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南北3
漢興 by 碩鼠就是我
2020-1-27 18:43
六萬大軍轉瞬之間就全部覆滅,其中絕大多數都被俘虜,雙方真正的傷亡全都微乎其微。
這場戰鬥讓華軍總參謀部欣喜不已——這正是他們在這場同室操戈的戰爭中所希望見到的最好結果——我們勝利了,敵人失敗了,但雙方流血都很少,不會因此引發不必要的族內仇恨。
對此,連範文虎這個棒槌在帝國內部的評價都變得好了不少——至少有不少將領認為這個人還算識時務。
至於範文虎之子,樊城守將范天順就讓華軍感到有點頭疼,這位大周的死忠率領兩百艘小型船隻向東突圍,但沒走出多遠就被華軍攔住,雙方在魚梁洲東南漢水江面上爆發激戰。
華軍出動九十艘乘坐火槍兵的大舢板應戰,范天順冒著密集的彈雨站在船頭大呼酣戰,周軍爆發出驚人的氣勢,不顧傷亡順流推進,華軍單薄的漢江水師一時之間居然沒法打退這次進攻。
雙方爆發一輪混戰,周軍用神臂弓和少量火槍與華軍對射,他們火力居於劣勢但局部兵力有一定優勢。
部分小船突破華軍阻截,繼續南下。
范天順並不知道他爹的主力已經被摧毀了,他還以為六萬周軍就在漢江下游與自己迎頭對進,只要突破這一帶的防禦,他還有機會與範文虎部會師。
這美好的設想很快就破滅了。
不是因為他知道了範文虎部的潰敗,而是因為他自己也無法突破華軍的阻攔。
華軍在前方不遠處,漢水較窄的江面上(這個地方就在劉玄德馬躍檀溪附近)拉起一道橫江鎖鏈,用以暫時阻擋周軍前進,與此同時,華軍還在漢水兩岸部署了大量野戰火炮,南山上的臼炮陣地也可以直接對江面射擊。
周軍擁堵在橫江鎖鏈前,范天順大聲命令麾下壯士使用大斧試圖砍斷鎖鏈,這一時半會當然無法成功。
大量周軍的小船(大部分也是舢板)成了靜止不動的靶子,兩岸華軍炮兵每一次轟擊都能打到一大片人,有些角度合適的炮彈甚至能打水漂一般在江面上連續蹦跳數次,一炮摧毀多艘船隻。
范天順的坐船也在這種致命炮擊中被擊中,一枚10斤炮彈直接從他的座艦舯部穿過,把這艘大舢板切成兩半,始終站在船頭鼓舞士氣的范天順猝不及防落入水中,他的將旗也一起跌落。
周軍最終也沒能把那道鎖鏈砍斷,華軍船隊解決周軍的糾纏,從後方追上來,一些華軍步兵也大咧咧站在江邊用火槍攢射。
失去將旗,又看不到主將身影,周軍最後的抵抗意志煙消雲散。
作為這次戰役的尾聲,范天順的運氣還算不錯,昏迷的他在戰場下游被華軍設置的阻攔網撈了起來,算是撿回一條小命。
……
襄樊之戰成了帝國與大周在江淮之間最大規模的戰鬥,在連續戰鬥中,華軍陣亡377人,受傷700餘人,總傷亡上千。
消滅周軍8萬餘人(不包含呂文煥和范天順招募的民兵、廂軍),其中俘虜七萬兩千。
總的來說,對於一場雙方出動十多萬兵馬的大戰,雙方流血數量都不算多。
徐世松對於這場戰役的結果憤怒不已,十萬兵馬幾天就消耗殆盡,這對兵力原本就捉襟見肘的大周來說實在是個令人難以接受的結果。
而且,襄樊淪陷,實際上已經使得長江天險不再可靠。
雖然徐世松及時撤退,把大部分新軍和數萬禁軍成功撤退到江南,但仍有部分生力軍沒能撤走,比如童貫、範文虎還有重新啟用的翁書平所率領的三萬禁軍,此時還在長江以北的重鎮安慶。
童貫和翁書平是在等待範文虎來會合的過程中被隔絕在江北的,此時華夏海軍的小型風帆炮艦部隊已經摧毀了大周的長江水師,與上游部隊會合後,封鎖了整個長江。
沒有水師優勢的徐世松就算想救童貫,現在也毫無辦法可言了。
1795年8月初三,華軍發起對安慶的總攻,攻勢開始二十分鐘後,得知自己的兒子並未戰死的範文虎打開城門率領部分守軍向華軍投降,華軍隨即進入城內。
周軍抵抗隨之崩潰,翁書平在安慶州衙向華軍投降,童貫則率領六百親兵嘗試突圍,被華軍炮兵擊殺。
這個太監成了這場戰爭中第一個為大周王朝殉死的高官。
華軍全取江淮之地以後,戰局已經變得十分明朗,二十多萬參戰的華軍損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大周禁軍已經損失了差不多十三萬人!
……
揚州。
這座城市坐落於江北,但卻是標準的江南城市。
即使大周全面蜷縮在長江以南的時候,揚州也能奇跡般的維持著昔日的繁華,原因很簡單,當初金軍打到長江邊上的時候,揚州軍民進行了堅決抵抗,雙方在城牆附近激戰八十天,金軍在即將破城的時候,收到了後方遭到蒙兀人襲擊的消息,不得不放棄進攻撤退。
這次撤退使得揚州成為一座英雄般的城市,而金軍以後則再也沒有來過這裡。
揚州與江南僅有一江之隔,本就是天下絕等的繁華之所,揚州之戰過後,江南但凡有點心氣的士子,都喜歡來這座大周在江北最後的城市定居一段時間,彷彿這樣就能抒發自己救國的志向。
這些人並未讓揚州城防變得更加堅固,卻實打實的讓這座城市變得更加繁華。
如今的揚州有人口80萬上下(包括城市周邊附屬的鄉村),是現今大周,估計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實際上徐世松也是從這裡撤退向江南的。
他本來想把揚州的人口一併撤出,不過揚州人並無這個打算,後來他又希望揚州人向四十多年前那樣堅決抵抗北軍的進攻,以拖待變。
然則,揚州人當時抵抗女真軍隊是因為韃子一路屠掠,各種駭人聽聞的滅絕罪行犯了一個遍,不抵抗,全城的人都要被殺戮,女子被辱為奴。
但華軍明顯不是這樣,他們從淮河一路行來,並未屠戮任何一座城市、鄉村。
被俘的大周官軍都好好的活著,只是必須承擔一些運輸和輔助治安任務。
連與戰亂相伴而生的盜匪,都被華軍剿滅不少。
何況,揚州是大運河進入長江的交通要道,最近十多年,揚州的經濟發展也有帝國與大周經貿往來的功勞。
揚州居民大多對華夏人很是熟悉,並沒有什麼隔閡。
因此這一次,英雄的揚州軍民並未抵抗華軍,而是在得到華軍第一軍團軍團長李井槐秋毫無犯的保證後,直接開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