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5G時代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5G時代:生活方式和商業模式的大變革 by 龜井卓也
2020-2-17 18:51
主角的交替
通過前文的介紹,我們加深了對5G所具有的可能性及風險的理解。在本章,面對5G時代,我們圍繞應該做些什麼進行深入思考。
從通信運營商轉向中心運營商
在由4G向5G的革新過程中,最為重要的變化與其說來自技術方面,不如說在於商務模式。本書雖然反覆談到了B2B2X模式,但是其重大意義絕對不只是在以往的4G的B2C、B2B模式上追加了中心運營商。
此前,日本所有的通信運營商都推出了新手機和新的通信收費套餐。對廣告(CM)開展調查的CM綜合研究所定期發佈的用戶對通信運營商的廣告好感度排行榜中,在2018年度,第1位是KDDI,第2位是軟銀,第3位是NTT DoCoMo。三大通信運營商佔據了前3位。
實際上,KDDI已經連續4年雄踞榜首,2017年度第2位是NTT DoCoMo,第3位是軟銀。三大通信運營商已經連續2年壟斷前3位。2018年度的第4位是發佈招工廣告的Indeed,第5位是Y-Mobile。
而且,在Interbrand japan(世界最大的品牌諮詢公司的日本子公司)發佈的「2019年日本最佳國內品牌」(Japan's Best Domestic Brands 2019)中,第1位是NTT DoCoMo,第2位是軟銀,第3位是au(KDDI提供的電話服務),依然由三大通信運營商壟斷。第4位是recruit,第5位是樂天。
截至目前,通信運營商在社會上擁有壓倒性的存在感,不只是在通信行業,還長期以來一直雄踞生活服務產業主角的寶座。5G時代商務模式轉向B2B2X,此前一直擔當主角的通信運營商不得不退到後臺,中心運營商將成為通信的主角,這具有革命性意義的轉變。
通信運營商的重要性當然沒有發生變化,但是向最終用戶直接提供價值的主體變成了中心運營商。通信商務的成功與否將取決於中心運營商圍繞創新付出努力的程度,這對於通信運營商來說是重大變革。通信運營商已經走在了這一變革的前面,正在強化與中心運營商的夥伴關係,積極致力於為它們的商務革新做出貢獻。
積極主動活用5G
本書開頭已經提到2019年是「5G元年」。通過5G手機提供此前沒有享受過的服務體驗。
本書雖然介紹了5G時代技術和服務將會發生的變化,只限於理論,如果有機會親身體驗一下5G的話,就會使人深有體會。
5G的主角是中心運營商。即使是置身於通信行業之外的人,也必須考慮親身體驗一下5G,將由此得到的體會用到自己公司的商務中,並且為自己公司的客戶提供全新的價值。
不是被動地坐等5G所帶來的變革,而是積極主動地活用5G的中心運營商,才能成為新時代的勝者。這是我通過本書最想傳達給讀者的信息。
基本架構
前文雖然介紹了許多活用5G的案例,但無論怎樣講,5G都是由傳感器、雲、促動器(Actuator)構成的。
具體來說,用5G收集傳感器獲取的信息,在網絡邊緣或者互聯網的雲端那裡解析,將結果用5G反饋並驅動促動器這一流程。
雖然傳感器不斷多樣化、高級化,但最重要的是攝像機。要想測量溫度,雖然必須要有溫度傳感器,但是對著設置好的溫度計攝像並解析畫像也可把握溫度。如今,攝像機已經能夠取代大部分傳感器,攝像機就是多用途的傳感器。
能夠解析畫像並能大容量通信的互聯網,促進了攝像機向傳感器的功能轉化。監測人的可疑行為等只能是攝像機才具有親臨其境的現場感覺,所以作為5G時代的傳感器首先最好從討論活用攝像機的可能性開始。
在雲那裡,通過AI進行解析。
處理以攝像機為中心的各種傳感器得到的大量信息的技術是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這種計算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所以為了學習的處理要用雲來實現。
如果把學習之後的算法放到雲處,就能夠利用來自全世界的算法。特別是必須具備低時延性的用途,把算法納入設在傳感器和促動器旁邊的邊緣服務器,不通過互聯網利用邊緣計算將解析結果進行反饋是最為有效的。
在反饋之前,如果想要達到把結果可視化這一目的,利用監測技術即可。不過,達到操控具有高可靠、低時延要求的促動器這一目的,才能談得上是與5G相稱的活用。
促動器把汽車和機器人融合在一起,實現了連接服務。5G環境下網絡資源變得既充裕又靈活,在設計連接服務時通信將不再構成制約。
如上所述,傳感器、雲、促動器這些組件無須有意識地結合成一個整體運轉並實現連接服務,這就成為5G時代的基本架構。
中心運營商要思考,怎樣才能將自己公司的資產安置在這種架構上,以及如何連接服務才能革新提供給最終用戶的服務。
中心運營商應該採取的行動
那麼,具體來說,中心運營商採取什麼樣的行動才好呢?把在第2章介紹的NTT DoCoMo與電通的戶外數字廣告(DOOH)合辦的子公司LVE BOAD放在B2B2X的中心運營商位置,來具體想象一下吧。
首先,LVE BOAD從NTT DoCoMo採購5G通信,上傳廣告用的數字標牌就可以放置在任何地方。比如在廣闊場所及巨大建築物上的那種超大型的、在出租車的後部座位及電車上的小型且移動的,等等。可以有各種各樣,能夠根據各種環境使通信達到最佳化。
當然沒有佈線的必要,利用所有的軟件進行環境設定。只要是能夠容納一定數量視聽者的場所,無論在何處,都可以把該空間轉化為廣告媒體。
關於把數字標牌的設置場所轉化成生活流動線的潛在視聽者,從NTT DoCoMo的移動空間設計就能夠把握。在數字標牌上安裝攝像機,根據通行者的臉和服裝解析每個人的屬性也是非常有效的。
不過考慮到隱私問題,可以依靠邊緣計算僅把屬性的統計信息吸納到雲端進行,拍攝的影像信息自身能在邊緣捨棄即可。
如果把目標客戶向並非是其生活流動線的場所誘導的話,就把NTT DoCoMo提供的積分作為獎勵送給他們也是一個有效方法。如果目標客戶用得到的獎勵積分到某家店鋪購物,依靠來店識別的架構,能夠精準驗證廣告效果。並且,依靠非現金結賬在提高顧客的便利性的同時,還能夠免去在結賬櫃檯處排隊的麻煩。
這樣一來,LVE BOAD就能夠活用5G通信、邊緣服務器、最終用戶的數據、積分兌換、來店識別、非現金結賬等功能,就能夠為廣告主提供不再是單純的廣告,而是有助於其開展綜合性營銷的價值。
這個例子雖然是虛構的,但對中心運營商來說,推動其轉向充分利用最終用戶的大數據進行決策的數據驅動型經營,以及依靠獎勵來調動最終用戶,都是重大變化。
數據的管理和使用自己開展也可,交由通信運營商集中為客戶創出價值也可以,中心運營商要根據不同情況自己做出判斷。
以LVE BOAD為例進行思考:B2B2X模式的中心運營商應該如何革新自己公司的服務,如何與通信運營商開展協作。站在比如何使用5G更高的層面上,以如何為自己公司的顧客提高服務價值,如何推進數據驅動型經營提高經營效率為視點進行深入思考,才是最為重要的。
轉向一切皆服務型訂金服務
從軟件迅速擴展
上文介紹了商務模式,以及與通信運營商的協作方法,但作為中心運營商提供給最終用戶的服務的理想狀態,我提倡一切即服務(Xas a Service,XaaS)。
在第3章中介紹了出行即服務(MaaS),但是,它也是XaaS的一種。這個aaS的表達方式發端於軟件即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
在2005年前後,雲計算開始普及,不再是購買軟件包,而是採取了把在雲上開發的軟件經由互聯網作為服務來加以利用的方式。這就是SaaS。
對於用戶來說,已經沒有在每次軟件修改程序時都必須購買的必要,而是平時就能夠以低廉的費用利用最新版本。另一方面,對於服務提供商來說,也已經沒有必要再對各種版本進行管理,而是從收入難以穩定的「一錘子買賣」模式轉換為訂金服務模式(Subscription service,類似按月繳費,用戶根據不同期間支付服務利用費的方式)。
SaaS給利用者和提供商雙方都帶來好處,所以迅猛普及。微軟(Microsoft)的辦公軟件包(Office),以及奧多比(Adobe)的創意套件(creative suite)等這些快速普及的軟件包,如今都已經作為Office365和creative雲等SaaS型的訂金服務方式來提供。
不只是軟件,平臺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基礎設施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等,信息系統的構成要素都已經服務化,已經沒有必要在自己公司持有這些資產。這一思考方法擴展到信息系統之外,把所有產品作為服務來提供的方式被稱為XaaS。
不是提供資產,而是提供價值和成果
我們可以通過製造業的服務業化的例子,讓你方便理解何為Xaas。
在第2章對移動的介紹中,舉了數字後視鏡這個例子。它本身就是個「物」,是在購車時作為一個選項來購買的。但是,如果在這個數字後視鏡上安裝通信功能的話,就能夠作為輔助安全駕駛功能的「服務」進行提供。
這也可採取類似按月收費的方式。因為有了通信功能,既能夠自動更新固件(Firmware,是指設備內部保存的設備驅動程序),還能在日後安裝新的功能和服務。
對汽車公司來說,也可以將一錘子買賣轉為訂金,設計從汽車售出以後開始提供的收費服務。正如Microsoft及Adobe將銷售軟件包轉為提供SaaS而不斷髮展壯大那樣,各行業領域都具有依靠XaaS實現成長的可能性。
第3章所舉的小松遠程操控建設機械·礦山機械的事例也是同樣道理。小松作為建設機械廠家,此前的以售出機械就結束的商務轉為在銷售機械以後仍然為建設公司、採掘公司提供遠程建設服務、遠程採掘服務,通過提供這種形式的服務得到酬金,以此實現公司的發展。
建設機械及礦山機械具有因資源價格的變動致使需求發生重大變動的特徵,但是,通過向XaaS的轉化有助於獲取穩定的收入。
如今的時代,客戶不再要求得到資產,而是要求得到利用其資產所能得到的價值及成果。在5G所提供的將所有的物品常態連接互聯網這一環境的情況下,中心運營商必須考慮今後不應再把資產賣給顧客,而是將資產轉為XaaS,作為服務提供給顧客利用。
訂金適於XaaS型服務的收費方式。在降低顧客利用服務的門檻的同時,也能夠穩定自己公司的收入。所以,XaaS型訂金服務無疑將成為5G時代提供服務的最為理想的標準方式。
超越5G以及6G
實現1Tbps的數據傳送
本書雖然講述了5G所帶來的未來變化,但如今某些國家(企業)已經瞄準5G之後的「後5G」(beyond 5G)甚至是「後6G」,並開展了研究開發。無線傳輸朝著高速率、大容量的進化仍然是存在革新餘地的研究課題,「高可靠、低時延」「大規模同時連接」是作為5G之後跨越式的進化而提出的技術條件。隨著對其產業用途的開發不斷進展的同時,對其期望也將不斷提高。
2018年5月,NTT成功進行了利用毫米波工作頻段傳送100Gbps的試驗。這是在特殊的實驗室環境下,進行了10米距離的數據傳送。
作為朝著大容量轉化的做法,NTT開發並實現了OAM-MIMO這一新的多重空間技術。所謂軌跡角動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是量子力學領域表示電波性質的物理量,具有「擁有不同OAM的電波即使重合在一起也能分離」的特徵。使用這一OAM所具有的特徵,在同一時間同一頻譜確保更多的傳送路徑(數據通道),就是此處所講的被NTT開發出來的技術。
並且,NTT還在2018年6月發佈,該公司成功進行了在被稱為terahertz(THz)波段的300GHz成功實現了100Gbps的數據傳送。這是通過利用比毫米波工作頻段更高頻譜的電波確保更大帶寬的做法。
這一試驗使用了25GHz帶寬。而2019年4月分攤給通信運營商的毫米波工作頻段平均每個牌照是400MHz,由此即可看出NTT此次試驗使用了多麼大的帶寬。此次試驗的傳送距離是2.22米,可見,處理難以實現長距離傳送的高頻譜波段仍然任重道遠。
NTT開展這些試驗的目的在於,通過促進多重空間技術和活用更高頻譜波段技術的開發,以及這些技術的組合,將來要實現1Tbps(T是表示G的1000倍的單位)的數據傳送。
如此大容量無線通信到底用在何處?關於這一問題,雖然在如今就連5G的用途尚未確定的時候確實難以預估,但可以說,面向「後5G」乃至「後6G」,無線通信技術的開發正在穩步推進。
面向新的革新開始出發之年
美國也在朝著在6G時代仍然發揮主導作用這一目標,推進著相關研究。美國國防部的研究機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正在推進100GB/s RF Backbone這一工程,並且於2018年1月發佈了在洛杉磯市內成功進行了100Gbps的傳送試驗的消息。
DARPA在融合THz通信與感測中心(Center for Converged Tera-Hertz Communications and Sensing,ComSenTer)這一研究機構中圍繞如何將THz波段活用於移動通信系統展開了討論,他們將根據頻譜協同挑戰賽(Spectrum Collaboration Challenge,SCC)中最佳頻譜的算法作為重點推進工程,面向6G積極推進相關研究。
政府監管部門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也在面向6G的開發做著各種準備,2019年3月,完善了將包括THz波段在內的頻譜(95GHz~3THz)能夠限定用於實驗的相關制度。
雖然5G在絕大多數國家還尚未正式開始提供,但是,世界已經面向「後5G」乃至「後6G」展開行動。
正如本書開頭所講,通信量如今仍然迅猛增加。移動通信系統的進化將會產生新的服務和內容。這些新服務和新內容又對通信提出更高要求,促使移動通信系統不斷進化。
在現實社會,還有很多產品沒有實現電子化,如果想象一下那些產品實現電子化並不斷進入流通領域的社會,即使是5G之後的未來,對於通信的期望必將持續增強。
在日本昭和時代(1926年12月25日至1989年1月7日)開始面世的移動電話,進入平成時代(1989年1月8日至2019年4月30日)之後實現了朝著智能手機的迅猛進化,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並且,幾乎在日本進入令和時代(2019年5月1日— )的同時,5G時代也開始了。
在令和時代,移動通信系統將融入所有的服務和商務之中,智能手機等個人裝置只不過是其眾多用途之一。不應只是消極被動地消費5G,還應該將其作為給自己公司的服務及設備操控帶來數字轉換的平臺而主動思考、積極活用。
高通發出了5G成了發明的平臺(5G will be the platform for invention)這一明確信息。如今,已經為所有人提供了在5G這一平臺上創造革新性價值的機會,期望此前與通信一直保持距離的產業,以及尚未發現這一巨大商機的創投,充分利用這一平臺展開革新競爭。
我期望令和元年會成為未來的開始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