繼續追隨兄長。直到他親眼看見敵軍來到極近的地方之時,他才乘舟航向長江,企圖由海上脫逃。事到如今,他還是相信嚴道育,而且依照她的忠告逃了出來,隻可惜在長江的正中央處連舟帶人遭到孝武帝水軍的攔截。舟上所運載的金銀珠寶也全數遭到沒收。
五月四日,孝武帝的軍隊終於開始進攻建康城。城門幾乎是毫無抵抗地自動開啓,於是士兵們便蜂擁而入。
身邊沒半個追隨者的皇太子,獨自一人步履蹣跚地晃到皇宮深處。凝神一看,週遭正是徽音殿。自從生母袁皇后去世以來,這是他第一次踏進這個地方。
「母后……」
遭受失敗、淪落至孑然一身的下場之後,皇太子終於能夠體會到母親孤寂的一面。一個來不及逃走的太監躲在竹林裡面,戰戰兢兢地注視著皇太子落寞的身影。忽然,皇太子從草地上站了起來,雙眼凝視著天空,輕輕展開兩臂。那副模樣彷彿是正在聆聽某個肉眼看不見的人說話。
「啊,母后,你是來幫助可憐的孩兒對吧?好、好,我。立刻照您的吩咐去做。躲在井裡避過敵人的耳目是嗎……好,我知道了……」
太監聽得脊背發涼。身為後宮之人,這名太監自然知道徽音殿的鬼魅之事。
踩著酒醉般的步伐,皇太子朝井的方向前進。太監從竹林裡飛奔而出,跌跌撞撞地朝著後宮外跑去。正打算奪門而出的時候,不巧卻碰上了拿著血力奔跑過來的敵人將兵。
名為高禽的將軍一把抓住太監的衣襟向他逼問:「喂,殺君謀反之人在哪裡?」
這名太監對皇太子尚未失去忠誠,所以他忘我地大叫道。
「皇太子殿下並沒有藏在徽音殿的井裡!」
皇太子劉劭二十八歲,始興王劉浚二十七歲。出自不同母親卻感情深厚的兩兄弟一起被斬首處死。巫蠱術士嚴道育則是在建康的市集裡被鞭打至死。
假如父親文帝在世的話絕對當不上皇帝的孝武帝,他的治世從那時開始,一共持續了十一年。他稱兩位兄長為「二兇」,並下令所有正式記錄皆如此記載。因此正史的「宋書」當中並無「皇太子劉合傳」而隻有「二兇傳」存在。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