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頭鋪就的離京之路
戰國魏武卒 by 酒中狐
2020-2-20 20:05
上午的太陽是那麼的明媚,扶蘇只覺得這太陽放射的光芒,卻是那麼的刺眼……就像是鮮血一般的模樣!
負責監斬的尉繚,高高的坐在臨時搭建的木台上。
木台已經被鮮血染紅了,台下更是仿若死狗一般的堆滿了屍體,這些人都是骨頭比較硬的儒士。
其等一直罵罵不休,尉繚才先行拿其等開刀。
見到公子的車駕即將到來,尉繚道:「開始吧!」
剩餘的兩三百人紛紛被軍士按著跪在地上,以三十人為一排的規模,排成了十行。
高台的搭建,正在渡河的木橋旁邊。
見到扶蘇的車駕已經到了對岸,即將踏上木橋。
尉繚一把拿起桌子上的斬字簽籌,全數拋灑在地,怒吼道:「時辰已到!」
三百餘軍士緩緩舉起了手中的厚背重劍,胳膊上的肌肉高高的鼓起,青銅長劍在太陽的照射下,折射著攝人心魄的寒光。
重劍舉過了頭頂,眼見是就要落下……
「等一下,刀下留人!」扶蘇開口高呼。
「斬!」
尉繚不管不顧,厲聲高呼。
三百重劍落下!
「噗噗噗!」
三百道鮮血宛若噴泉,染紅了涇河河水。
扶蘇頹然委頓在車駕上,雙眼無神的看著那數百具猶自還在抽搐的屍體。
尉繚這才起身,捋了一把被風吹亂的雪白鬍鬚,上前拜道:「老臣尉繚,見過公子殿下。」
「尉卿,尉卿!」
扶蘇隔著車輛的闌珊,揪著尉繚衣袖道:「尉卿,汝不該,孤已經喊了住手了啊!」
尉繚長歎一聲,道:「公子,老臣奉令而行。」
剛剛恢復了一絲力氣的扶蘇,再次頹然倒地。
就這樣,尉繚站在橋頭,扶蘇的車駕一半越過了木橋,一半仍在橋上。
不知道停頓了多久,尉繚長歎一聲,道:「公子,汝該上路了!」
「駕!」
車右揚鞭加馬,就待離開。
「尉卿,尉卿!」
扶蘇轉過身來,祈求道:「尉卿為了大秦已經奉獻了一生,孤不敢希求尉卿在做什麼,還請尉卿看在大秦幾十年來不離不棄的份上,多多勸諫父王,切不可因為一時受挫,而毀了萬世清譽!」
扶蘇在搖晃的車駕上,彎腰行禮,高聲道:「尉卿,拜託了!」
尉繚一聲長歎,道:「老夫出身魏國尉氏,自從來到秦國為官,至今已經四十餘年了,老夫的一身,全數給了秦國。
不消公子叮囑,老夫也會如此的。」
「那便好,那便好,」扶蘇道:「孤謝過尉卿了!」
尉繚揮揮手,馬車緩緩的前行,尉繚站在原地,看著漸漸錯身的扶蘇,忽然開口道:「老臣亦有一事相求,若是他日老臣老去,還請公子看在老臣為了大秦奉獻一生的份上,將老臣的遺骸送往尉氏安葬!」
扶蘇渾身一震,尉繚這是何意?
卻聽得尉繚歎息著說道:「故鄉的記憶已經漸漸模糊,老朽這一輩子怕是再也無法看到故鄉的風景了。
聽聞華國而今建設不斷,國勢蒸蒸日上,老臣夢中的故鄉,怕是再也找不到了。
唯有死後葬與故鄉,老臣才能尋找一絲那故鄉的原風景……」
扶蘇重重的點頭,這是一個為國效忠一生的老臣子的最後遺願,扶蘇焉有不允許的道理。
「公子請上路吧!」
尉繚站在一邊,看著東去的涇河河水,心中卻是隨著這河水,向東流淌,匯合了渭水,匯合了大河,直直來到了魏國,尉氏臨河,若是化成一尾魚兒,也將會在有一天,游回故鄉……
扶蘇漸漸的遠去了。
尉繚驀然轉身,衝著扶蘇的背影吼道:「公子!切不可再惹陛下動怒,昨日陛下又昏厥了!」
什麼!
扶蘇轉身,看著尉繚,滿臉的不敢置信,父王尚不到四十歲,正是春秋鼎盛的年紀,又怎麼會忽然昏厥呢!
尉繚言了一句,卻是閉口不語,默默的在一邊彎腰恭送扶蘇離開。
很多事情,就像是扶蘇的遠去一樣,隨著清風的消散,終將是再也回不來了!
就如這看不見摸不著的歲月,一旦離去了,就宛如尉繚的白髮,再也回不到青蔥年月了……
卻說韓奴。
當日他帶著九死一生的十萬士卒,待出了漢水沿岸的群山,已經變成了乞丐,整個軍隊攜帶的大型器械全部丟失,就連弓箭、箭囊、長戈等不好攜帶的兵器,也盡數被丟棄了。
翻過群山之後,乘著面前的城池不備,他帥著乞丐一般的軍卒,迅速奪取了城防。
補給了一半糧草之後,在城主府的庫房文牒之中,韓方圍攻函谷關的消息,被韓奴得知了。
一把火燒了縣城,韓奴向北方而去。
又奪取了數座城池,徹底補足了軍隊所需,如番泡製的將這些佔據的城池夷為平地,為秦國增添了幾十萬難民之後,在藍田大營之前,韓奴折道向東。
他已經得知,韓方奪取了函谷關的城防。
本來還欲在秦國腹地大肆破壞一番,只是這幾日周邊的郡縣防守的越來越嚴。
每一次攻伐都會折殺大量的軍卒,而庫房裡的文書,則告知著韓奴,秦國已經在調兵遣將,即將合圍了。
韓奴深知,若是再不離開,他麾下這五六萬人,將再也離不開秦國,終將化為一捧枯骨。
向東!向東!向東!
韓奴知曉,唯一的生機就在東方的函谷關處。
只要破開了函谷關周邊的秦軍,以自己和韓方的關係,韓方必定會救援自己的。
韓奴不由得再次為君上的心機折服,當初派遣軍士的時候,君上不待思索,就派遣了他們兩兄弟。
想來,君上必然是考慮到了一旦自己陷入險地,以他和韓方的關係,能夠不畏死前來救援的,必定只有韓方了。
跨過玄扈水,翻過誇父山,眼前就是桃林縣城。
城內駐守的卻是兩萬秦軍,其等正是函谷關外的秦軍。
為了防備背後襲來的韓奴部,秦軍特意選擇了在桃林縣駐紮。
後方,秦國的援兵已經達到了陰晉,陰晉前方就是風陵渡,若是讓秦軍趕到了風陵渡,順流直下,必將在韓奴之前到達函谷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