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易後難
書劍盛唐 by 斷刃天涯
2020-2-22 19:00
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易後難
李誠悠悠歎息一聲,緩緩的跟著等著他的太監去了。李世民疾走如飛,絲毫沒有停留的意思。李誠倒是不緊不慢的,緩緩而行。繞過兩儀殿,看見了皇帝讀書的甘露殿。
大殿正門下的台階邊,徐慧站在那裡,平靜的看著李誠走近。李誠微微欠身抱手:「見過賢妃殿下。」徐慧欠身回禮:「陛下在等著先生。」從稱呼上看,李世民態度還算好。
李誠信步往往裡走的時候,徐慧沒有動一下的意思,李誠只好停下腳步。徐慧一臉正色,深深道福:「先生為國不惜身,妾身敬服。先生不必驚訝,徐慧僅以自身言。」
什麼意思呢?我現在不是徐賢妃,我是一個尋常女子,所以自稱妾身,沒毛病。
「過譽了!」李誠微微欠身,邁步往前,徐慧側身後退,讓開道路。
這女人,有意思,還真的有心懷天下的女人啊。難怪,能得李世民的寵愛。
今天的朝會等於是李世民強行終止的,原因就是李誠說了一句「府兵制快執行不下去了」。這話,很嚇人!滿朝武,當時都嚇的失聲了。這李誠,真是不開口便罷了,一開口,嚇死人的節奏。
李世民一直覺得,李誠就是個小滑頭,比泥鰍都滑那種,但是今天這個印象被徹底顛覆了,李誠不是小滑頭。前提是他面對的是大是大非的問題,面對的是國家興亡的問題。
回來的路上,李世民得出了這麼一個結論後,再回憶過去,發現這個結論沒毛病。今天的事情,最初是和親的陪嫁,但是李誠卻引出一個工匠的問題。實際上這是個老問題,李誠很早以前就提過了。隨後提出的府兵制問題。
也就是說,李誠心目中,府兵制和工匠這兩者是等價的。這麼一個結論,太荒謬了。但是李世民又發現,這是唯一的解釋,否則無法理解,李誠為何會拋出府兵制的問題。這個問題太敏感了,關係到的不僅僅是皇帝,還關係到天下士族。
李唐王朝怎麼來呢?關隴軍事集團和山東士族的支持。這是李家王朝的基石,同時也是掣肘。天下沒有白來的好處,得到的同時必須付出。有的事情就是這樣,大家都知道,但是不會說出來,唯獨李誠給說破了。
就沖今天這一句話,李世民心裡給李誠打了一個烙印,豎子,忠臣義士之說,不虛也。
這要不是忠臣,這天下哪裡還有忠臣。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征,是忠臣麼?
是!但他們比不了李誠,他們不敢說出那句話。
看見李誠進來的時候,李世民有一種越發強烈的感覺,豎子,真拿自己當朕的子侄了。無怪別人都在討好太子和魏王,此子卻與雉奴、兕子為善。該因此子明瞭,此二者乃朕之最憐也。人,還是比出來的。
「豎子,大殿之上,口出狂言,作死耶!」李世民板著臉,語氣卻不凌厲。李誠懶洋洋的朝李世民抱手:「陛下,給口茶水喝先,說那麼多話,口渴的很。」說著一點都不客氣,自己動手,搬個墩子坐下。
李世民笑罵:「沒個正經的豎子!」說完靠著椅子背,看著李誠時心裡那個貼慰。
徐慧帶著兩個宮女進來,一杯茶端給李世民,一杯茶端給李誠。
李誠一點都不客氣,端起來喝一口,左右看看要放下茶杯,邊上的宮女把手裡的托盤送到身前。「真是的,弄張茶几很難麼?非要讓人站在邊上端著茶杯,顯得自己很有地位麼?」李誠放下茶杯,同時吐槽。
李世民聽了瞪眼看過來,徐慧在一拍噗嗤一聲笑了,李世民回頭看看徐慧:「愛妃,回頭讓人去自成家裡,把他的茶几端來放在甘露殿,以後他來了專用。」
「小氣!」李誠再次吐槽,李世民這次也不生氣了,呵呵一笑道:「豎子,死字怎麼寫,知道麼?」李誠聽了小拇指掏掏耳朵:「不知道,我讀書少。」
「噗嗤!」身邊站著的宮女笑的身子打顫,茶杯差點從托盤裡掉下來。
李世民目瞪口呆,隨即也笑了出來:「好好,不跟你生氣。說吧,為何在殿上說那話?」
「還不是被陛下和群臣給逼的麼?」李誠真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李世民都給震的身子一顫,稍稍停頓,眼睛慢慢的圓了:「何出此言?」
「道理很簡單,在臣看來,府兵制的問題是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來緩解的,但是工匠的技術外流,造成的損失是不可挽回的。兩者對比,重要性相當。陛下也好,群臣也罷,都覺得工匠就是一群會說話的工具,臣只好鋌而走險了。」
李世民緩了緩自己的呼吸,看著李誠慢慢道:「先說府兵制,如何解決?」
「土地資源是有限的,人口卻會不斷的上升,這是矛盾之一,其次是士族權貴,土地兼併,此舉與朝廷的府兵制相悖,矛盾之二。朝廷的稅賦收入與自耕農的減少,矛盾之三。」李誠繼續按照自己的節奏,條例清晰的往下說。
「好了,不用往下說吧了,朕都明白這些問題,你就說怎麼解決吧。」李世民的臉都黑了,這三個矛盾,一個比一個扎心。偏偏他看見了問題,還沒法根治。
「陛下別著急,聽臣慢慢的說完,千萬別打斷了。」李誠的語氣還是那麼欠揍,李世民深呼吸,往後靠,瞇著眼睛瞄著他:「好,朕就看你還能說出甚麼?」
「賢妃殿下,勞煩給拿一個餅來。」李誠很突兀的來了一句,徐慧楞了一下:「一個麼?不夠吃吧?」李誠笑道:「一個就夠了,不是拿來吃的。」
「哦,這就來。」徐慧匆匆而去,李誠閉目垂首,似乎睡著了。李世民也不說話,就靠著椅子瞇著眼睛,心裡卻在不斷的翻滾著驚濤駭浪。今天這番談話,會造成什麼影響,李世民都不敢去想。反正結果會很驚人就是了。
徐慧帶著宮女進來,托盤裡有一塊餅子,李誠及時的睜眼,看了一眼宮女送到跟前的餅子,淡淡道:「陛下,天下的利益,就像這塊餅子,臣吃一口,別人就少吃一口。以當下來看,這塊餅子呢,陛下吃了二成,權貴士族吃了六成。」
李世民突然坐直了身子,眼睛也圓了。李誠示意宮女把餅端著李世民,繼續淡淡道:「天下之財富,八成以上,集中在二成的人手裡。這個規律,不會變的。」
「是啊,餅子就這麼大,民戶只會越來越少,朝廷能收到的稅賦也就越來越少。」李世民總算是說出了一句心中憂慮已久的話。所以呢?
「餅子小了,就往大裡做就是了。一直以來,陛下不都是這麼幹的?只不過陛下的手段太過單一,不斷的對外用兵,那也是要朝廷花錢的。對了,控制西域,打通絲路,也是把餅子做大的辦法之一。」李誠說著忍不住自己就樂了,可不就是這樣麼?
「少廢話,繼續說,還有什麼辦法?」李世民的心跳有點不受控制的意思,就像是一座火山處在即將爆發的臨界點,不爆發就沒法平靜。
「臣的辦法一,宗室、士族、權貴一體納糧,二,改土歸流,三,興工商,四,開海。」李誠簡潔明瞭,說出了四個辦法。沒說一個,李世民的嘴角就抽一下。第一個能理解,執行太難,第二個沒聽懂,第三個太驚人,第四個有點朦朧。
每一次與李誠單獨奏對,這小子總是能搞出一些李世民眼前一亮的東西。這次也不例外,不僅僅是眼前一亮,還驚嚇不已。
看看李世民不說話,李誠呵呵一笑:「改土歸流回頭臣上一個奏本,執行起來不算很難。難的是讓下面的官員如何貫徹執行。興工商也不難,只要一點,提高工商業的社會地位。不要讓他們變成朝廷和權貴養的豬就行。至於開海,陛下已經看見好處了。」
李世民似乎聽明白了一些,李誠的意思,先易後難。
「說說改土歸流和開海吧,別的先放一放。」李世民在心裡比較了一下,把興工商給擦掉了。大唐為何來了那麼多胡商?不就是因為商人在大唐的社會地位低麼?唐朝以農耕為本,興工商說的簡單,操作起來難度太大。
李誠也沒打算讓李世民全部接受,至少現在是不現實的。就得等李治上台了,其他的辦法再慢慢的執行就是了。唐朝是漢民族化真正意義上的最後輝煌,李誠覺得有義務,幫助這個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時代延續下去。
「說開海吧,改土歸流回去寫奏本慢慢說。」李誠歪歪嘴,選擇題出了,李世民的選擇沒超出他的預計。先易後難吧,慢慢來,這事情記不得,治大國如烹小鮮。
「開海的好處,陛下已經看見了,不然不會讓臣走一趟高昌,回來後又留在長安休假。」李誠一句話,李世民的老臉紅了,瞪眼道:「豎子,朕是為你好。」
「臣明白,陛下待臣入子侄,臣自當以晚輩之心待陛下。」李誠的回答,讓李世民有一種渾身舒坦,就像馬殺雞之後的鬆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