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當世聖人
絲路大亨 by 克裡斯韋伯
2020-1-19 21:02
「項公是怕為淵驅魚吧?」周可成笑道。
「不錯!」項高也不繞彎子:「項某也知道清理拖欠錢糧利國利民,但能夠拖欠錢糧之人要麼是世代縉紳,要麼是鄉里之豪傑,皆是有力之人。眼下裕王雖然已經登基為帝,但大統仍在北京,若是——」
「項公!」周可成打斷項高的話頭:「這麼說吧,如果倚靠你說的那些人,我們下輩子也打不到北京去!這些人寫文章、吟詩詞、養瘦馬、做學問、當官都是一流,唯獨不知道如何治國治軍,亂世之中連只草雞都不如,離開了官府的保護,他們連自家的家奴佃戶都應付不了,又有什麼用處的?」
「可,可是沒有縉紳,沒有讀書人那又怎麼治理百姓,怎麼致太平呢?」項高急道。
「不用縉紳不等於不用讀書人呀?講談社每年培養出那麼多士子來,他們不是讀書人?」周可成笑道:「項公,你自己就是講談社的大祭酒,應該對自己的學生有信心吧?」
聽到這裡,項高眼前一亮,方纔他出於習慣性的反對周可成清理拖欠錢糧的策略,因為項高他自己就出身於縉紳階層,清理拖欠錢糧觸犯了縉紳階層的利益。但當周可成提到講談社,項高的態度就立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畢竟他身為講談社的大祭酒,這些年來周可成沒少分給他東番南洋的莊園、礦山航運公司保險社的股份,講談社大祭酒職務的薪餉也頗為豐厚,給項高帶來的利益遠遠超出了一個縉紳所能得到的。
「大人的意思是打算從講談社學生中選官?」項高問道。
「那是自然,我周可成打下的地盤,不用自家講談社的士子用誰的?」周可成笑道:「項公,你還記得當初咱們的人多考了幾個舉人,朝廷就派人來查七查八的,還要開革講談社士子的功名。現在風水輪流轉,輪到咱們蘭芳社當政了,我就從咱們的人裡面選官,那些縉紳老爺們一概不用!」說到這裡,周可成笑著拍了拍項高的肩膀:「項公,到了那個時候天下士子就都要求到你的門下,當你的學生了!你就是當代聖人,將來文廟裡也有您的一份冷豬肉吃呀!」
「哪裡,項某豈敢!」饒是項高的已經六十多歲,聽到周可成描繪的美好前景,也忍不住傻笑著憧憬起來,若是真的如周可成說的那樣,那些講談社的士子肯定會著書立說,把這位大祭酒吹得天上有地上無,項高百年之後的地位絕不會比朱熹低,甚至有可能把孟子亞聖的位置搶過來,獲得僅次於孔聖人的地位。這可比什麼莊園、礦山更對項高的口味。
「項公,項公?」周可成看項高站在那兒滿臉傻笑,神遊九霄,拍了兩下對方的肩膀:「您覺得清理拖欠錢糧的事情可行不?」
「可行,而且勢在必行!」項高的態度立刻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他堅定的點著頭:「請大人放心,老夫一定會把這件差使辦好,無論是誰敢於對抗官府,對抗朝廷的,便讓他粉身碎骨!」
「好,我就知道項公是可以倚重之人呀!」周可成大笑起來。
余姚三門謝宅。
一連幾天的陰雨,讓謝丕書房外的花圃有些殘破,不少嬌嫩的花卉被風雨打落在地,更顯得庭院裡落紅片片,就像謝家的家勢一般,風雨飄搖。
對於自家的家勢的低落,謝丕內心是早有準備的,畢竟自己父子兩代鼎甲,這種文運一直持續下去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所以他在母喪返鄉守孝三年之後,雖然朋友舉薦起用但他卻推辭不應,在鄉里修譜牒,創宗祠,置義倉、義學,拯貧病,造津梁,親自在宗學中講學,培養後進,為的就是為子孫後代積累各種資源。他相信也許謝家將來不太可能再出現像自己父子二人那樣的盛況,但余姚謝家這一個書香門第卻能長久的傳承下去,對於這一點謝丕是很有信心的。
但是這種信心在今年的春天被打破了,先帝駕崩,裕王南下在金山衛舉旗興師靖難,蘭芳社的大軍乘坐著如雲的舟船踏上了江南的土地,南十字星的旗幟伴隨著奉天靖難的大旗在天空飄揚。短短兩個月時間,蘇州、松江、常州、湖州、南京、杭州…一座有一座城市或者陷落、或者易幟,而朝廷的軍隊卻連戰連敗。對於眼前發生的一切,謝丕覺得惶恐不安,難道一百五十年前的那一幕又要重演了嗎?
和絕大部分江南縉紳一樣,謝丕以一種非常審慎的態度觀察著局勢的發展,畢竟他已經不是第一次和周可成打交道了,對方的強悍實力和膽大妄為早就給謝丕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如果說輔佐裕王登基,舉起奉天靖難大旗這種事他都敢做出來,屠滅掉幾家縉紳又算得了什麼呢?所以當王本固親自登門請其到軍中贊畫的時候,身為江南士林首領的謝丕卻稱病推辭了,不但如此,他還對族中子弟下了禁足令,嚴禁他們與這件事情有牽連。雖然族中子弟對此頗有微詞,但形勢很快就證明了他的遠見——幾天後便傳來消息,留都的新朝廷發出詔書列出了朝敵名單,當朝首輔徐階的名字便在其中,其家產全部被籍沒,留在故鄉的家族被連根拔起,發配到南洋的某個荒島上,生不如死。
新朝廷果決而又殘酷的做派讓謝家人罵聲不絕,但接下來王本固的慘敗讓罵聲又立刻平息了。謝家上下親眼見識了靖難軍的強悍實力,雖然沒人認為王本固能夠北渡錢塘直搗巢穴,但沿著錢塘江綿延十幾里的營寨和堡壘,還有十萬丁壯總不會是騙人的吧?可是一個上午就全垮了,逃兵把靖難軍的火器和戰象吹上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