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南下
絲路大亨 by 克裡斯韋伯
2020-1-19 21:02
對於兩淮地區的百姓來說,1565年的秋天是一個不祥的季節,雖然天公作美,天氣不冷不熱,雨水也不多,是個難得的豐收年。但上至士紳,下至佃戶田客,每個人的臉上都籠罩著陰霾,每個人都知道一場大戰即將在這裡爆發,無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在加緊調整部署,轉運補給,為即將到來的決戰做準備。尤其是北軍,兩淮的冬天雖然難熬,但對於多半來自九邊地區的北軍來說並不寒冷,但冬天草木凋零,湖河乾枯,土地堅實,十分有利於北軍騎隊的行動,因此隨著北風漸起,草木枯黃,戰爭的鼓點又漸漸密集了起來。
宿州。
新任的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總督河南、山東、南直隸軍事譚綸長了一張儒雅而又俊秀的面容,這位在歷史上與戚繼光並稱的抗倭名將由於穿越者的關係,走上了另外一條不同的道路,當然,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進士出身的他先後在陝西、四川任職,內壓土寇,外御強敵,屢立戰功。1562年他被調任薊州,巡查當地的軍務,他善於訓練士卒,發現人才。嘉靖駕崩之後,裕王南逃,靖難戰爭爆發,胡宗憲南下,他升任左侍郎兼任右僉都御史,總督薊、遼、保定的軍務。上任之後他便力主先通過通商互市與安撫俺答汗,減小北方的邊防壓力,然後抽調九邊的軍隊南下,征討南方。徐階與李春芳採納了他的建議,派出幹員與俺答汗接洽,剛有成效,卻不想朱載圳的突然暴死讓局勢陡變,胡宗憲投降了南方並倒戈攻陷了兩淮重鎮淮安府。徐階不得不委任譚綸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總督河南、山東、南直隸軍事,率領大軍南下。
「南北相爭,首在兩淮,兩淮之根本,東在淮、揚;西在廬州。所以此番與南賊相爭,我軍應該先取淮安,還是先取廬州,請諸位各抒己見!」
屋內極為安靜,每個人都閉緊嘴等待別人發言,寬敞的堂屋裡,只有四角火盆中的木炭在辟啪作響。經歷了長途的南下行軍,每個人的臉上都寫著疲倦,為了爭取時間,譚綸嚴令各軍以最快的速度行軍,雖然沿途的州縣竭盡可能的提供了補給,但軍隊的減員是不可避免的,剛剛趕到蘇州就聽說要打仗,不少人的心裡都心懷猶豫。
「我知道此番南下,你們當中不少人都覺得已經是師老兵疲了!」譚綸稍微停頓了一下:「都覺得與其立刻進攻淮、揚、廬,不如先固守淮北,息兵養馬,等到來年春天再說。但你們有沒有想過?到了來年春天,春雨連綿,河流漲起來了,怎麼渡淮?怎麼南下討賊?難道要等到來年的秋後再打仗嗎?」
面對譚綸的詰問,將領們都低下了頭。一名面目粗豪的漢子站起身來:「督師所言甚是,但我等多是從宣府、薊鎮、大同、延綏等地而來,多的走了近兩千里,少的也有千里,早已是人困馬乏,人倒也還罷了,戰馬卻是早已掉了膘。沒有膘的馬還不如騾子,怎麼打仗呢?」
這個人的抱怨就好像打開了閘門,將領們的抱怨隨之奔湧而出,他們的抱怨大同小異,基本都是戰馬無膘,士卒疲敝,軍械多有缺乏,夫子逃散等等各種理由。譚綸倒也知道這些抱怨大部分都屬實,但相當程度上不過是借題發揮,因為按照當時的慣例,軍隊要拉出去打仗是要補發欠餉,糧菜錢,馬料錢等等花費的,按照原先的計劃,譚綸帶領援兵到了淮安後再補發,因為作為運河上的轉運節點,大量的物資和財富都存儲在當地的倉庫。可沒想到胡宗憲投降南方之後,倒戈相向攻陷了淮安府,裡面存儲的大量糧食、物資和金錢都屬於靖難軍一邊了。結果等譚綸趕到淮北穩定住形勢後發現要啥沒啥,雖然他發動附近數省的州縣竭力轉運,但十萬大軍的消耗何等驚人,也就能勉強維持,原先計劃中的犒賞根本不知道從何而來。
「你們這是想要犒賞吧?」譚綸的聲音打斷了將領們的抱怨。將領們交換了一下眼色,一個年級最大的將領大著膽子道:「大人,我等世受國恩,出兵討賊是本分,但士卒們卻不是,皇帝不差餓兵呀!」
譚綸點了點頭,他知道那個將領說的不錯,雖說朝廷撥下去的錢糧最後能有一半落在士卒口中就不錯了,但這筆錢糧是絕對少不了的,否則別想這些丘八賣力氣,就算現在拿不出來現錢來,至少也要把空頭支票給夠了。
「諸位,並非朝廷剋扣你們的錢糧,而是胡賊作亂,奪下了淮安府城,兩淮轉運的錢糧多半都在那兒,一時間調配轉運不及罷了!只要能夠打下淮安府城,難道你們還用擔心少了犒賞錢糧?」
聽了譚綸這番話,眾將頓時騷然,作為漕運總督的駐節之地,淮安府城倉庫的豐足的名聲他們自然都有所耳聞,聽譚綸的意思,難道打下淮安府城之後就任憑他們奪取不成?
「督師大人的意思難道是要先攻淮安府?」一名將領問道。
「不錯,諸位應該都知道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的道理,若想從河南、山東、北直隸等地調配錢糧,少說也得等到明年開春之後。可你們也知道南賊也在調配兵馬,何況開春之後若是下雨,又怎麼能發揮我方鐵騎的優勢?本督師覺得不如大舉南下,先取淮安府,以其錢糧犒賞將士,豈不更好?這裡本督師可以先把話說在前面,破城之後財帛資財盡分賞將士,朝廷一介不取!」
堂上頓時沸騰了起來,眾將霍的一下站起身來,齊聲道:「願從督師之命討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