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七章 科倫坡堡
絲路大亨 by 克裡斯韋伯
2020-1-19 21:02
錫蘭,科倫坡城堡。
依照五年前蘭芳社與葡萄牙人簽訂的條約,控制著印度次大陸和錫蘭島之間的保克海峽的科倫坡城被移交給了蘭芳社,這意味著葡萄牙人承認了他們與蘭芳社海上勢力範圍將以保克海峽為分界線劃分,保克海峽以東屬於蘭芳社的勢力範圍,以西屬於葡萄牙人。如果查看一下地圖將會發現葡萄牙人做出了巨大的讓步——他們放棄了整個印度次大陸東側海岸線的貿易權和航運權,其中包括恆河三角洲——這是當時全世界人口最稠密、物產最豐饒的地區,而且通過恆河水系,殖民者可以將自己的觸角深入到印度次大陸的內地深處。
葡萄牙人做出如此巨大的讓步不是沒有緣由的,五年前蘭芳社的艦隊在巴生河口贏得了決定性的海戰勝利之後,充分的利用了己方的海上優勢,對其在科倫坡、爪畦、加裡曼丹,蘇拉威西和摩鹿加群島貿易據點發動了一系列的突襲。尤其是科倫坡城,雖然突襲者沒有足夠的陸軍圍攻葡萄牙人堅固的城堡,但將港口內部停泊的數十條商船一掃而空,更糟糕的是,指揮襲擊者的杭杜阿將六條俘獲的商船裝滿石塊後沉沒在其內港狹長的出口。這樣一來葡萄牙人耗費了巨大心血建立的科倫坡城實際上成為了一座廢城——沒有了港口就沒法進行貿易,更沒法從海上獲得援軍,不管科倫坡城面朝陸地一面的城牆多麼堅固,也無法抵擋島上滿懷敵意的土著人的猛攻。與其困守孤城,坐以待斃,不如作為談判中換取其他方面讓步的籌碼。
葡萄牙人的讓步並不是無條件的,他們痛快的交出了科倫坡城,換來了在馬刺甲港三年貿易免稅,三年後稅率不超過百分之十五的條件,與此同時,周可成還做出不將科倫坡港對海方向設防的承諾。談判的雙方都很清楚,如果蘭芳社要繼續向西進攻,那麼科倫坡就是最好的前哨陣地,為了確保前進艦隊的安全,對港口增設炮台等各種防禦設施就是必然的行動。
在接下來的近五年時間裡,蘭芳社遵守了承諾,他們將在內港出口的沉船撈起,疏通了航道,加固了陸地一面的城牆,修補了軍火庫和修補大船的干船塢,但並沒有加強對海一側的防禦設施。打著南十字星旗的戰艦偶爾出沒這個最西端的港口,但他們來了又走,並未久留,絕大部分往來這裡的都是裝滿各色貨物的商船。
「還好,看來我們還沒有來遲!」看到科倫坡港燈塔的上空還飄揚著南十字星的旗幟,島津義久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能夠在十萬大軍的圍攻之下堅持這麼久,義弘殿下果然不愧為九州無雙名將呀!」織田信長笑道。
「信長殿下謬讚了!」島津義久趕忙恭謹的向對方欠了欠身體,雖然織田信長名下的領地遠不及在探題體系下的第一大藩島津氏多,但這些年來蘭芳社體系下的權力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衡量武士實力的不再是像過去那樣以大米產量為衡量單位的石高制度,對南洋的廣袤殖民地的開拓增長了這些年輕武士的眼界,像島津家兄弟這些早就在蘭芳社體系下效力的武士們更願意用年入來衡量一個武士的實力,而名下有十餘條大商船,在婆羅洲有若干種植園和礦山的織田信長,自然要比僅僅在本土種水稻的老款武士要有實力的多。作為島津家當主島津貴久的次男島津義弘,沒有繼承權的他很早就到了周可成麾下,周可成也給予了他豐厚的回報,讓其擔任了科倫坡總督之職。但錫蘭內地新近崛起的土著斯塔瓦卡王國完成了對錫蘭島大部分地區的統一,位於島嶼西南部的科倫坡堡就成為了斯塔瓦卡的下一個進攻目標。
作為古代世界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2016年斯里蘭卡有六萬平方公里,卻有兩千多萬人口),征服了錫蘭大部分地區的斯塔瓦卡人有十分充沛的人力資源,而且距離印度次大陸只有一海之隔,正處於海上航路的斯塔瓦卡人可以很方便得獲得各種軍事技術,戰象、火繩槍、大炮、騎兵各種一應俱全,而且來自印度的軍事顧問也提供了圍攻必須的各種指導。按照島津義弘發出的求救信上說的,斯塔瓦卡國王的大軍有十萬之眾,四百頭戰象,一百二十門大炮,光是搬運火炮和輜重的牛就有三萬頭,而城中的全部守軍只有六百人,除此之外還有大概一千名臨時武裝的市民。
第一個收到求救信的是駐守馬刺甲城的杭杜阿,他並沒有立即派出援兵,原因有二:當時正是八月,印度洋上是風浪最大的時候,派出艦隊將會非常危險;第二、馬刺甲當時也沒有多餘的機動兵力,爪哇島發生了新的叛亂,如果不能將其迅速壓服下去,整個馬來群島都可能陷入大規模的戰亂之中。於是杭杜阿向淡水發出請求援兵的使者,在他看來島津義弘應該可以撐到援兵明年開春,城堡裡的糧食和火藥都非常充足,而且葡萄牙人修建的科倫坡城採用了先進的城防技術:科倫坡面向陸地的東面牆段修築了許多形成夾角的突出部,南面牆段有大片湖泊和沼澤地保護。城牆雖然不高,但增厚的牆身和斜形牆面可以有效抵擋炮擊,密集的射擊孔和安放合理的城防炮平台更是讓它的防禦力倍增,斯塔瓦卡雖然數量上佔據絕對優勢,但也很難找到發揮數量優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