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楓論壇

標題: 新一代「朗神」 馬林魚阿拉斯的時空穿越術 [打印本頁]

作者: windfakeer    時間: 2023-6-14 07:53
標題: 新一代「朗神」 馬林魚阿拉斯的時空穿越術
新一代「朗神」 馬林魚阿拉斯的時空穿越術

Snap1373.jpg
在大聯盟多數打者普遍追求全壘打量產的情況下,馬林魚內野手阿拉斯反其道而行,努力擊出更多的安打。他本季曾有不少時間維持4成以上打擊率,目前仍以.391打擊率暫居全聯盟打擊王。 美聯社

過去二十多年,大聯盟歷經了多次球風轉變。2000年初期,由奧克蘭運動家總管比利.比恩(Billy Beane)帶領的「錢球」(moneyball,另譯「魔球」)革命,藉由科學化的統計分析,發現高上壘率、高長打率,但打擊率低的球員,長期被市場低估。這樣的建軍策略,讓預算不多的運動家,得以與財力雄厚的大市場球隊抗衡。而運動家的成功,也讓俗稱「賽伯計量學」(sabermetrics)的棒球統計方法,成為顯學。而大約從2017年開始,越來越多打者嘗試「球往天上打」的攻擊策略,提高擊球仰角,聯盟飛球的比例增加,進一步讓聯盟全壘打數量大幅增加。這樣的「飛球革命」造成的影響,就是大多數打者盡可能追求全壘打,即使因此讓三振的次數增加,也沒有關係。直到現在,這仍是多數球隊主要的進攻策略。


但當所有球隊都在追求最優化的進攻效率,盡可能以全壘打取得分數,三振、保送的次數都增加的時候,球打進場內的比例減少了,球賽也確實變得較為無趣。而在這樣的進攻環境下,毫無長打能力,但打擊率高得誇張的邁阿密馬林魚阿拉斯(Luis Arráez),可說是一個絕無僅有的獨特存在。
阿拉斯去年才在明尼蘇達雙城拿下美聯打擊王,今年轉隊馬林魚,他的絕佳手眼協調和打擊技巧,以及極端的打擊型態,比去年發揮得更淋漓盡致。不僅剛開季就締造了隊史首次的完全打擊紀錄,官網Statcast的數據頁面顯示,阿拉斯的打擊率(0.391)、揮空率(8.5%)、預期打擊率(0.332)、被三振率(5.2%,遠低於聯盟平均的22%)、都是全聯盟最頂級。但同時,他的擊球初速(88.1)、強勁球比率(Hard Hit %,23.4%)、完全擊中球心的比率(Barrel%,1.8%),卻是聯盟墊底的數字。球季至今進行已超過三分之一,他也僅僅只打出一支全壘打。乍看之下,阿拉斯只求把球「碰」進場內,完全不在意擊球品質。但真的是這樣嗎?

Snap1374.jpg
挑戰四成打擊率之路是非常的艱辛,阿拉斯除了要更精準的選球外,還要應付越來越多的近身內角球。 美聯社

擔任MLB Network分析師的比利.瑞普肯(Billy Ripken,創下連續出賽紀錄、「鐵人」小瑞普肯Cal Ripken Jr. 的哥哥)就曾分析,因為阿拉斯的打擊特性和近乎水平的擊球仰角,只要擊球初速在90英哩以上,就有很高的機率將球打成安打。也因此,雖然他較少將球打得特別強勁(官網定義「強勁擊球」為95英哩以上),他仍然有極佳的預期打擊率,挑戰四成打擊率,一點都不僥倖。


各項數據顯示,阿拉斯就是一位完全沒有長打能力、擅長把球打平、打到球場各個位置形成安打的「打擊率魔人」。他今年的BABIP(場內球安打率)是違反常理的0.415(聯盟平均為0.296),可以預期會往下修正,但生涯BABIP是遠高於聯盟平均的0.347,已不能用「運氣好」來解釋。這表示他的擊球策略,就是擺明要犧牲長打、追求安打上壘。而到目前為止,他的0.391打擊率,遙遙領先聯盟第二名的洛杉磯道奇弗裡曼(Freddie Freeman)的0.338。如果可以持續健康出賽,阿拉斯今年要拿下國聯打擊王獎項,機會相當高。

Snap1375.jpg
馬林魚總管伍佩琴(左)在賽前練習時特地拍拍阿拉斯(右)的肩膀為他打氣,馬林魚隊史上曾有高登和拉米瑞茲拿過國聯打擊王,阿拉斯本季可望成為第三位。 美聯社

像阿拉斯這類「水槍型」的安打機器,在當代大聯盟已經很少見,而上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子,當屬「朗神」鈴木一朗。如果把阿拉斯至今五個球季和一朗在大聯盟的頭五個球季拿來比較,可以發現一些驚人的相似點:兩人的打擊率、上壘率、長打率、OPS、BABIP、三振率等數據,幾乎不相上下,而比較不同的,則是阿拉斯比一朗更會選保送(8.6%的保送率比一朗的6.3%高上許多),而一朗打全壘打的能力則更好一些。(另外,阿拉斯遠遠不及一朗的,則是他低於平均的守備和跑壘,跟守備能力和速度都是大聯盟頂級的一朗,相差甚遠。)這也難怪,在去年六月,一場雙城和西雅圖水手的比賽賽前,在水手擔任特別助理的一朗,特地跑去跟阿拉斯打招呼,並稱讚他是聯盟中他最欣賞的左打者。「朗神」的當面稱讚,讓當時才二十五歲的阿拉斯,受寵若驚。

相較於一朗活躍的二十一世紀初,「錢球」革命才剛開始、打擊率仍然被大多數球迷和管理階層重視,阿拉斯所處的2023年,是一個相當不一樣的世界。打擊率已經不再被認為是一個重要的數據,投手球速也越投越快,要用一支又一支的一壘安打堆疊出馬林魚目前全隊最高的WAR值,比一朗的時代,要更為困難。事實上,如果我們把時間軸再拉遠,阿拉斯根本就像是個穿越時空的時間旅人,用一百多年前最流行的方式,和信奉強力棒球的現代人在大聯盟場上切磋球技。

Snap1376.jpg
丹尼爾/製表

十九世紀下半葉,棒球剛開始在美國發展的時候,對於如何記錄球員的表現,並沒有明確的慣例和規範。被譽為「棒球之父」的亨利.查德威克(Henry Chadwick),算是第一位將棒球數據系統化的重要人物。查德威克在英國出生,十二歲移居紐約,他在開始接觸棒球之前,打過板球(cricket)和規則類似的繞圈球(rounders)。1856年,擔任記者的查德威克在紐澤西州哈德遜河河畔的樂土球場(Elysian Fields)看了一場當地球隊的棒球賽,從此深深被棒球吸引。隔年,他加入週刊《紐約快艇》,從這時候開始,他就致力於棒球的報導與推廣。

在查德威克將棒球數據系統化的過程中,許多單項數據,都是從歷史悠久的板球借用而來。但他不久之後就發現,板球數據沒有「安打」的概念,並無法準確反映棒球的個人表現和成就。1867年,查德威克服務的《紐約快艇》上的棒球紀錄表,將「安打」(hit)獨立列出,算是突破性的讓現代棒球的打擊數據,有了一個明確的方向。到了1872年,「打擊率」的數據首次出現在這份刊物上,而不久之後成立的國家聯盟,也將打擊率定為官方數據。從此,「打擊率」成為衡量打者能力最重要的指標,一直到一百多年後的錢球革命,才有了改變。

在查德威克的時代,不僅僅打擊率是眾人奉行的準則,現今認為得分效率最高、最讓人血脈賁張的全壘打,卻被認為是一個「不甚道德」的得分方式。用查德威克自己的話說,全壘打是「最簡單的安打」,而且打出全壘打,讓打者不需以最快的速度跑壘,「跑壘所需消耗的體力,是對打者力量和能力的考驗」。同時,全壘打也讓棒球失去樂趣,因為優異流暢的守備、精彩的壘間攻防,都因為一棒出牆而看不到了。

阿拉斯的打擊型態,正巧是查德威克最為推崇的棒球倫理學:以優異的擊球技巧,把球打進場內,形成安打,再靠著安打串連為球隊攻下分數。也許這並不是最有效率的進攻方式,但卻可能是最有美感、最符合棒球「歷史原型」的進攻方式。當然,我們不可能再回到那個投手不投三振、打者不追求長打的「死球年代」,但當全壘打和三振已經太過氾濫,阿拉斯帶給球迷的,是已經接近失傳的查氏棒球美學,是最接近「古代對決現代」的投打對決。








歡迎光臨 冰楓論壇 (https://bingfong.com/) Powered by 冰楓