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危 險 通 告
正義永不決堤:水牛灣慘案 by 傑拉爾德‧斯特恩
2020-2-15 19:19
在我們第一輪對皮茨頓公司職員的取證結束後,皮茨頓公司不停提出要改動證詞筆錄中的用詞,儘可能長時間地拖延着筆錄的提交。到了再也找不到更多的不予簽署的藉口時,他們才終於簽署了證詞筆錄,法庭書記員將這些證詞筆錄提交到法院書記處,這些筆錄就可以供公衆查閱了。
《查爾斯頓公報》的邁克·懷特真是立馬就做出了反應。他的第一則新聞故事是基於卡米西先生的宣誓證詞的,他寫道,皮茨頓公司不再將這次災難定義爲天災。邁克引用了卡米西的原話:「儲水區是由人使用機器製造的,當然,這的確是造成災難的原因。」《查爾斯頓每日郵報》的新聞標題採用了卡米西的這一自認,「皮茨頓公司領導認可水牛灣地區的水壩造成了洪水事件」。
邁克的第二則敘事報道的標題是「皮茨頓領導耽擱了水牛灣事件的危險通告」。這篇文章發表於《查爾斯頓公報》的首頁,是根據我們對斯波特先生、唐·瓊斯的取證而撰寫的。
唐·瓊斯負責管理皮茨頓公司的所有選煤廠。我們第一輪取證的人員中就有他。他在作證中告訴我們,早在水牛灣地區發生災難的一年前,他就準備過一份簡報,「通告所有選煤廠相關人員,(聯邦安全)法律規定已提交審議並會對他們個人產生影響。」在這份簡報中,他特別說明了新的法規將「禁止封堵任何水流或者進行蓄水」的堆放矸石建造水壩的行爲。
在起草好這份簡報後,瓊斯先生履行慣常的程序,找到斯波特先生,將簡報報其批准。當斯波特先生看到這份簡報的內容後,要求瓊斯先生把所有簡報的複印件都找齊,一定不要發送出去。瓊斯先生按照斯波特的指示做了。他「談完話後,穿過街道回到辦公室」,「從信封裏拿出」信件並「把它們重新放回了文件裏」,再「把信封都扔掉了」。這發生在1970年的12月,水牛灣的災難發生前一年多。就這樣,「皮茨頓領導耽擱了水牛灣事件的危險通告。」
這些未發送的文件一直躺在皮茨頓公司的文件櫃裏,直到1972年2月28日,在水牛灣災難發生後兩天。瓊斯先生得知這次重災消息後,找到文件夾,取出警示信,向所有選煤廠的管理人員發送了這封信件。這一次,他沒有再等得到斯波特先生的批准。至少,這樣還可以預先防範進一步災難的發生。
像這樣本應當發放給選煤廠的重要材料最後被耽擱留在了皮茨頓總部的,類似的情況還有很多。在第一輪取證中,我們還發現了,在水牛灣災難發生前七個月的1971年7月,皮茨頓礦業集團負責工業管理和培訓的副總裁克拉克·託德,收到了美國煤礦局發來的、由英國人制作的小冊子。小冊子名爲《廢石堆以及攔截湖》,是英國爲防止另一次像艾伯凡礦難一樣的災難的發生而製作的。在這本冊子的介紹段落簡明扼要地警示道:「在所有廢石堆(矸石堆)和攔截湖(黑廢水的沉澱池)的建造和排水方面,都應當採取有效措施以防止湖內部的水量過多積壓。」
託德先生於是也將這小冊子的副本遞交給了斯波特先生,斯波特在讀完後又傳給了瓊斯先生。瓊斯先生向託德先生詢問,他是否能複印一些給各個選煤廠的經理們查閱。託德先生「質疑了未經允許下這樣做的合宜性,這個問題便擱置下來了。」
他爲何質疑這件事的合宜性呢?
託德說,他擔心這樣做會產生一些版權問題,「這是國家煤礦委員會的一個研究項目,冊子是一位相熟的煤礦局負責人送給我的,我真的不太清楚我們自己發放這個冊子是否合適。」
皮茨頓公司向國家煤礦委員會寫信請求獲得印發小冊子的授權了嗎?沒有。他們只是把小冊子又收進了文件袋,直到發生這次礦難。在水牛灣出事後的第五天,瓊斯先生到皮茨頓公司的複印部複印了數份冊子,發放給選煤廠的經理和工程師們。這時也就沒任何人再擔心版權問題了。
《華爾街期刊》也登載了一些向民衆介紹情況的敘事新聞。在災難發生時,《華爾街期刊》就進行了報道,在邁克·懷特對於宣誓作證情況的報道在《查爾斯頓公報》上出來後,《華爾街期刊》的記者馬上回到山谷地區進行報道的跟進,他用一整頁的篇幅報道了「生還者綜合徵」。在報道中他強調,災後的倖存者們將遭受精神痛苦和罪惡感,他還引用了洛根縣和明戈縣的心理健康診所真實見證了這些現象的醫生的陳述。現在《華爾街期刊》也對「生還者綜合徵」表現出了認可的態度,我希望皮茨頓公司的股東和管理層會很快意識到我們提出的精神損害主張的重大意義。
全國的電視新聞關於水牛灣案的相關報道也增加了皮茨頓公司的壓力。ABC電視臺的吉姆·金凱德在災後不久便從芝加哥趕來,想要沿着山谷上去拍攝水壩的殘跡。西弗吉尼亞州的警察阻攔了他的拍攝組。後來,他們沿着山後一條古老的運材車車道爬到了水壩所在的地方。就在拍攝前一秒,一個國家警衛隊隊員要求他們停止拍攝。他問道,你們是ABC電視臺的拍攝人員嗎?金凱德順從地按照事實情況回答了。警衛隊員說:「我是被派來阻止你們拍攝的。」說完,他看着山下面目全非的山谷,低聲說:「這下面就有我的家。你們繼續拍吧。」
金凱德繼續爲ABC電視臺對此次災難和後續情況進行了報道。他的報道迫使摩爾州長組成了特別委員會,並向公衆公開了一組資料,揭露了皮茨頓公司的安全設置的脆弱情況。接下來,ABC製作了一系列的特別調查報道,金凱德的「生命、自由和煤礦業的追求——ABC西弗吉尼亞近距離觀察」是系列報道的第一篇。1973年10月,這篇報道在ABC全國新聞節目的主要時段播出。報道揭露了以下事實:自聯邦政府在1969年通過《聯邦煤礦健康與安全法案》以來,皮茨頓公司預估應受到的罰款額已經高於200萬美元。然而,煤礦局的記錄顯示,皮茨頓公司從未支付過任何罰款。ABC甚至發現,就在水牛灣災難發生了一年半後,「在一個又一個山谷中,就在小城鎮、小村落坐落的水道上,附近的煤礦工廠仍然正對着這些水道堆積煤渣並攔水築壩,」一些煤礦公司仍然在拿人們的生命做賭注。
這一訊息對西弗吉尼亞州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他們之中的一些人還可能成爲我們案件的陪審員。一天,在我從查爾斯頓市回華盛頓的飛機上,一位在西弗吉尼亞商會工作的年輕人與我攀談起來。我告訴他自己正在代理水牛灣的案件。他說,「我非常同情山谷裏的人們的遭遇,他們經歷着痛苦。我希望你們能有一個好的結果。」但是他也說,自己作爲西弗吉尼亞商會的工作人員,他又不希望裁決皮茨頓公司賠償一大筆數額。「這會使得西弗吉尼亞州和州內煤礦公司的財富減少。」
於是,我忍不住向他解釋,裁決皮茨頓公司向水牛灣的倖存者們賠償一大筆錢,是增加了西弗吉尼亞州人們的財富。同時,我提醒他,作爲賠償金來源的,是皮茨頓公司的利潤額,而現在,這些利潤都流進了公司的外州股東口袋裏。這些收益人包括:J.P.勞斯,皮茨頓公司董事會主席,同時他還是皮茨頓公司的最大股東。勞斯先生離開西弗吉尼亞幾乎有三十多年了,他還保留着新澤西居民身份,但大多數時間都住在他佛羅里達州的家裏。卡米西先生,皮茨頓公司總裁,生活在他位於紐約州蝗蟲谷的長島的富麗堂皇的家裏。凱比利斯先生則住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市。斯波特先生住在弗吉尼亞州的但丁市。他們口袋裏的錢並不是西弗吉尼亞州人們的。
西弗吉尼亞州並不屬於本州人們所有,而是被外州的地主們控制和擁有。這裏是殖民地。一家本州的報紙在1974年的研究揭示了這一點:
州內2/3以上的私人土地都被外州的勢力羣體把持了。這些包括燃料、運輸和木材巨頭公司。他們所付的財產稅極低,榨取了西弗吉尼亞富饒的煤礦、木材、石油和天然氣產出。西弗吉尼亞州雖有着豐富的礦產資源,民衆卻嚴重貧困,這種驚人的落差就是以上那些人行徑的必然後果。
洛根縣的數據足以說明問題:全縣291,725平方米的私人土地,220,494平方米是由十家公司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