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譯後記 - 再見,哥倫布 - 其他 - 免費小說 - 冰楓論壇

首頁 小說中心 A-AA+ 發書評 收藏 書籤 目錄

簡/繁              

代譯後記

再見,哥倫布 by 菲利普·羅斯

2019-12-12 17:44

  彭倫先生告知我要出美國著名作家菲利普·羅斯作品系列,其中包括我早年翻譯的《再見,哥倫布》。已經塵封二十多年之久的東西要重新出版的消息除了給我帶來不小的驚喜外,還勾起了對往事的回憶。二十多年前,自己還是個毛頭小夥子,有點初生牛犢不怕虎,看了《再見,哥倫布》後,很覺喜歡,便動手翻起來了,譯稿投了出去,均為出版社所拒絕,整整一年沒有結果,在極度失望中,多虧我的好友、中國社會科學院的錢滿素推薦,最終在中國社科出版社得以正式出版。
  現在想來,當初譯稿不被接受除了因為自己當時只是個無名小卒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那時改革開放政策實施不久,學界的思想還不夠解放。儘管國內譯界認識到菲利普·羅斯是美國二戰後一個不能不介紹的重要作家,但由於他的作品中含有些性方面的描述,出版社為了「避嫌」,幾乎沒有一家願意出版他的作品,因而當時在美國現代文學介紹中很遺憾地留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空白。
  歲月如流,二十多年的時光真是彈指一揮間,然而我國學術界和出版界經歷了滄海桑田的鉅變。當年的這些顧忌現在看來幾乎可笑到難以置信的程度,從把菲利普·羅斯的作品視為不敢觸摸的禁區到今天出版他的作品專集,見證了我國學術發展和翻譯事業進步。
  值得一提的是,菲利普·羅斯在這二十多年裡,正如他的老朋友艾倫·阿謝爾( Aaron Ascher)所評價的那樣,「這位七十多歲的作家仍然筆耕不輟,堅持不懈地向文學的巔峰前進……」,「即便現在,他也不停息」。當大部分作家可能隨著年事的增高而創作激情逐漸淡去,羅斯依然保持高產,其作品在力量和深度方面較之以前的著作也毫不遜色。他除了諾貝爾文學獎,已將一名美國作家能夠獲得的所有文學獎項均攬入懷中。在白宮,柯林頓總統曾親手為他別上美國國家文學獎章。他的作品全集被收入「美國文庫」,分卷出版。這等於宣告了他的作品也可以和梅爾維爾、霍桑、亨利·詹姆斯、司各特·費茲傑羅以及威廉·福克納等大師一樣成為經典。迄今為止,只有兩位作家——索爾·貝婁和尤多拉·韋爾蒂在有生之年享受過這樣的榮譽。
  《再見,哥倫布》是菲利普·羅斯出版的第一本書,由中篇小說《再見,哥倫布》和五個短篇小說組成。該書於一九五九年出版後,立刻引起美國文壇關注,當年即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
  羅斯雖是猶太後裔,卻在小說中冷靜而客觀地揭露猶太教義的陳腐和虛偽,尖銳地嘲諷那些維護傳統觀念的老一輩猶太人的保守思想和愚昧無知。多少世紀以來,猶太民族沒有祖國,家庭的紐帶,對許多猶太人說來,是關係本民族生存繁衍的大事。如同舊時代的中國,父母、師長是猶太家庭的霸主,晚輩只能惟命是從。然而在羅斯筆下,這一切都改變了:舊的宗法制度在崩潰,新的反抗因素在滋長。
  《猶太人的改宗》就是講述一個猶太兒童反抗母親和拉比的有趣故事。主人公奧齊聰明伶俐,愛提問題。他在上神學課時,對於耶穌誕生的大膽發問,似乎是為了維護聖經舊約中有關耶和華上帝的正統觀點。但是,問題出自一個孩子之口,既稚氣可掬,又異常尖銳,委實弄得那位賓達拉比狼狽不堪。最後,為了當眾證明「上帝無所不能」,他竟爬上頂樓以死相脅。讀者讀到奧齊的母親和拉比匍匐在地,向站在高處發號施令的一介稚童俯首聽命這一情景時,一定會忍俊不禁吧!殊不知,在這幕鬧劇的背面,大量的是新舊世界觀的衝突;這中間飽含了辛酸的眼淚,迴盪著痛苦的呻吟。
  在《愛潑斯坦》這篇佛洛伊德式的小說中,羅斯更是唯妙唯肖地刻畫了一個因循守舊的猶太怪老頭。他憎恨生活中的美好因素,對熱戀中的青年之間的愛撫不可忍受。尤為可笑的是,他有一個極端「潔身自好」的怪癖。受其影響,他的全家也多少沾有這一「潔癖」。不料一天,老伴在怪老頭身上發現一塊紅斑。家裡人以為這是老頭行為不軌沾上的有梅毒之嫌的毒瘡,鬧得天翻地覆。老頭一氣之下心臟病發作,在彌留之際,老伴兒和家裡人關心的只是如何除去這塊紅斑,對老頭的真正病症卻置若罔聞。這是對猶太家庭「神聖」性一個多麼有力的抨擊,對家庭成員間所謂的慈愛和溫情又是一個多麼辛辣的諷刺。難怪有些老一輩猶太人要對作者表示憤怒,斥他是個「反猶的叛徒」了。
  羅斯小說的另一主題,是當今美國社會內部貧富兩類猶太人生活方式的差別,以及新老兩代猶太人在宗教倫理和思想感情方面的衝突。
  《信仰的衛士》裡的馬克思中士是一位忠於職守的老兵。儘管飽經人間滄桑,他那顆猶太教徒的虔誠之心卻尚未完全泯滅。因而,當他遇上三個調皮搗蛋的猶太新兵後,就深深地陷入內心的矛盾之中——是聽任他們在宗教的幌子下做種種違反軍紀的行為呢,還是擺出上司的架子厲行督職?最後,一個猶太新兵的厚顏無恥迫使他不得不採取報復行動。但事後,他又受到良心的譴責,感到人生無常,盡是受命運的擺佈和愚弄。宗教在猶太人心目中本來有至高無上的權威。千百年來,猶太教一直是猶太民族文化、傳統、倫理、信仰的集中體現,也是猶太人和其他宗教的信徒之間流血衝突的根源。但到了今天,多數猶太人已失去了往昔的宗教狂熱和虔誠。誠然,他們仍做禮拜,過宗教節日,遵守宗教慣例。然而,僅此而已。猶太教作為猶太民族標誌的特殊地位已經一落千丈,它再也不是表達猶太人民族心理的傳聲筒了。這些戲劇性的變化,在《信仰的衛士》裡有很好的體現。這是作者從軍營生涯中獲知的直接體驗,值得讀者細細品味。
  現代美國社會中,猶太青年的苦悶,孤獨,以及他與周圍環境的格格不入,羅斯都在中篇小說《再見,哥倫布》裡作了深入的描繪,使這些衝突披上了哲理色彩。
  主人公尼爾·克勒門是位圖書館管理員,一個二十三歲的普通猶太青年。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他遇上了布蘭達·帕丁金,一位周身散發著新暴發戶銅臭的猶太富翁之女。尼爾一下子墜入了情網,布蘭達代表著一種他從未享受過的物質文明:金銀餐具、健身用品、寬敞的住房和豪華的擺設。他非常害怕失去布蘭達,但又從未認真考慮過兩人出身和經歷的巨大差別,以及思想上的鴻溝。青春、激情往往是熱戀中的青年常有的感受。尼爾就想閉眼不看現實,盡情地享受愛情夢境的歡樂。
  但是在另一方面,尼爾還是忘不了紐華克猶太人聚居區的格拉迪斯舅母。那裡有他所熟悉的一切,他的「根」也在那裡。當他知道布蘭達·帕丁金一家原先也住在紐華克,但現在又極力想忘掉這段往事時,他甚至對自己所愛的布蘭達也產生了怨恨。為了進一步點明尼爾與紐華克貧民窟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繫,作者還在小說中特地安排了一個富有象徵意義的黑人小孩。那孩子天天到尼爾工作的圖書館來,在高更的油畫前流連忘返。不知怎的,尼爾覺得在這大千世界裡,只有他與這孩子才真正心心相通。兩人都愛高更畫裡的世外桃源生活,但都無法擺脫現狀和命運的羈絆。
  毋庸贅述,故事的結尾當然是愛情破裂,情人分手。但這裡作者筆鋒突然一轉,不去寫失戀如何痛苦,卻著重刻畫起男主人公的心理活動來。在分手的那天晚上,尼爾站在布蘭達的學校圖書館窗前,望著自己的影子陷入了沉思。一陣惆悵過後,他逐漸感到這段破裂的熱戀並非春夢一場。至少,他對自己價值有了新的認識,這燃起了他對生活的新的希望。近旁櫃子上堆放得整整齊齊的新書提醒尼爾:猶太新年已經臨近,格拉迪斯舅媽正在紐華克盼他回家過節。自己的「根」還在紐華克,布蘭達一家與他並不屬於同一世界。到這裡,《再見,哥倫布》的意義就超出了一般戀愛悲喜劇的範疇。它成了一面鏡子,映照出現代社會裡,一個猶太青年發現自身和尋找人生真諦的歷程。
  《世事難測》在這本集子裡的情況比較特殊:它不以猶太人為描述對象,卻寫了一位義大利裔教師及其學生之間的恩恩怨怨。應該說,這也是羅斯熟悉的生活;因為在當今美國,大多數義大利移民的後裔(尤其是來自西西里的移民)是受歧視的。他們處於社會的中下層,與猶太人的交往頗多。
  這篇故事裡的「我」是一個涉世不深的青年學生。他在與兩位有犯罪前科的同學打交道的過程中,發現他們有兩個共同點——都愛掩飾自己的過去和都愛捉弄班上的老師拉蘇。拉蘇是位善良、正直的教師。他工作勤奮,待人寬厚,但令人不解的是:這樣一個好人卻事事碰壁,不僅成為學生作弄的對象,而且最終還被校方解僱。直到故事末尾,讀者才明白:這是因為他早年曾參加過進步活動,上了當局的黑名單。更令人驚訝的是,當權者的手簡直無孔不入,連那青年學生時代失手打碎玻璃這種區區小事都不肯放過,統統記入一生都跟隨著他的檔案中。羅斯在這裡借鑑了歐·亨利小說裡通常用的雙重結尾法,使讀者感到戲中有戲。
  美國猶太作家特別關注在民族融合過程中各種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識對猶太人價值觀的影響,擔心在同化中遭遇人性的異化。他們的理想是建立既能保持猶太特性又能享受美國文明繁榮的烏托邦,但猶太人來自歐洲歷史傳統的情感與美國文化中物質至上主義是矛盾的。
  這份情結在羅斯的《狂熱者艾利》得到了充分的表達。小說最初發表在美國著名的文學和政論雜誌《評論》上,後收入《再見,哥倫布》中。這篇小說圍繞著美國小康家庭社區的一所猶太學校的建立而展開。當地猶太人擔心這所「過於正統」的學校會引起非猶太人的反感,使他們慘淡經營的和睦關係毀於一旦,遂委託猶太裔律師艾利來處理此事,希望將新來的猶太人趕出小鎮或將他們的一切活動限制在學校區域內。他們尤其不能容忍學堂的猶太教師戴著鑲邊的黑色禮帽、穿著長襟黑色的禮服在小鎮上走動。這一猶太教的傳統服飾如今代表著「歷史」和「極端」,與二十世紀的美國社會是格格不入的。夾在公務職責和同胞感情之間,主人公艾利在經歷了一系列談判挫折與心理煎熬後,終於替鄰里們打贏了一場看似勝利的「戰役」,自己卻幾近「精神崩潰」。那個猶太教師的黑衣是脫下來了,但那片黑色卻已經深入到他的內心。
  這是一場「本地人」與「外來者」的衝突,一次「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同化」與「反同化」的交鋒,它為所有猶太人或許還有更多處於「熔爐文化」中的民族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面對強勢文化,如何守住自己的根?
  羅斯作品裡雖多象徵,但他的基本創作風格仍是寫實。細膩動人的環境描寫,典型的人物性格衝突,使羅斯小說充滿了活力和生命氣息。美國評論家馬文·默德里克(Marvin Mudrick)曾這樣說過;馬拉默德、索爾·貝婁和菲利浦·羅斯都像福克納一樣善於敘述故事。但比較起來,還是羅斯的敘述最逼真、最細膩、最能打動普通人的心。這方面的一個很好例子也在《再見,哥倫布》內,當主人公尼爾走入布蘭達家的地下室時,作者對裡面的陳設作了如下的陳述:
  「我(尼爾)在樓底下打開燈,對眼前出現的景象,並不感到驚異:松木壁板、竹製傢俱、桌球檯、像鏡子一樣鋥亮的酒櫃,上面堆放著各種樣式和大小的直口杯、冰淇淋桶、圓酒瓶、混酒皿和玻璃棒、高腳杯、法國大杯,……總之,酒宴席上的一切器皿,應有盡有,收拾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這些器具只能出現在一個從不款待酒友的富翁家的酒櫃裡。這富翁自己也不喝酒,每隔數月,當他在飯前偷偷地喝下一杯桂松子酒時,總要遭到妻子的白眼。」
  多麼詳盡的細節描寫!這不禁使人想起狄更斯和福樓拜。在今天西方小說內反現實的荒誕之風盛行,類似海勒《第二十二條軍規》那樣光怪離奇的作品逐漸成為現代派小說主流的時候,羅斯卻堅持寫實風格,其原因是他對時代有獨特的理解,他對時代的反應也與眾不同。當然,由於種種限制,這種反映不可能很完善。總而言之,羅斯的基調是灰暗的,充滿發達工業社會裡普通人的失望、彷徨和透骨的淒涼。
  談起羅斯的藝術風格,就不能不涉及到他的語言特色。猶太裔作家向來以幽默、尖刻著稱,羅斯的作品更是俏皮而不傷風雅,嘲諷而不露刻薄。人們很少在他的小說裡看到無聊的笑話或裝腔作勢的賣乖。這裡特別值得提一下的是羅斯異常豐富的詞彙。有人在對他作品做仔細分析後,曾將羅斯的文字語言分成四個層次:小說的敘述語言(標準語言),小說裡各類人物在家中使用的意第緒語,大城市喧鬧的街上常聽到的美國俚語,以及猶太宗教儀式上使用的希伯來語。在《再見,哥倫布》和其他幾篇小說裡,這四類語言的交替使用往往隨著場景的變換和人物的行動錯綜交疊,構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猶太民族的風俗畫,令人目不暇給。
  菲利普·羅斯一九三三年出生,現已到古稀之年;而我自己也過不惑之年,垂垂老矣,這二十多年來自己在學術研究沒有間斷過,也有所獲,但主要從事的是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研究。雖然如此,還是在忙中抽出時間把以前的譯作重新看了一遍,作了些文字上的訂正。在這次校對過程中,發覺當年把該書裡的最後一篇小說《狂熱者艾利》給漏譯了,今由我的研究生張迪補上。張迪外秀內慧,好學不倦,從事西方文學研究多年,譯文流暢,文筆優美。以上對菲利普·羅斯生平和作品的評述,均含有她的研究成果。
  羅斯小說的語言特色,增強了作品的藝術魅力,但也為翻譯帶來了不少困難。在本書的翻譯中,儘管譯者作了很大努力,為一些詞語踟躕徘徊,費盡周折,但其成功程度如何,還有待讀者的鑑定和指教。
俞理明
故事梗概
  《再見吧,哥倫布》是美國當代著名小說家菲利普·羅斯的成名作。它發表於1959年,獲1960年全國圖書獎,後來又攝製成電影。
  小說描寫猶太青年尼爾克魯格曼如何巧遇美麗的猶太姑娘布倫達帕蒂姆金,愛上了她,最終又不免失去了她。在這部小說中,羅斯塑造了四十多個人物形象,記述了紐華克市幾十年間的變遷,最初的愛情故事展示了猶太人的生活,並進而成為現代美國社會的一幅全景圖畫。
  作者採用現實主義手法,注重真實細節和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文字簡潔,人物栩栩如生,幽默、反諷手法的運用尤為故事增色。
美麗的風俗畫 悽婉的戀情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