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文丑坐堂 - 回到三國打天下 - 穿越架空 - 免費小說 - 冰楓論壇

首頁 小說中心 A-AA+ 發書評 收藏 書籤 目錄

簡/繁              

第238章 文丑坐堂

回到三國打天下 by 天翔

2019-11-30 15:58

看到城中的郡國兵警惕性都很高,認出是自己了才開城門,老劉很高興,於是便縱馬進了城門,勉勵了守城士兵幾句,然後在那名縣尉的帶領下,前往城中的縣衙。

還沒到縣衙呢,縣令也帶著幾個士兵向城門方向跑了過來,雙方正好在大街上遇到了,縣尉急忙上前對縣令到:「稟報大人,是刺史大人到了,我已經把大人接進城了,正要前往縣衙呢。」

一聽是刺史大人到了,縣令急忙上前給老劉行禮道:「不知是大人到了,下官有失遠迎,還望大人恕罪。」

老劉急忙把他扶了起來,然後道:「我這次來,本來也不想驚動你們,只是今天天色已晚,錯過了過夜的地方,沒辦法,只好到城裡來歇息一晚,還請二位給我們安排一下,明天一早我們再到縣衙說話如何?」

「是,下官這就去給大人安排歇息的地方。」縣令說完,便急忙派人去縣城中的館驛把房間都收拾出來,讓老劉他們前去休息。

縣令與縣尉親自把老劉等人送入館驛,關羽和張飛等人自去安排親衛隊員放哨站崗,館驛中的廚師知道今天來了貴客,都被叫起來為老劉他們準備飯菜,忙活了半天,老劉等人才吃上了晚飯。

看到縣令與縣尉還在一邊候著,老劉便讓他們回去了,今天晚上自己就在館驛中休息了,明天上午,自己會去縣衙轉轉,看看如今右北平的漢人與烏桓人相處的如何,是否做到了老劉當初預想的那種互相融合的結果,要是做到了,那右北平太守時風與都尉鄒靖的職責就算完成的很好,否則,老劉就會督促他們盡快將民族融合的問題解決好,這樣才能使幽州各地的百姓都能其樂融融的生活,更為將來平定北方後如何與那些外族相處做好準備。

第二天清晨,一大早縣令便帶著縣尉、縣丞等人,前來館驛迎接老劉等人前往縣衙,老劉他們早就吃過早飯了,於是留下關羽和太史慈帶著親衛隊員去城中的校場操練,老劉則與其他幾人跟著縣令去了縣衙。

路上老劉問起縣令的名字,縣令聽到大人問話,趕緊上前答道:「回大人的話,小人姓于名清,乃是遼東人氏,縣尉是跟隨大人從薊縣過來的,姓董名路,而縣丞是太守時大人從土垠派來的,姓高名頌,我們幾個在無終已經有一年多了。」

原來他們幾個都是從外地派來的,不過從街上百姓的情形來看,無終的治安與城防做的都很好,百姓安居樂業,城中也似乎沒有什麼大的紕漏。

到了縣衙之後,於縣令趕緊請老劉到客廳中坐下,他則與縣尉縣丞在下首作陪。

老劉問起目前無終城中烏桓人與漢人相處的情況,縣令於清道:「回大人,自打右北平郡在去年被大人率兵攻下來之後,由於太守時風時大人原本便是本地人,他又長期擔任烏延部落的軍師,所以本地的烏桓人和漢人都很相信他,而大人要求我們地方官府也對烏桓人一視同仁,把他們當成自己人一樣看待,所以我們也一直沒有歧視他們,因此現在無終城中的漢人與烏桓人相處的很好,加上從去年開始,我們這裡發現了大量的鐵礦,開採鐵礦所需要的人工很多,因此現在百姓大都有事做,有工錢賺,還有就是現在南來北往的商賈也經常在這裡落腳,因此無終已經不是原來那個什麼都沒有的貧瘠城市了,而是越來越繁華,這次大人平定黃巾戰亂後,從冀州也向我們這裡遷來了近萬的人口,這對無終今後的發展會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

聽於縣令說完,老劉又道:「於縣令所說的,都是好的方面,有沒有什麼不好解決的問題呢?」

於縣令考慮了一下,然後道:「大人所說的,也不是沒有,比如說有時候由於生活習慣的不同,也會在烏桓人和漢人之間產生一些矛盾,另外就是最近南來北往的商人多了,不可避免會與本地的百姓發生一些糾紛,不過這些都是小事,不會影響無終發展的大方向的。」

原來是這樣,老劉和戲志才聽了以後點了點頭,這樣就好,只要烏桓人與漢人能和睦相處,用不了太長時間,他們就會融入到大漢這個大家庭之中,到那時也就不會再有什麼民族矛盾,而將來征服了北方的那幾個民族之後,也用同樣的方法來同化他們,畢竟大家都是一個祖先,犯不著總是你爭我奪的,當然對於三韓和倭國,則自當別論。

幾人接著又說了一些有關北方鮮卑的事情,正在這時,外邊傳來一陣擊鼓聲,按照當時的規矩,這是有人來找縣令告狀來了,於是於縣令急忙請示了一下老劉,然後便帶著縣尉縣丞升堂去了,老劉和戲志才簡雍他們也想看看於縣令的能力如何,便也出了客廳,到縣衙的大堂上去旁聽一番。

文丑和張飛兩個好事之人更是少不了他們,也都跟著進了大堂,站在老劉的身後,跟著看熱鬧。

等於縣令升堂之後,很快衙役便帶進來兩個人,其中一個似乎是本地的烏桓人,身上穿戴的仍然是以前烏桓人的那種打扮,而另外一個則是一位來這裡做生意的商人,兩人的身後,還跟著一些看熱鬧的百姓。

衙役將那些百姓擋在了大堂門外,而讓兩人到了大堂之中跪下,然後由他們向縣令大人說明因何事要來縣衙告狀。

那名商人模樣的中年人道:「稟告大人,小人乃是從荊州來此經商的,今天早晨,小人在馬市上遇到了這名馬販子,打算從他的手裡買匹馬騎,只是我們談好了價錢,我把錢給了他之後,他堅稱我沒有付錢,也不把馬匹給我,現在我給他的那錠黃金就在他的口袋裡,應該是一塊足有一兩重的黃金,大人可以派人到他的身上搜一搜,看看我的黃金是不是在他的身上。」

聽他這麼說,那名販馬的烏桓人急了,馬上爭辯道:「大人,是他誣陷我,我確實沒收他的金子,我身上的黃金,是我賣給另外一個人馬匹時對方付給我的,他在一旁看到了,因此他便謊稱他已經付給我錢了,要牽走我的馬,我當然不能同意,大人您可要給我做主啊,我當真沒有收他的金子。」

兩人說到這裡,又在大堂上爭吵起來,於縣令一拍手中的驚堂木,高聲道:「堂下二人不得喧嘩,我且問你們,你們可有證人?」

那名商人一聽大人發問,忙搶著道:「小人有證人,我是和朋友一起去買馬的,他現在就在外邊,大人可以讓他進來,他可以為我作證。」

於縣令點頭道:「那好,就把你的朋友傳進來,販馬的你可有證人為你作證?」

那名馬販子想了半天才道:「我平時都是一個人在馬市販馬,沒什麼證人在身邊,還請大人明察。」

邊上的眾人和門外的百姓一聽,這商人有人證物證,可那名馬販子什麼都沒有,看來事情很明顯,是馬販子收了人家的錢不給馬,現在到了大堂之上,估計馬販子要輸。

很快那名商人的朋友被傳進了大堂,跪在那裡給縣令行過禮後,便站起來等著縣令大人問話。

於縣令道:「你既是看到了他們二人交易的過程,我且問你,他們到底是怎麼回事?」

那名證人道:「回稟大人,我和朋友一起到馬市買馬,在相好馬匹、談好價錢後,我的朋友就把一塊黃金給了馬販子,然後要把馬牽走,但是馬販子非說我們沒有付錢,堅決不讓我們把馬帶走,我的朋友無奈,只能來公堂告狀,請大人定奪。」

看來兩人說的一樣,似乎事實也很清楚了,於縣令便對馬販子道:「販馬的,你既然說他沒有給你錢,那你身上的黃金是從哪裡來的,原告可有人證,你要是說不出道理來,那你的馬便要賠給原告,你可清楚?」

馬販子急了,連忙道:「大人,我身上的黃金是另外一個買主早晨買了我兩匹馬給我的,可能是他們在旁邊看見了,便想來訛詐於我,大人可以派人到城中去找找那個買了我的馬匹的人,只要找到他,事情不就明白了嗎?」

於縣令一聽有道理,便又問道:「買你馬匹的人你還記得是什麼樣子嗎?還有你賣給他的馬有什麼特徵,你還能認出來嗎?」

「那個人我真沒記住是什麼模樣,不過聽口音也是從南方來的,我賣給他的是一匹青驄馬、一匹棗紅馬,我當然認得,大人只要派人到城裡的客棧酒店中找找,肯定能找到他。」馬販子道。

於縣令點點頭,然後叫過捕快頭領,讓他馬上帶人去城中的客棧酒店搜查一番,看看能不能找到那位買了青驄馬和棗紅馬的客商,要是找到了,就馬上把他帶過來,要是找不到,那也趕快回來覆命,不要耽誤了斷案。

趁著這個空當,邊上的老劉對戲志才道:「文皓,你覺得這兩個人哪個人說的是實話?是誰在撒謊?」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