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零二章 敕封與別離
漢末之呂布再世 by 回頭大寶劍
2020-1-28 17:42
從朝堂下來,呂布帶著蓋有天子璽印的聖詔,去到城外軍營。
由於昨夜的一場宿醉,以致日上三竿,都還有很多人沒有醒來。
呂布也不著急,先是在高順的陪同下巡視完一圈,等到晌午,諸將陸續醒後,才將他們叫來集合。
原野上,全軍將領到齊,士卒們也在各自將軍的統率下,整整齊齊的站成許多方陣,目光齊齊望向前方。
呂布喚來大兒子呂篆,將竹簡遞給他,意思不言而喻。
呂篆自是會意,雙手接過之後,將竹簡打開,他目光先是掃視了一遍,聲音朗朗,清亮中又不乏渾厚底氣。
「天子明詔,在此敕封諸位有功之士。」
「奉聖天子之意,封高順為征北將軍,箕陵侯,食邑萬戶!」
在無數羨慕的眼神中,高順大步走出,雙手抱拳,沉聲應下:「高順領旨謝恩!」
「奉聖天子之意,封馬超為征北將軍,昭武侯,食邑萬戶!」
聽得自己名字,馬超大步出列,臉上不掩鋒芒,同樣拱手抱拳:「馬超領旨謝恩!」
「奉聖天子之意,封黃忠為鎮南將軍,鄧侯,食邑萬戶!」
「黃忠領旨謝恩!」
「奉聖天子之意……」
「…………」
敕封的詔書,呂篆足足念了有大半個時辰。
不僅高順、黃忠、宋憲這些跟隨呂布多年的將領得獲賜爵,就連眭固、張青牛這些賊匪出身、半道子加入呂布麾下的將領,也都盡有封賞。
「眭白兔,你聽見了沒,老子也封侯了!哈哈哈……」
聽到自己的名字時,張青牛狂喜大笑,使勁搖晃著身邊死黨的肩膀,雖然只是個小小的亭侯,但在此之前,這是他是想都不敢去想的事情。
眭固也是一臉笑容,幾番生死,今日終成正果。
「父親,你在天之靈看見了嗎!兒子我啊,終於出人頭地了!」
毋丘儉跪在地上,眼含熱淚。
心酸的語氣,無不令人為之動容。
鬼曉得,他這年是怎麼從生死邊緣裡熬過來的。
敕封完武將,接下來就是文官。
文官的敕封大體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就是逄紀、陳宮等人,跟隨呂布時間久,又有過不少好的獻言獻策,他們這類人,要麼是躋身朝堂身居要職,或者是下至地方,任一郡之守。
總之,不會虧待了他們。
第二類則是王楷、賈逵之流,雖然沒有太多的建言獻策,但也有可圈可點之處,可以派到地方,做一方縣地之長。
第三類則是郭嘉、賈詡、司馬懿等人,由於他們之前明確表示了不想摻和朝堂政事,所以呂布只予以了閒職,食國家俸祿,但基本都不幹事兒,他們也因此樂得清閒。
至於最為重要的戲策,呂布準備等他出關以後,再徵求其意見。只要戲策開口,哪怕是三公九卿,也是板上釘釘,任其篩選。
「我等叩謝主公!」
敕封完畢之後,眾人皆是面向呂布而跪,誠心叩拜。
若不是跟對了主公,他們哪裡會有今日。
呂布看在眼裡,心中亦是感慨萬千,他朝跪下的眾將抬了抬手,語氣中觸動不已:「大夥兒都快些起來,這些年我們榮辱與共,生死同舟,若非有你們的鼎力相助,孤也不會有今日之輝煌……」
敕封完將領,呂布又拿出一卷竹簡,同樣讓呂篆繼續宣讀。
這卷竹簡的內容,大抵是關於底層士卒的最新政策。
從即日起,凡是想要參軍入伍的新兵,最基本的要求,年齡必須達到十六,而不是原先的十三。
軍侯以下的士卒,有超過四十五歲者,必須到各營主薄處登記,離營返鄉。
到時,可以憑借軍中開具的文書,回到祖籍所在的縣鄉,領取二十畝田土,以作耕地。另,從參軍之日算起,每有一年軍齡,便可多得十畝田土。
換算下來,只要不是四十歲以後才入的行伍,加上戰役中積攢的功勳所得,最少都該有百畝之地。只要勤加耕種,足夠幾代人衣食無虞。
先前聽得參軍年齡限制還好,當聽到年滿四十五歲就得強制退伍時,很多老卒頓時就忍不住了,大聲喧嘩了起來。
「大王,您這是嫌棄我們這些老東西了嗎!」
「我們還能打,我們還能再戰!」
「大王,請你不要趕我們走,我們想要留下,想要繼續為您效命,哪怕戰死沙場!」
「大王,大王……」
聲浪此起彼伏,連綿不絕。
這要換作平常,各營領軍的將領肯定是早就喝罵制止,甚至拿起鞭子狠狠抽上幾鞭,也不無可能。
但此時,所有的將軍,似乎都變得沉默了下去。
他們戎馬半生,從來都是居無定所,歲月和青春全都獻給了軍營。軍營與他們而言,才算是真正的家。
不少人的眼眶已經紅腫起來,有的甚至開始暗自垂淚。
平日裡,總覺得訓練辛苦,打仗更是拿命在拼,恨不得早些逃離這個束住他們的牢籠。
可如今,真到了要與軍營說分別時,他們才知道,自己心中是多麼的不捨。
呂布看在眼裡,但他不得不鐵石心腸:「這些年,你們跟著我呂布,辛苦了!如今天下已定,四海昇平,你們也該衣錦還鄉……」
「大王,我們不走!」
「對,不走!」
老兵們倔強得如同老牛。
老兵們固執己見,呂布卻並未就此鬆口,他大聲說著:「老哥們,看看你們的兩鬢,皆已白髮橫生。你們跟著我呂布征戰多年,如今我給不了你們高官厚祿,更不可能為你們賜爵封侯。我能做的,只是讓你們衣錦還鄉,回到老家能夠娶上一房婆姨,然後生幾個崽兒,好好的享一享福。」
「如若真是掛念呂某,那就等你們的崽兒長大了,到時也叫他們前來參軍,以報國家!」
說完,呂布便從高台轉身,再也不去看這些老卒。
四十五歲,在他們這個年代,已然算得上是長壽。
其中不少人,可能已經沒有幾年活頭。
呂布之所以遣散他們回家,是希望他們死後,可以葬在故土的青山之下,夜枕長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