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 勝負
錦衣霸明 by 仗劍至天涯
2020-2-23 18:26
。
戰爭從古至今就沒有以單一形勢存在過,它講究的是互動性、實效性。任何局部戰爭到最後都會演變成較大範圍的拚鬥,雖說現在的戰爭主導在遼中、在遼西,但這並不代表著其他地方就不會引發戰爭!
對秦鋒來說,他是典型的務實主義。
從最最最艱難的時候,他就沒有放棄精兵線路,以小規模精銳軍團體量鎮御遼東,雖說這從最初使得他手中並沒有過多的可操控軍隊,這使得他最初在執掌遼東,並逐步對建奴施行反擊的時候歷經艱辛。
但是當他熬過了最初那艱難歲月後,這麾下的九大軍團也借助數次機遇得以快速擴充,雖說這其中依舊有數量不少的新兵,但是不同於大明募兵制,但凡是進入到軍團中的將士那都是擁有一定基礎的。
這使得從把控上來說就佔據了很大優勢!
幹掉了莽古爾泰在遼東境內的勢力,這使得原本尚處被動防禦境遇的秦鋒勢力,一下子扭轉了局勢!
且不提在半島所佔據的優勢,單單是依靠太子河流域將建奴勢力抵抗在外,再加上失而復得的邊牆防線,這使得佔據優勢的是秦鋒勢力!
現在野豬皮所領的建奴大軍齊聚遼中地區,雖說此番野豬皮並未調動兩黃旗,可留守瀋陽的卻並非德高望重之輩,這也使得遼東得以有機會再次發動反擊!
憑什麼你狗日的能率兵打老子?
難道老子就不能反攻你了?
於是。
就在秦鋒率部馳援遼中的時候,自主作戰的軍令便下達給了毛文龍,這也使得一直鎮御地方的毛文龍終於能發揮自己的能量了!
對秦鋒來說像毛文龍、劉興祚、秦良玉這些都是擁有帥才之能的,如果你能給他們百分之百的信任與支持,那麼現在遼東所處於的危局就絕對不是問題,這不就在毛文龍得到了軍令後,他開始宣洩屬於自己的能量!
為達直擊建奴七寸命脈的效果,這一次毛文龍稱得上是一場豪賭!
作為第7軍團的指揮使,其盡起第7軍團全部將士,即便是鎮江駐防軍也僅僅只留下了3千餘眾,他這一次算是將鎮江防線能用的,不能用的全都給用了,而毛文龍的目標也很純粹!
他要拿下寬甸五堡!
雖說現在遼東已扭轉了被動防禦的姿態,可若想在態勢上同建奴徹底發生扭轉,那麼最直接方法就是要擁有橋頭堡,而寬甸五堡的重要程度就在於此!
這一次野豬皮為了能在遼中挽回面子,所以將一切能調動的兵力幾乎都調動了,這也使得野豬皮心中很一廂情願,在他看來,老子既然已經和你大明在前線搞起戰爭了,那麼你的一系列舉措都是圍繞著前線搞得。
因此他從來沒想到在其他方面會出現危急,即便是會出現危急,在瀋陽也擁有一定可持續的戰略支援,但野豬皮唯一忽略的就是此番委託的看家人年紀太小了……
沒有事先渲染,沒有過大聲威,毛文龍就這樣領著麾下將士,以破釜沉舟之勢越過遼東邊牆,進攻寬甸五堡!
在秦鋒手下雖說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信任,可一直以來毛文龍做的事兒都是穩定地方局勢,這讓內心格外好戰的他憋著一口氣,已不在年輕的毛文龍在這一次徹底得到爆發!
以陳策、麻巖分領一支偏軍,其部一分為三,正所謂虛實不一,越過邊牆放線後,大軍分撲新奠堡、永奠堡、長奠堡;以魔改手雷、猛火油為開局,以精良火器為輔,一上來便對三堡發動瘋狂進攻!
甚至為了能一舉殲滅建奴在寬甸五堡的兵力,毛文龍甚至還越域向半島搬出救兵,打著天朝幫助小弟練兵的名號,原本手裡面不過兩萬餘眾的將士,硬生生給營造出了5萬餘眾大軍的趕腳。
這原本在寬甸五堡擁有一定勢力的建奴被干懵圈了,即便是他們想拚死抵禦,畢竟這寬甸五堡對他們來說更多算是私人性質的莊園,在這一點上建奴還沒有從奴隸制徹底走出來,可現實卻根本不給他們這樣的機會!
就在建奴大軍被對峙在遼中期間,毛文龍結合半島兵力成功攻佔了寬甸五堡,並順勢將佈防給外拓出來!
與此同時。
原先的王在晉在遼西為了鍛造由自己締造的關寧軍,於是就想著用一戰練兵的方式同黃台吉對決一二,那時的黃台吉心中存著的是安心發展。
可現在黃台吉不這樣了,為了進一步讓自己的發展渠道加大,這一次他決定採取主動出擊的方式,要同在遼西的明軍對決。
想當初錯非是杜鑫率部出山海關迎接以王在晉為首的關寧軍,那時的關寧軍說不定就全部覆滅了,而他王在晉很有可能就直接光榮在遼西大地,這也算是為大明事業進獻了自己的忠誠!
當黃台吉想搞事情,那一向以堅韌著稱的黃台吉就必須變得牛掰。
能在後面正式建立國度,並以一地偏師真正做到席捲華夏,雖說不屬同一族群,但能力是必須要肯定的!
王在晉真的是很努力了。
做過明廷兵部頭頭的他,論軍事才能那還是有的,可奈何他這手裡面可用的底牌真的是太少了,而相比較於資源豐富的黃台吉來說,那就更沒有什麼可比性了,這也使得他最初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遼西局勢,徹底又亂了起來。
不同於秦鋒所領的遼東,在遼西雖說王在晉他們一再努力,不讓這危局進一步加大或者怎樣,可怎奈這體制內蛀蟲如果不拔除的話,那麼即便是你再努力,一切都不過是徒勞罷了。
很多時候大明並不缺少才能之輩。
造成大明持續衰敗的根本原因則是在於其內部擁有太多太多的蛀蟲了,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蛀蟲,才使得一切大勢不斷惡化!
不然單以大明在遼東的投入,局勢絕不可能會是這般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