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劉秀改制
漢天子 by 六道
2020-2-11 17:44
劉秀橫下一條心,這次的朝議,必須通過改制,朝中的大臣們,也必須得全力支持改制。
大臣們誰都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出劉秀改制的決心,原本不支持改制的大臣們紛紛動搖,轉而支持改制。
等到天近傍晚的時候,支持改制的大臣已經達到了七成以上,另外兩成多的大臣還是持反對意見。
此時,包括劉秀在內,所有人都是連早飯帶午飯帶晚飯,顆粒未進,餓得前胸貼後背。
伏湛和宋弘舉目看看,見支持改制的大臣已超過七成,兩人對劉秀說道:「陛下,既然大多數人都已支持改制,那麼,今日的朝議,就到此為止吧!」
劉秀看了看他二人,正色說道:「改制,並非一人、兩人之事,而是要從上到下,全力而為,故,哪怕只有一人反對,也要繼續議下去。」
聽了劉秀這話,在場的大臣們面面相覷,支持改制的大臣們紛紛向反對改制的大臣投去不滿的目光,責怪他們,都到了這個時候就別再唱反調了。
原本伏湛和宋弘都是反對改制的,劉秀堅定的態度,讓伏湛退縮,思前想後,轉而支持改制。倒是宋弘,還在堅持己見,認為改制不妥,弊端太大,風險太高。
外面的天色已經大黑,滿朝堂的大臣就只剩下宋弘一人還在堅持己見,反對改制。
宋弘是大司空,雖然不掌兵,但掌管著水利、營建、工部乃至國庫等等,他若是不支持改制,對於改制的影響頗大。
此時,劉秀的目光落在宋弘身上,在場大臣的目光也同樣落在宋弘身上。宋弘則是端坐在塌上,眼簾低垂,如同老曾坐定一般。
賈復開口說道:「宋司空,現在大家都已支持改制,只有宋司空還在反對。」
宋弘撩起眼簾,看看賈復,又瞧瞧在場的眾人,反問道:「一項國策,是不是因為大多數人支持,我就一定要支持?身為大司空,是不是一定要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他的反問,把賈復問了個大紅臉,無言以對。朱浮淡然一笑,說道:「既然宋司空反對改制,那麼,宋司空可有替行之策?」
宋弘說道:「弘才疏學淺,並無替行之策。」
朱浮正要說話,宋弘反問道:「因為沒有替行之策,就要轉而去支持不合理之改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恕弘做不到。」
聞言,朱浮撇了撇嘴角,也沒詞了,轉而看向劉秀。劉秀拿起茶杯,喝了口茶水,說道:「宋司空。」
「微臣在!」宋弘立刻向劉秀欠了欠身。劉秀說道:「宋司空認為改制有風險,有弊端,我也承認,但當前之局勢,國庫空虛,入不敷出,東征、南征之將士,連戰連捷,勢如破竹,但卻面臨即將無錢糧可用之窘
境。事有輕重緩急,改制之事,已勢在必行啊。」
宋弘欠身說道:「陛下言之有理,但身為人臣,弘一定要盡到人臣之義務,飲鴆止渴,非救國之良策!」
聽聞他的話,劉秀露出無奈之色,在場的大臣們也紛紛暗歎口氣,這個宋弘,可真是個死腦筋啊。
劉秀是很欣賞宋弘,有時候也很欣賞他身上那股剛正不阿、堅持己見的勁兒。
可問題是你這股勁也得用對了地方才行,現在你堅持反對改制,但又提不出來更好的解決方案,那你的堅持,不就是冥頑不靈、迂腐不化嗎?大殿裡再次安靜下來,劉秀看著宋弘許久,見後者依舊是眼簾低垂,一副老僧入定的姿態,劉秀深吸口氣,拍板釘釘道:「改制之事,明日公告天下,於各州府、郡縣,全
面實施。」
「微臣遵旨!」在場的大臣們紛紛起身離席,向前叩首。
大殿裡,唯一還坐在蓆子上沒有動的就是宋弘。劉秀起身,深深看了宋弘一眼,什麼話都沒說完,轉身走出大殿。
到了大殿之外,劉秀深吸口氣,沉聲說道:「真是冥頑不靈!好在大姐當初和他沒有成親!」
以前劉秀是很喜歡宋弘的堅持原則,堅持己見,但今日,他對宋弘的表現實在是厭惡透頂,也失望透頂。
張昆躬著腰身,跟在劉秀的後面,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息怒,可千萬別氣壞了身子!宋司空向來都是這樣的脾氣,陛下也犯不上和宋司空置氣。」
「迂腐!迂腐至極!」劉秀面沉似水地說道。宋弘行事,向來謹小慎微,他之所以如此堅定的反對改制,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之舉。
堅持老祖宗的法度,哪怕出了問題,那也是下面的執行者的問題,和朝中的大臣們無關,更和他宋司空無關。
改變老祖宗的制度,不出問題還好,一旦出了問題,必然會成為千夫所指。
可是,當前的局勢,老祖宗的那一套已經行不通了,必須得求變。這個時候,劉秀所需要的不再是那些堅持祖制的大臣,而是需要能大刀闊斧,敢於改制的大臣。
在這樣的條件下,宋弘的治政理念和劉秀的執政方陣開始變得格格不入起來。
張昆就是個宦官,不會治國,也不敢參與,他只能見縫插針的奉承自己的主子。
他露出一副義憤填膺狀,憤憤不平地樣子,說道:「宋司空當眾頂撞陛下,和群臣唱反調,也的確是該罰。」
劉秀白了張昆一樣,笑罵道:「你懂個屁!」
敢於頂撞劉秀,敢於和劉秀唱反調的大臣多了去了,劉秀有厭惡他們嗎?
就拿董宣來說,當著劉秀的面,死活不給劉黃下跪認錯,好幾名內侍摁著董宣都摁不下去,最後劉秀非但沒有罰董宣,反而還重賞了董宣。
很簡單,董宣這時候的堅持是對的,人家在嚴格執法,劉秀雖為天子,但也挑不出人家的任何毛病,所以他只能賞,不能罰。
現在宋弘的堅持和董宣的堅持可不一樣,宋弘就是死守著舊法,即便明知道舊法已經讓朝廷陷入巨大的危機,他還是不想改變,這是讓劉秀難以容忍的。被劉秀罵了一句,張昆非但沒有露出緊張之色,反而還滿臉堆笑的連連點頭哈腰,說道:「陛下責罵的是,奴婢什麼都不懂,對於奴婢而言,只要能伺候好陛下,那奴婢就
是完成天大的事了。」
劉秀被張昆的話逗樂了,搖搖頭,說道:「去西宮!」
張昆應了一聲,叫過來一名小內侍,讓其先去西宮報信,恭迎聖駕。
今日的朝議開了一整天,後宮也都聽說了。陰麗華見到劉秀後,將他迎入大殿,問道:「今日的朝議,怎麼開了這麼久?陛下可是遇到難以處理之事?」
劉秀苦笑道:「是啊,的確是遇到了為難之事。」
他話鋒一轉,問道:「膳房還有吃的嗎?」見陰麗華不解地看著自己,劉秀摸著肚子說道:「我是一天都沒吃飯了。」
陰麗華讓雪瑩、紅箋、李秀娥去準備飯菜,而後詫異地看著劉秀,問道:「朝堂上,陛下和群臣都沒吃飯?」
劉秀攤著雙手說道:「沒吃飯,今日之朝議都開到了現在,倘若都吃飽了肚子,都有力氣拉東扯西,相互扯皮,朝議還不知道要議到什麼時候呢!」陰麗華愣了一下,忍不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有些埋怨地說道:「陛下年輕力壯,一頓兩頓不吃也沒關係,可很多大臣都已上了年歲,讓他們餓一天肚子,他們哪能受得了
?」
劉秀哈哈大笑,露出得意之色,說道:「今日推行的改制,阻力頗大,如果我不這麼做,恐怕也得不到大多數人的支持。」
他終究不是個暴君,不可能因為誰反對他,誰不支持他,就把誰拉出去打庭杖、砍頭,他只能通過大家一起餓肚子這樣的手段,來逼著大臣們就範。
這看起來挺幼稚,其實還挺有效的。
陰麗華笑問道:「所以,大臣們都因為扛不住肚子餓,最後都支持陛下的改制了?」
劉秀歎口氣,說道:「也有例外。」
張昆滿臉堆笑地說道:「貴人有所不知,宋司空到最後,還在反對陛下的改制呢!」
陰麗華哦了一聲,喃喃說道:「宋司空的為人向來剛正不阿,如果宋司空的心裡不認同改制,想讓宋司空妥協,並非易事。」
就拿劉黃看上了宋弘這件事來說,劉秀親自向宋弘提親,宋弘都不接受,如果換成其他人,估計早把自家的糟糠之妻休了,美滋滋的去迎娶堂堂的長公主了。
劉秀意味深長地說道:「剛正不阿,有時候也會變成冥頑不靈,不懂變通啊!」
他苦笑道:「易經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顯然,我們這位宋司空,他不喜歡易經。」
陰麗華忍不住莞爾一笑,說道:「陛下學通古今,令臣妾敬佩!」
劉秀眨了眨眼睛,一伸手,拉住陰麗華的手腕,把她拽入自己懷中,笑道:「麗華可是在取笑我?」
「臣妾不敢……」她話沒說完,劉秀的手已伸到她的腋下,陰麗華笑個不停,身子都快縮成一團。
張昆見狀,識趣地向在場的內侍、宮女們揮了揮手,屏退眾人後,他自己也悄悄退出大殿。
劉秀的改制,雖說宋弘一直持反對的態度,但最終還是強行推行了下去。
這次的改制,影響深遠,其中最重大的改革,就是裁撤了都尉。
以前,郡府是太守主政,都尉主軍,現在裁掉了都尉,郡府內就是太守一手遮天,主管一郡之地的軍政大權。
看起來太守的職權空前擴大,但實際上,太守的軍權是有名無實。
因為在劉秀的改制中,把郡府的郡軍,限制在千人以內,縣府的縣兵,基本全被裁撤了,所以,太守看似主管一個郡的軍政大權,其實手中根本無兵可用。
郡府若要徵兵,需要先得到州府的首肯,然後再由州府呈報朝廷,在得到天子的批准之後,方可執行。
除此之外,劉秀還將州牧之名改回為刺史。西漢剛成立的時候,就是用刺史之名,只不過到了漢成帝時,才改名為州牧。
刺,是監察之意,史,是天子的欽差、使者,刺史兩個字連到一起,就是皇帝親自任命的使者,到地方監察地方官員的意思。刺史最初的職責,就是代替天子,在地方上監察地方官員,舉其不法,平叛冤假錯案,說白了,刺史治下的州府,相當於州的最高檢察院,刺史對本州的地方官員,有監
察權,但無行政管理權。而州,也只是個監察單位,並非行政單位。
但刺史被改為州牧後,職權逐漸擴大,對地方官員已經不止局限於檢察權,同時還賦予了管理權。如此一來,州牧就成為整整一個州的最高行政長官、最高軍事首長。州府也由監察單位,變為行政單位。州牧完全主掌著一個州的軍政大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