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假設題:盤上僅有一口食物讓誰吃?
緬甸衝突後,努兒(Nur)夫婦攜著4名幼子倉皇走了12天逃出境,.抵達孟加拉科克斯巴扎爾(Cox's Bazar)時,身上沒有任何食物,「我最小的孩子才出生40天。為了活命,只好撿當地人丟在屋外的廚餘來吃。」努兒說,前兩個月,一家人借住在其他難民的庇護所(Shelter),靠丈夫乞食為生。後來,他們和其他90幾萬名難民一樣,在擁擠營區搭建了一小間簡陋的庇護所,周邊沒有空間種植糧作,法律不允許他們工作或搬遷,只能仰賴世界糧食計畫署及展望會合作設立的糧食分發中心提供電子現金劵(E-Voucher),換取米、扁豆和油等基本食物存活,雖然品項不多,努兒打從心底感激:「每月糧食發放拯救了我們及成千上萬難民的生命。」
然而,去年世界糧食計劃署(WFP)經費不足,兩度削減羅興亞難民的配給,世界展望會羅興亞緊急回應團隊工作人員表示:「每月最辛苦的時期一人只配到8美元,所換購一袋米、三顆小洋蔥、油和鹽,就是一整個月所能吃到的食物,導致水腫、體重過輕及免疫低落的嚴重急性營養不良兒童越來越多,是飢餓奪走孩子生命的前兆。」
相同情況也發生在剛果和索馬利蘭的難民家庭,有的家庭油、鹽、豆類、麵粉被減至每日所需的一半。《糧食縮減》以副標題TAKING FROM THE HUNGRY TO FEED THE STARVING,道出大規模飢餓下,第一線人道救援工作者面臨心碎的抉擇──盤上僅有一口食物要讓誰先吃?眼睜睜地看著其他弱勢兒童及家庭被排除到救援之外,繼續更漫長的飢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