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5章 劉備稱王,鴻福不足!(下)
大魏能臣 by 黑男爵
2020-2-23 18:23
「主公吐血昏迷,要趕快抬回去救治,至於稱王之事,莫不如改期舉行吧?」
「稱王事關重大,已經昭告天下了,若是臨時改期、出爾反爾,豈不讓天下人恥笑嗎?」
「恥笑就恥笑吧,保住主公性命重要……不好,主公又吐血了,兩條腿都挺直了-嗚嗚--我的主公呦!」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一人倒下,千口皆亂!
眼看劉備吐血昏迷了,周圍的人全沒了主心骨,有的嚎啕大哭、有的不知所措,還有的亂喊亂叫,自己都不知喊什麼!
在是否繼續舉行典禮問題上,文武百官也發生了爭論,各執一詞、各有道理,先是互噴口水,繼而拉拉扯扯的,火氣都越來越大了。
別忘了,劉備集團的內部,本就有荊、益之爭,兩邊人互相不對付,沒事還要找事呢,有事更要往大了鬧!
「大家不要鬧了,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荊蠻子、川猴子的亂罵一氣,這成何體統嗎,快住手--千萬別打架!」
「荊蠻子?」
「川猴子?」
「打他們--打死他們!」
劉巴是荊州零陵郡人氏,又在蜀中為將多年,與兩邊官員都有些交情,眼看局勢有些混亂,急忙出來『勸阻』一下!
那知不勸還好,越勸越是糟糕,就像火上澆油一樣,原本爭吵的人們,頓時廝打起來了,武將們互相摔跤,文官們也赤膊上陣,叫罵之聲不斷,局勢更加的混亂了。
文官武將一亂,士卒們就更亂了,大呼小叫,狂奔亂竄,整支隊伍都混亂起來,還有路兩旁圍觀的百姓,也有不少捲進來的。
「統統住手,再有廝打者--斬!」
關鍵時刻,龐統站在銀廂車上,發出了雄獅般的怒吼,並拔出了腰間佩劍,把旁邊的旗幟砍斷一根,散發出濃濃殺氣!
這位丑軍師投奔以來,算無遺策,屢立大功,也建立起很高的威信,眼看他如此暴怒,文武百官嚇得戰戰兢兢,終於停止了廝打!
趁此機會,趙雲領著白耳兵衝過來,把荊、益兩邊文武分開,又整頓士卒,約束百姓,總算把局勢控制住了。
「大家聽我號令:隊伍繼續前進,稱王大典不變,誰也不准喧嘩、慌亂,更不准造謠生事!」
「主公急火攻心,只是一時昏迷過去了,立刻請郎中來醫治,想來不會有大礙的!」
「至於糜夫人病逝之事,暫且把消息封鎖住,等到稱王大典結束之後,再慢慢的料理後事!」
…………
「謹遵軍師大人吩咐!」
龐統手持寶劍,不斷的發出命令,底下人聞風而動,隊伍又慢慢的行進起來,半個時辰後抵達龍泉山下!
龍泉山脈位於巴蜀盆地西部,整體呈南北走向,全長四百餘里,寬也有二十餘里,峰巒起伏,山勢挺拔,就像一條張牙舞爪的巨龍,橫臥在了西南大地之上!
雲頂峰在龍泉山中段,是其山脈主峰之一,懸崖絕壁,高聳入雲,猶如刀切斧剁一般,山頂有平地數十畝,其狀有如城垣,故而又名『石城山!』
之前天降大雪,巴蜀也沒能倖免,雲頂峰高聳寒冷,積雪又多又厚的,尤其是迎風的東坡上,白茫茫的一大片,把岩石、灌木都覆蓋住了。
為了劉備的稱王大典,吳懿、吳班兩位大舅哥真賣力氣了,調集上萬民士卒、工匠、民夫,以及大量的建築物資,前後忙碌,日夜趕工,終於在三天前安排妥當了。
祭台築於山頂上,方圓百步,上下三層,每一層都遍插旌旗,按照五行方位,分成赤、青、白、黑、黃五色,迎風飄揚,頗為壯觀!
山上還修築了台階,碎石為基,黃土夯築,一級級的直通到山頂,兩旁也是密佈鐵甲軍,一手持長戈,一手握短劍……山坳、絕壁、懸崖等險要處,還專門派人看守,可謂萬無一失!
「劉皇叔萬勝!--劉皇叔萬勝!」
…………
在山腳下空曠處,還聚集了十數萬百姓,男女老幼皆有,都是來觀禮的,看到劉備的車駕過來了,頓時高舉雙手歡呼,聲音一浪高過一浪!
有人肯定問了,成都殘破,天寒地凍,百姓們無衣無食、飢寒交迫之下,對劉備恨的咬牙切齒,怎麼還跑來觀禮、歡呼呢?
這是吳懿、吳班兄弟的功勞,他們派人四處宣傳,凡是前來觀禮的百姓,每人發給大餅兩張、肉湯一碗,歡呼聲高昂的,再多給一張大餅!
城外難民眾多,整天飢腸轆轆的,聽說有大餅可以吃,紛紛的跑來觀禮了,與其說她們在歡呼劉備,不如說在歡呼大餅呢!
不過人們奇怪的是,車隊到達之後,遲遲不見劉備走下來,周圍反而站滿了士兵,手持著高大盾牌、鋒利長矛,圍了一個水洩不通,不知在搞什麼名堂呢?
很快有官員出來宣佈:『漢家以孝順治天下,劉皇叔感念祖先之恩德,在舉行稱王大典以前,要默念《孝經》七七四十九遍,以祈求大漢列祖列宗保護-國泰民安,蒼生多福!』
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當頭,這般大道理搬了出來,任誰也挑不出毛病,百姓們一邊啃著大餅,一邊耐心等待著!
大半個時辰之後,四十九遍《孝經》念完了,劉備果然走了出來,面色紅潤,精神抖擻,還向周圍百姓揮手呢,法正、龐統緊緊跟隨左右,並做出引路姿勢!
所謂念孝經之說,當然是拖延時間了,官員們趁機找來了郎中,救治昏迷不醒的劉備,好在郎中們診斷之後,發現情況並不嚴重!
劉備年過半百了,仍在日夜操勞政務,身子骨本來就弱,加之冬季寒冷、氣血淤積,大喜大悲、心神俱傷,這才吐血昏迷過去了。
不過兩口血噴出去,筋脈反而順暢了許多,郎中們又是推宮活血,又是銀針刺穴,很快劉備就甦醒過來了,不過還是傷了元氣,臉色蒼白如紙,手腳軟弱無力!
稱王吉時將至,劉備必須上山,祭祀天地、神靈、山川,又不能讓百姓們看出問題,以免的人心混亂,這該怎麼辦呢?
還是龐統有辦法,從吳夫人處討來一些胭脂,塗抹在劉備的臉上,做出『紅光滿面、精神煥發』的樣子,自己與法正跟隨左右,看似引路,實則攙扶……一路向山頂走去,果然沒露出任何破綻!
文武百官緊隨其後,也向山頂祭台走去,不過在登山過程中,卻發現了一點小問題--工程太糙了!
台階坑坑窪窪的,夯築的一點不平整,上面還有很多裂縫,有的乾脆用碎石湊合,硌的腳心生疼不說,還得高抬腿、輕落足,否則很容易摔個大跟頭!
祭台上也是如此,只是插了一些五色旗幟,其餘如白旄、黃鉞、編鐘、銅鼓、鬲、甗、簋、簠……等祭祀禮器殘缺不全,就連中間的青銅鼎也不是新鑄造的!
而是從一座寺廟借來的,用了幾百年的老古董,雖然讓人修補過了,仍有不少殘缺之處,以及深深的綠色銹跡!
這也不奇怪,當初曹操建國稱王,準備了一年多時間,可以精細施工,用心設置,而且朝廷府庫充盈,物資要什麼有什麼,加之有蕭逸指揮協調,自然辦的又順利、又漂亮了!
而從劉備決定稱王,到舉行稱王大典,只有短短的十幾天,就算文武官員們跑斷了退、累斷了腰,也難以準備的齊全!
何況成都殘破不堪,人力、物力、財力全都緊缺,能把大典辦成這個樣子,已經相當不容易了,可看在世人的眼中,不禁想起一個成語:沐猴而冠!
猴子穿衣戴帽,終究不是真人……賣草鞋的登山祭天,也展現不出王者威儀,命中八尺,難求一丈!
…………
「咚!--咚!咚!」
正當午時,劉備等人登上了山頂,在嘹亮的鼓號聲中,點燃了青銅鼎中的柴木,風煙升起,飄蕩四方,並以牛頭、羊頭、豬頭以及各種物品祭祀天地!
劉備三跪九叩,向天地、日月、山川行禮,祈求保佑,國運綿長,蜀中名士-譙周念誦祭文:
「惟建安十五年~十月十二日,荊州牧,兼益州牧-宜城鄉侯劉備,敢昭告於皇天后土,漢有天下,歷數無疆,曩者董卓,偽為亂階,自是之後,群凶縱橫,殘剝海內……
賴天子聖德威臨,人臣同應,或忠義奮討,或上天降罰,暴逆並殪,以漸冰消。惟獨曹操、蕭逸,久未梟除,侵擅國權,恣心極亂。
…………
高祖龍興,尊王子弟,大啟九國,卒斬諸呂,以安大宗。今操惡直丑正,實繁有徒,包藏禍心,篡盜已顯;既宗室微弱,帝族無位,斟酌古式,依假權宜:上臣為漢中王,統帥六師,討伐叛逆,撫臨四方,中興大漢!」
…………
「臣等恭請主公,進位漢中王,統領軍民,討伐國賊!」
「備無甚才德,請有才德者受之!」
「主公匡扶漢室,功德昭於天下,又是大漢宗親,帝室貴胄,進王位理所當然也!」
祭祀完畢之後,群臣奉上王冠、王袍、王印、佩劍等物,劉備假意推辭三次,而後接受下來,高高興興的穿戴上了。
接下來,冊封吳氏夫人為王后,劉禪為王世子,龐統、諸葛亮為左、右丞相,總領一切軍國大事,許靖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李嚴為中都護……其餘文武各有升賞!
又封關羽為前將軍,漢壽亭侯!
張飛為左將軍,新城亭侯!
趙雲為右將軍,永昌亭侯,另加虎威將軍銜!
魏延為後將軍,都亭候,領漢中郡太守!
「漢中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
「大餅!-大餅!-我們要大餅!」
冊封完畢,劉備與文武官員,站在祭台最高處,接受軍民人等歡呼,只見山下人頭湧湧,聲音一浪高過一浪,雖然其中有點雜音,卻也無傷大雅了。
可是聽著聽著,感覺有點不對勁了,隱約傳來了『嘎嘎』聲,又變成了『隆隆』巨響,似乎有什麼東西滑落……
「不好啦,雪崩了……保護好漢中王!」
「雪崩了,山下的快點逃命呀!」
有眼尖的人終於發現了,雲頂峰上的積雪,正在向下滑落著,而且面積越來越大,速度也越開越快……發出隆隆的巨響!
原來山頂寒冷,積雪常年不化,有的地方都能沒人頂了,而雲頂峰陡峭挺拔,周圍更是山巒起伏,還有很多的山谷。
士卒、百姓們大聲歡呼,聲音通過山谷迴盪,無形中擴大了數倍,結果就引發大雪崩了……
一處雪崩,處處雪崩,隆隆的巨響聲中,積雪從山頂覆蓋而下,夾雜著石塊、斷木、枯草……直奔山腳低窪處,那裡有十數萬觀禮的百姓。
…………
《三國誌-蜀書》記載:先主登山祭天,軍民歡呼如雷,不幸引發雪崩,大雪如潮,壓頂而至,山腳處被覆蓋大半!
幸有神靈護佑,先主與文武百官無恙,然軍民死者萬餘人,傷不計其數,哭嚎之聲震天,數十里外清晰可聞!
十二月十二日,宜祭祀、婚嫁、搬家……忌:破土!
破土、雪崩……出門果然要看黃歷呀!
而劉備稱王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四面八方,也傳到了劍門關,蕭逸的耳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