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七四章 何解與否?
妻為大都督 by 蜀中布衣
2019-12-22 19:11
折昭知道當朝宰相如此低下身段開口請求,實屬難得,而且以謝君豪這樣高傲之輩,此舉可以說已經是他能做到的最大限度了。
若是其他事,說不定折昭已經忍不住同意了下來,賣謝君豪一個人情。
然她清楚的明白自家夫君的脾氣,以崔文卿的性格,那是絕對不可能就這麼輕易放過高仕雨的。
故此,折昭輕輕歎氣,繼而正容言道:「謝相公,我家夫君文卿做事像來自有一套,即便是我開口請求,只怕他也不會同意,故而對於謝相公之情,我也是無可奈何。」
謝君豪一臉不信,冷笑道:「折大都督,崔文卿乃是你們折氏贅婿,你們夫妻之間夫卑妻貴,難道他還敢不聽從你的話不成?你就不要說笑了。」
折昭正色道:「夫君雖則乃我折氏贅婿,但我的確管不到他,就比如說這次他在宮門前鳴響登聞鼓,事先我便毫不知情,一切都是他自行為之。」
聽到折昭此話,謝君豪的臉膛神色不由有些陰沉起來,冷冷言道:「既然如此,那就請折大都督代為轉告崔文卿,倘若他願意私下何解,本官願意出兩萬兩銀子,權作高能的湯藥費,此乃本相的底線,也是難得的仁慈,還請崔文卿仔細思量了。」
折昭微笑道:「好,本官會如實轉告給夫君知曉,若沒有其他事,謝相公,本官就此告辭。」說罷抬手一拱,轉身去了。
望著折昭漸行漸遠的背影,謝君豪嘴角浮現出了一絲冷冷的笑意,這才拂袖而去。
回到府中,折昭自然將謝君豪的一番言語原封不動的告訴了崔文卿,末了笑問道:「夫君,不知對於謝君豪的要求,你意下如何?」
崔文卿捏了捏自己的下巴,沉思有傾,輕歎道:「兩萬兩,真是不小的數目啊,繞過高仕雨一條狗命,就能得兩萬兩白銀,想起來實在是太划算了。」
見到崔文卿怦然心動的模樣,折昭黛眉微不可覺的皺了皺,問道:「這麼說來,夫君你是準備同意呢?」
崔文卿苦笑道:「同意?呵呵,有那麼容易麼?現在整個洛陽城的百姓們都是知道這件案情,更密切的關注著此案的發展,你說如果我同意了與謝君豪之見的和解,百姓們會怎麼看?他們肯定會罵我是見利忘義的小人,到時候啊,用那些臭雞蛋,臭蔬菜扔我,豈不是麻煩了?」
「況且此案乃是官家親自下令查實清楚,若我中途與謝君豪和解,這不是打官家的臉麼?相信官家也會氣得不輕。」
「所以說,此案現在對我們已經是破釜沉舟般不得已之舉,必須要讓洛陽府公開審案,這兩萬兩銀子……哎!實在可惜了。」
說完之後,崔文卿不由鬱鬱一聲歎息。
見崔文卿捨不得兩萬兩銀子卻又不得已放棄的肉痛模樣,折昭不由「噗哧」一聲笑了。
笑罷之後,折昭眉梢兒有著一股少女般的動人風情,輕輕言道:「夫君,你那河東銀行在外放債可以說是日進斗金,難道還在乎謝君豪這區區兩萬兩不成?」
崔文卿失笑道:「河東銀行的錢再多,也是振武軍大都督府和河東路經略府的錢,屬於我的錢財卻是沒多少,況且這兩萬兩銀子乃是高能的湯藥費,若高能能夠得到這筆錢,對他來說當真算得上是一筆橫財了。」
「那你可否詢問一下高能的意思?」
「好,我這就去問問。」
說完之後,崔文卿又去找了高能,並分析了與謝君豪和解的利弊。
及至聽完崔文卿一席言語,高能想也不想就開口言道:「崔大哥,這件事你替我做主便是,不管是否接受謝君豪的和解,我都同意。」
崔文卿見高能不貪錢財,且這麼信任自己,心內不由一暖,嘴上卻是笑罵道:「笨蛋,這麼大的事情可以說是關乎到你一生,如果得到這兩萬兩銀子,你的人生將會出現很大的改變,可以說是一朝富貴,擁有旁人難以想像的財富。」
高能想了想,歎息道:「可是崔大哥,就照你剛才所言,如果和解的話弊端也是不少啊,而且還會開罪官家以及洛陽城的百姓,這麼一來,就等於將自己的名聲搞臭了。」
「對,所以說,這件事你最好是自己拿主意。」
高能微微頷首,思忖了大概幾息之間,猛然出言道:「崔大哥我想清楚了,這錢不能要,否則一輩子就是毀了。」
崔文卿讚歎笑道:「你能這樣想,著實難得,不愧是我崔文卿的好兄弟,高能,我可以答應你,咱們今後一定能夠賺的比這兩萬兩更多的白銀,豈能以眼下小利,放棄將來的偉業?!」
高能頷首笑道:「不錯,崔大哥,我相信你,就如你這麼聰明的人,將來一定會幹出一場豐功偉業的,只要跟隨你,說不定我高能也能夠青史留名。」
說完此話,兩人都不由相視大笑了。
※※※
待查清楚高仕雨綁架虐打高能之案後,洛陽府在十二月二十八日這天正式開始審問案情。
此案乃是由洛陽府尹、龍圖閣大學士包拯主審,御史台御史大夫武勳以及工部尚書南攻傑充當陪審。
案件關係甚大,可謂是最近洛陽城喧囂塵上的一件事,御史大夫前來陪審自然也是在情理當中。
而工部尚書南攻傑乃是謝君豪的親信,在謝君豪不便出面的情況下,就由他前來當作陪審。
辰時初刻,洛陽府尹包拯正式開堂問案。
因是公審此案,故而洛陽府破例讓百姓入內旁聽,示意律法之公正嚴明。
而崔文卿和折昭亦是早早到了,雖不能在公堂上擁有座次,但也站在一個便於觀案的地方觀看案件審問經過。
案件伊始,高能便向著包拯痛斥了高仕雨綁架毆打的惡霸行徑。
一番話說的時而慷概激昂,時而低沉悲傷,實在令聞者傷心,聽著落淚,讓人止不住潸然淚下。
不少旁聽的百姓們更是一個個連用衣袖拭眼,顯然對於高能的悲慘遭遇生出了感同身受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