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一章 我可憐的龍鳳胎啊!
我不是佞臣啊 by 千里風雲
2020-1-22 19:37
「陛下,我朝的鹽政......嗯,陛下和諸位大人總歸是知道的吧?」
看著一眾人傻眼的模樣,何瑾就為難地撓了撓頭。不知道給他們普及經濟學,是先從初級開始,還是直接從中級上手。
好在看到眾位大佬一臉忿怒的樣子,他就明白可以直接從中級開始了。
可為了心裡能更有譜兒,他還是挑中了馬文升問道:「馬部堂,不知可否先給微臣講解一下?」
相較於劉大夏、楊一清,馬文升還是比較好說話的。
不過人家老頭兒也不太高興,懨懨開口道:「我朝鹽政兩途並行,一是官賣制,另一便是開中法。」
「所謂官賣制,便是全國各大鹽場的灶戶,生產的鹽全都由朝廷收買處理。朝廷收來的鹽,運到各府州縣,按魚鱗冊派賣,計口徵收鈔米。」
「至於開中法,便是朝廷允許商人們,向邊鎮軍隊提供糧米、布匹,以及各種所需,作為對價,可以換取鹽引,到指定鹽場支鹽和販運鹽斤。」
說到這裡,馬文升還總結道:「如此官賣與開中相互結合補充,天下百姓皆可得鹽所食,朝廷亦掙解出極大的壓力,收取稅金,可謂盡善盡美......」
馬文升說完後,暖閣中除何瑾的所有人,都微微頷首點頭。畢竟從理論上來說,這種官賣同自由販賣的制度相結合,看起來的確無懈可擊。
首先全天下的百姓,都有朝廷負責發放食鹽,只需繳納稅金就有衙門派發嘛。要是你口味重,覺得還不夠吃,也可以從市面上買嘛,反正開中法就是允許商人販賣的,你愛買鹽也沒人管。
可何瑾看著眾人一副理所當然的神情,卻不由露出了悲哀的神色:老天的個爺啊,你們可真跟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想法沒兩樣,光想把百姓當莊稼一樣摁在田里,只進行光合作用就行了。
「馬大人,假如這官專賣和開中法,如此成功美好。為何京城天子腳下的百姓們,最近都快吃不起鹽了?」何瑾苦笑一聲,用事實來說話:「現實都擺在眼前,諸位難道還不覺得其中有問題嗎?」
這一點,也正是這些大臣們難以理解的。畢竟朝廷都負責專賣派給,且市場上也讓鹽商販賣,怎麼百姓們還都吃不起鹽呢?
更主要的是,朝廷收上來的鹽稅也是一年比一年少。再猛然對照起幾十年的鹽稅,才恍然發現簡直有天壤之別,想想都驚心。
「潤德,我等俱知你在商業一途別有建樹。朝廷的這兩條鹽政,你就大膽來分析一番。」弘治皇帝蹙著眉坐下了龍椅,語氣很是認真凝肅。
不過屁股剛坐下,他又一歎氣補充道:「放心大膽的說,就算說錯了,朕和諸位也不會怪罪的。」
「哦......」何瑾就真的點了點頭,得了保證後才言道:「回陛下,其實大明官賣法,早在百年前就已名存實亡。」
「究其原因,官賣的計劃經濟,根本幹不過市場經濟......呃,這說法估計你們有些聽不懂,我還是舉例子詳說吧。」
說著何瑾就撓撓頭,道:「就比方我還是在老家磁州,今年娶了一個媳婦兒,生了個大胖兒子,嗯,不對,是兩個,還是對兒龍鳳胎......」
一開口就跑題,眾大佬兒頓時就眼神不善了。
何瑾見狀,才趕緊改口道:「反正大概那麼個意思,就是家裡發生戶籍變動了......嗯,然後我想讓孩子吃上鹽的話,肯定要向州衙匯報戶籍變動情況。」
「戶房的書辦倒是給登記了,可還要上報典吏,典吏又要上報掌案司戶,司戶再上報判官,判官又上報知州......這一輪下來,估計小半年都過去了。好在這時候孩子還不用吃鹽,孩子娘有鹽吃就行了。」
聽到這裡,眾位大佬兒忍不住有些擼袖子。
何瑾見狀一個哆嗦,趕緊強行漂移將車拐回正道兒,繼續言道:「然後知州大老爺這裡呢,這裡還要上報知府,知府再上報布政使司,一直到了朝廷這裡,孩子估計都兩三歲了。」
「而且這還不算完,朝廷發現了變動後,又要通知都轉運使司,這樣又是一路路下來,才能到分派磁州的州衙......」
「這還是一路順暢,中間沒有吃拿卡要環節的情況下,我孩子估計已六七歲了。六七年沒鹽吃,能活下來真是奇跡......」
說完何瑾似乎還動了情,眼窩都有些濕潤,似乎在為自己不存在的龍鳳胎孩子心疼。可周圍大佬兒看著他擦眼淚的動作,臉色一下就全黑了。
不得不承認,朱元璋苦孩子出身,想讓全國百姓過上好日子的初心是好的。包括這些大臣們,也都想著官專賣制度,能保障天下百姓基本的食鹽供應。
可經何瑾這麼一分析後,他們就全明白了:官賣制太想當然了,理論上完美無瑕,可實際操作起來全是漏洞。
首先何瑾說的只是一家狀況,全天下那麼多的百姓,又有多少家庭狀況變動?如此海量的信息,想想就讓人頭皮發麻。
另外他還說的還是磁州州城,要是偏遠地區的農村,登記改冊和運輸方面無疑要再難上百倍,簡直就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別說明朝沒高速運輸物流和實時傳達的信息技術,就是在何瑾那個年代,快遞也得等個兩三天呢,還不能算雙十一等剁手節......
「所以官賣制雖表面上還在大明實行,但實際上早就名存實亡。反而那些部門還佔著茅坑不拉屎,盡想著禍禍大明的財政,欺上瞞下。」
「陛下和諸位大臣其實只要仔細想想,就知道這些傢伙歷年虛應了多少業績,騙了朝廷多少撥款......」
聽了這話,弘治皇帝的面皮開始發青,真正憋起怒火了: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發現自己雖高踞皇位,實際上竟是任人哄騙的天字號兒傻子!
那些官員們為了自己的利益,想盡辦法欺瞞虛報,而他就只能聽之信之。也由此,等何瑾戳破這等把戲後,被愚弄的恨意也就愈加強烈。
其他大佬兒用腳後跟兒一想,也知道何瑾說的是實情。但同弘治皇帝不一樣,他們更關注的還是市面上的鹽。
謝遷就在恍然間,開口言道:「不是還有開中法嗎?商人逐利而往,朝廷辦不周全的事兒,他們卻可謂無孔不入。」
「大明鹽政實施百年,也沒聽說百姓如何缺鹽的。想必就是開中法,彌補了官賣的不足吧?」
「開中法啊?......」
聽到換了話題,何瑾似乎才從心疼龍鳳胎的情緒裡掙脫出來,點頭承認道:「開中法最開始的時候,的確挺不錯的。」
「大明疆域廣博,東至遼薊、西至甘肅有九邊之地,還有福建、廣東、海南、雲南、貴州等地,均為重要的邊防之地。」
「且這些地方路途遙遠,道路崎嶇。運送軍用物資,不僅需要徵用大量的運夫,還要花費不少的路費盤纏。對於朝廷而言,實在不想背上這個沉重的包袱。」
「於是,太祖便沿用宋代的粟中法,發明了開中法。將這個包袱轉嫁給鹽商,通過這種形式,將鹽政與邊政有機地結合起來。」
直到這個時候,他的神色還是平靜的,繼續道:「如此一來,既解決了邊防的軍餉物資供應,又收到了鹽稅,可謂一舉兩得。」
可剛說完這句,他臉色隨之就變了,眼窩又開始濕潤:「可惜,大明實施開中法已百年,幾乎沒有任何變動。」
「流水方能不腐,積壓百年後開中法的弊端,自然已顯現。如今市面上鹽價居高不下,就是明證......」
緊接著,在眾位大佬兒猝不及防下,何瑾又哭嚎了起來:「我那可憐的龍鳳胎孩兒啊,好不容易靠著開中法吃了六七年鹽,結果又因鹽價奇高,眼見就要斷頓了......都怪我這個當爹沒本事兒,對不起我的一雙兒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