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氏族志
書劍盛唐 by 斷刃天涯
2020-2-22 19:00
貞觀十二年的李承乾,達到了人生巔峰。長子李象的出生,給他加分甚多。三月,李象出生後,李世民特意下詔,天下囚徒降罪一等。內外官職五品以上子為父後者,各加勳官一轉。這個勳官沒有實際權利,但是有待遇。又大宴五品以上官員於東宮!
這個階段的李承乾,聲望達到了最高點。所有人都看好他,就算不看好的,也希望大唐的君主位子傳承不要出現任何風波。聰明人都看的很清楚,李世民要搞事。
不然也不會有李泰可以在大朝會的前夜,提前進宮過夜的待遇了。
有人會勸說,但是大家都知道,現在的李世民,不是以前那個剛登基的李世民了。
隨著國內大治,對外武功近似無敵,李世民的位子徹底的坐穩了不說。經濟上國庫充盈,就算是內府,也因為李誠的存在,變得滿滿當當。一句話,皇帝不差錢!
牛叉哄哄的皇帝不差錢了,想搞事,怎麼破?沒時代,自然無法吆喝一聲:在線等,挺急的!所以,這些大臣都只能冷眼旁觀,就當是看戲了。
志得意滿的李承乾,兒子降生之後,有點境界昇華的感覺。尤其是一群接一群的大臣往跟前湊的時候,李承乾找到了一點飄飄然的感覺。短期內李承乾還是很熱心的想做一個好太子的,不過他的好心情在看見李泰的時候,遭到了重創。
散朝之後,李承乾表情不悅的回到東宮,一干幕僚迎接之時,李承乾只是隨意的點點頭。李泰那個大胖子,真是太可惡了。
唐朝人還不明白,胖有多麼的可怕。胖甚至是一種福氣的象徵。
白松陵作為李承乾的幕僚之一,很自然的跟著一起走,還問了一句:「殿下為何不悅?」
李承乾看了一眼白松陵,心情好了許多:「物流一事,操作的如何了?」
白松陵送出去一個女兒,沒有得到預期的回報,最近一直在忙物流的事情。故意提問,就是想李承乾提問呢。
「回殿下,屬下只是對外放了一句話,不下三十家有意與東宮合作。」白松陵不免得意了起來,李誠的財神之名太好用了,只是放一句話,李誠出了個點子,有人要合作麼?就有這麼一個輝煌的結果。
當然,這個事情跟東宮是一點關係都沒有的,就是他白松陵私人的意思。
但是這長安城裡哪有不透風的強呢?白松陵把女兒送給李誠的事情,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不然李誠憑啥帶他玩?
「嗯,辛苦了!」李承乾也不多問,知道一切順利就好。話說,李泰的待遇,都趕上東宮了。要想滅他的威風,就得另外想法子啊。比如,東宮自己的錢袋子。
「白卿,孤欲往李莊,拜訪李自成,卿意下如何?」李承乾突然想到一個問題,那就是李泰是李誠的崇拜者,要不要從這個角度下手呢?
白松陵都準備告辭了,聽到這話不免稍稍沉吟道:「殿下,此事不急。還要看物流一事,運作的如何,再做定奪。」
「嗯,如此確實穩妥。」李承乾也沒往心裡去,在他心目中,對李誠還是有一定牴觸的。
不願意面對李誠的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李承乾是個殘疾人!
李誠是不不關心東宮和魏王之間的鬥爭的,從貞觀十二年開始,鬥爭開始激烈化。要不李誠為何死活要做水師總管呢?不就是想避開漩渦麼?
李世民一臉陰沉的回到後宮,內侍與宮女嚇的瑟瑟發抖,低頭避讓如受驚的鵪鶉。
楊妃是這個時候唯一能靠近李世民的女人,上前見禮之後,陪著笑道:「陛下,何事悶悶不樂?」李世民重重的哼了一聲:「來人,傳高士廉。」
楊妃立刻閉嘴,心中暗暗吃驚,什麼事能把李世民氣成這樣呢?聰明的女人,知道這個時候什麼該問,什麼不該問。這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閉嘴。
「朕無甚興趣,愛妃回去休息吧。」李世民奔著書房去了,那意思誰都不要來打擾他。
高士廉惶惶不安的來了,大朝會上,拿出氏族志來邀功,結果遭到了李世民迎頭一盆冷水。當時的李世民反應是,看了一眼氏族志之後,臉上的笑容瞬間消失,把書丟一邊,然後回一句:「再說吧。」
高士廉知道自己一定有什麼地方做錯了,但是錯在何處,心裡沒底。
得到李世民的召喚,高士廉步履如飛的來到書房,見了李世民躬身行禮:「微臣見過陛下!」李世民指著書桌上的氏族志,語氣不善道:「崔民干為一等,是何道理?」
「這!」高士廉明白了,但是無話可說啊?為啥無話可說呢?這事情其實說來話長了。唐朝初期的士族,四大塊。山東士族,江左士族,關中士族,代北士族。
進入貞觀朝以後,江左、關中、代北三地的士族,日漸式微,對朝局沒有太多的影響。但是山東士族則不然,通過聯姻的方式,依舊堅挺。
李世民首先的一干宰相,房玄齡、魏征都爭相與山東士族聯姻。
現實如此,你讓高士廉怎麼辦?在編寫氏族志的過程中,用到的人,意見非常統一。黃門侍郎崔民干為第一等!
面對無話可說的高士廉,李世民拍著桌子上的氏族志,痛心疾首的樣子道:「崔氏,世代衰微,全無冠蓋,而靠以婚姻得財,如何為第一?朕,不解人間為何重之?」
李世民開噴了,今非昔比了,皇帝老子有錢了,有錢還攥著刀把子,誰來都不慫了!
而且李世民說的也是事實啊,士族多有賣婚者。遠一點的有楊氏嫁給武士擭,近一點的有清河崔氏嫁女給李誠。不客氣的說,士族到了唐初,賣婚非常普遍。問題是,這個現象別人不敢去評價,只有李世民才能噴幾句。
高士廉其實很無奈,一邊是皇帝,一邊是與山東士族聯姻的重臣麼。得罪哪邊,日子都不好過啊。這是個燙手的山芋啊!
「臣惶恐!臣請卸職。」高士廉只好躬身低頭,但是不認罪,就算是被撤職,都不願意背這個鍋。反正沒有皇帝明確的指使,高士廉不打算去領會皇帝的精神了。
李世民給氣的,這傢伙真是啊,一點面子都不給朕麼?當初要是李誠編寫就好啊。貞觀六年,李誠還是個孩童呢。算了,不跟他生氣,你不就是不願意得罪人麼?朕無所謂啊!
「來人,傳房玄齡、魏征、馬周、長孫無忌、褚遂良。」李世民一口氣,把宰相班子叫來了一大半,等到這些人都到齊後,李世民敲桌子道:「不須論數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級,諸卿以為然否?」
李世民還假惺惺的問一句,換成別的事情,魏征還敢出來噴一句:「昏君!」但是這個事情,碰到了皇帝的底線,魏征直接低頭不語。
協助編撰氏族志的韋挺欲言又止,岑本直接低頭看新鞋子。
「呵呵,無人反對麼?朕便乾剛獨斷一回,皇族為首,外戚次之,崔民干為第三等。散會!」李世民霸氣的一揮袖子,群臣退下。
高士廉留在最後,他還是有點後悔,不該逼著皇帝把宰相們都叫來的。但是事情都這樣了,還能如何呢?李世民最後深深的看了一眼道:「好自為之!」
得,不能再錯了,捏著鼻子都得按照李世民的一件去辦。
李世民沒想到的是,如果歷史不出現偏差,到了武則天當皇帝的時候,氏族志有被改了一下。這都是後話了!
高士廉沒著急走,而是問了一句:「陛下,吐蕃使團三日後可至長安!」
這是正經工作了,李世民聽了不免皺眉道:「知道了!」
李世民為啥要皺眉頭啊,還能為啥呢?高士廉退下後,李世民立刻問了一句:「李自成在幹啥?」大太監立刻出現:「回聖人,在城外李莊避暑呢。」
「讓人盯著他,別讓他搞事。」李世民很擔心,李誠跟吐蕃之間就沒關係正常化過。
別看松州一戰打贏了,吐蕃也很快認慫。但是後續發展,並沒有朝著李世民希望的方向前進。牛進達奏報,劉蘭率三千精騎入吐蕃,半數疫病,不得不退回來。
這一下給李世民搞的很傷,三千壯漢,趁勝追擊,居然仗都沒打一下,就病倒了一半。當然了,牛進達這話有點誇張,但是三分之一是肯定有的。
吐蕃那個地方,本來就沒什麼吸引力,打算讓劉蘭去執行李誠的計劃又失敗了。李世民很不甘心,但是最終還是做出了傾向性的選擇。
長安城就在眼前,祿東贊在馬背上手搭涼棚,眺望長安巍峨的城牆。上一次來的時候,躊躇滿志。這一次來,帶著渾身的屈辱。不知道給吐蕃帶來屈辱的那個傢伙,此刻在哪裡?
李誠在哪呢?正在城門口的涼棚低下,手裡捧著茶碗,眼睛瞄著官道,表情不善。
裴行儉站在李誠面前,連連作揖道:「自成先生,自成先生,別叫屬下難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